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缄默知识理论与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缄默知识理论与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理论认为,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的现象和知识,即“缄默知识”,其数量远大于显性知识,主要通过体验、感悟、顿悟、实践活动等非“正规”途径传递。这一理论提醒中职语文教师多注重学生缄默知识的存在性和重要性,因材施教,并实践由“显性知识的传授者”到兼有“缄默知识的引导者”的身份转换。

【关键词】缄默知识;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一、缄默知识与缄默知识理论

1.缄默知识理论与存在的客观性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和解释明白的事物和现象,对这些事物和现象的认知被英国思想家和物理化学家波兰尼(M. Polanyi, 1891―1976) 称为“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他举了骑车和学习解剖学时对空间结构的掌握等例子,说明这些认识过程的细节和通过认识获得的知识都无法通过言语来具体、详尽地描述,这类似于中国文化中“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说法,而生活中存在大量这样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的现象。

2.缄默知识的特征

(1)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

(2)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

(3)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

二、缄默知识理论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启迪

1.缄默知识与语文教学的内在关联

(1)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人文性、模糊性等特征

缄默知识的人文性指知识与一定的文化传统中人们所分享的概念、符号知识体系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对同一作品,不同文化、不同经历的人理解的结果也不一样。缄默知识的模糊性指某种意象、意境我们能够体会并理解,但却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描绘出来,即常说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而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此特点,尤其以诗歌为代表的文学作品,更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典型。

(2)无论是语言习得,还是阅读、写作,语文都与缄默知识有密切关系

从乔姆斯基最早的“语言习得论”中我们就知道儿童长期生长在母语环境中,头脑中会自然生发出一种奇特的语言学习机制,它没有固定的习得体系,却能快速学习。这种固有的“语言机制”与缄默知识很相像。而阅读更是个人的一种内在体验,体验往往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写作也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信息加工工程,储存于作者脑中的知识和经验平日里处于休眠状态,一旦到了写作时期便被激活,这一思考的动态过程无法理性地用语言表述,更不是线性排列,而是缄默知识的功劳。

2.缄默知识理论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启迪

(1)中职语文教学面对的困惑与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反观如今的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多方面忽视了缄默知识的存在性和重要性。教学方法上也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更重要的是,由于太多地进行显性知识的灌输,导致忽视了体验、感悟、实践活动等有利于缄默知识传递和发挥作用的教学方式,压制了大多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他们探究和体验的兴趣。

(2)缄默知识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启迪

要认识到学生是有大量缄默知识背景的复杂个体。教学观念上,教师须意识到缄默知识存在的客观性,改变自己只是一个显性知识的“传递者”和“灌输者”的观念,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接受程度,认识到他们不是“无知”或“不成熟”的认识主体,而是有自己的判断力、观察力、记忆力,有“不知从什么地方所获得的大量缄默知识,包括缄默的概念、命题或思维模式等”的复杂个体。

因材施教,完成教师是“显性知识的传授者”到兼有“缄默知识的引导者”的身份转换,积极引导学生主动体验、感悟、参与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教学方法上,应根据学生各自家庭环境、个体经历、情感取向、对事物的观察、判断、想象等能力,尊重各自缄默知识背景,以个体差异性为出发点,因材施教。同时,注重包括体验、感悟等在内的“以教师为引导者”、“以学生为体验和探究者”的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大都没有重视学生作为语文教学的“体验者”这一主动身份。语文实践活动不一样,它是包括体验、感悟、探究等在内的一系列情感内化、思想积淀、主动探索和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复杂的缄默知识系统。比如写作,单纯的凭教师传授如何写好文章,用好词语等,学生没有体验和参与,起不到太大作用,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运用内心体验去推动写作的激情,在写作中学习写作,深入其中。

三、结语

缄默知识理论对教学,尤其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有着一定的启迪作用,比如尊重学生不同的缄默知识背景,改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努力完成教师是“显性知识的传授者”到兼有“缄默知识的引导者”的身份转换等。如何提高缄默知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如何积极创建开放的体验式课堂氛围,以方便缄默知识的更好授受?笔者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继续给予关注。

参考文献:

[1].郭浪.论缄默知识视野下的语文教学改革[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2].方明.缄默知识面面观[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3].栾贻爱.缄默知识视阈下语文教学知识的建构――兼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的有效性[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3).

[4].李白鹤.波兰尼的“默会知识”思想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

[5].韩惊鸣.论缄默知识理论下的语文学习[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6].蒋茵.教师的缄默知识与课堂教学[J].教育探索,2003,(9).

[7].尹琼芳,李三福.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8].吴晓义.波兰尼的缄默知识理论对职业能力开发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