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与习惯”系列(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与习惯”系列(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1979年)

(叶圣陶:《如果我当教师》杨斌选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年5月第一版 110页)

2.……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的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1945年)

(同上书61页)

3.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1977年)

(同上书75页)

4.……儿童最容易受影响的,要使他们受到的影响全是好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教师以身作则。(1962年)

(同上书196页)

5.老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我以为从小孩的坐正站直到舞蹈家的练基本功是同类的事,都是“以规矩”,成为有礼貌的孩子跟成为具有高度艺术的舞蹈家是同类的事,都是“成方圆”。(1980年)

(同上书131~132页)

6.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1984年)

(同上书206页)

上面这些话,可以说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纲领,非常清晰,形成了三句话的公式:

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养成习惯的主要方法是教师以身作则――所以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你会发现,这正是我国教育迄今为止的主流理念,我们对于教育,通常还就是这样理解的。中小学教育者每天在忙什么?就是在那里“立规矩”,训练学生的习惯,而一旦出现问题,校长首先想到的则是“师德教育”。这很合乎叶先生的思想,既然教育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那么工作没做好也就是教师“为人师表”不够。

愚以为这条思路问题不少,如果不加以清理和超越,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会一直停滞下去,很难有大的进步。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把教育窄化为“养成习惯”,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发展”是开放的,它只提出一个方向,并不确定发展成什么样子,而“养成良好习惯”则容易走向封闭――我先锁定某些习惯是良好的,把学生培养出这些习惯,就行了。另外,“养成习惯”特别容易导致教师中心的管理主义和训练主义,因为教师可以很方便地把自己主观决定的任何措施都说成是为了“培养良好习惯”,这就给行为主义大开了方便之门。叶先生把“成为有礼貌的孩子跟成为具有高度艺术的舞蹈家”看成“同类的事”,就明显是行为主义观点,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而如果我们把教育的目标确定为促进学生发展,就比较容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因为发展到什么程度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校不过帮助而已,这样教师的定位也就比较合理了。教师中普遍存在的对自己的作用估计过高的问题,与叶先生这样的定位有关。

虽然叶先生强调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是教师以身作则,然而事实上学生生活与教师生活性质相差甚多,很多事情教师没有办法给学生做榜样。上课听讲,教师是讲课者;完成作业,教师是判作业的;考试,教师是阅卷的;个别谈话,教师可以训学生,学生无法训老师;讲礼貌,学生见到老师要先问好,教师就不必先问候学生……这样,以身作则的说法在很多方面其实很难落实,于是教师想培养学生习惯,只好转向“立规矩”,检查评比,奖勤罚懒,教师恰好给学生做了个“顶头上司”的样子,而学生想学这个“榜样”暂时没法学,因为他是被管理者。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么说问题就更大了。首先,这一下就把教育工作道德化了,非常容易导致对专业技术的忽视,事实上多年来教师素质的主要问题都是不够专业,可是我们的判断却总是“师德不够”,因而没完没了地进行师德教育,遇见点事就急忙提高教师的“觉悟”,检查教师是否爱学生爱得不够。给人的感觉,教师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修养,你的主要任务是“严格要求自己”,不说当圣人,起码也要做“完人”,否则你如何“为人师表”?愚以为这种要求过高了,不切实际,给教师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世界上很少有处处能作他人榜样的人,教师也都是凡人,非要拔高,只好作假,所以“以身作则”这句话,最后给人印象最深的竟是一个“做”字,做好姿态给人看。

再有,养成习惯也好,以身作则也好,都有明显的教师中心倾向,这里特别缺乏“了解学生”这一环节。就是说,我不管你是什么学生,你都要养成教师指定的那种好习惯,或者你要学习教师的光辉榜样。这正是一刀切的思想基础,肯定会削弱甚至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我希望读者不要误会,我不是反对培养良好习惯,我也不反对教师以身作则,我的意思只是说,这些本来正确的想法应该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在一定限度内起作用,而不要把它们绝对化。

当心患上“习惯培养强迫症”

GBEAR:

对“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把教育窄化为‘养成习惯’,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我完全同意!对教师的以身作则,经常是做不到的,直接跟学生说明,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小熊9612:

我觉得关键是看怎么理解习惯养成,德育、智育、体育与习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再细致一点,德育包括习惯养成吗,或者习惯养成包含德育,或是两者相互交叉却各有侧重?

一般来说,可以把习惯养成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看来似乎是习惯养成的范围更小。

二位老师的发言对我有启发,我继续往下说。

实际的教育活动内容很丰富,只要有利于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发展就可以,不可能都以“养成良好习惯”为宗旨,即使真想这么做,怕也做不到。比如学校有英语课,莫非开这门课,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说英语的习惯?肯定不是。开这门课只是为了让学生多接触一门语言,培养全球视野,为以后有些学生深造提供基础,学了外语也可以加深对本国语言和文化的理解(愚以为现在学生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过多了,但这是另一个问题,此处不多说)。不但外语,就连语文,也不全是为了培养习惯。学生要写作文,那是为了培养他们写文章的习惯吗?并不是,那只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至于以后他们把这能力用在何处,你管不了。再比如组织春游、发动学生学雷锋、开运动会,所有这些活动,都可能在其中培养学生的某些习惯,但都不能保证最终形成习惯。所以我想,教师组织各种活动包括教学的时候,最好都不要刻意培养某种习惯,凡是对学生发展有利的活动,组织就是了,最后成不成习惯,别老想掌控。

上课注意听讲,老师们巴不得学生人人有这种好习惯,但即使此事,你也没有办法完全掌控,也没有必要掌控得过死。有的学生,教师认为他没有注意听讲的好习惯,说不定他有课下看书的好习惯,比听讲效率还高。所以我还是那句话,您该干什么干什么,该维持秩序维持秩序,至于是否每个学生都真正形成您所希望的“好习惯”,不要老念兹在兹。我不能说好习惯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那也太消极了,但是我可以说,教师最好不要患上“习惯培养强迫症”,徒然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失败连连。您放松一些,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几率反而会更高。

我们的任务只是积极提供各种情境帮助和指导学生成长。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好的习惯,对于他们能形成哪些具体习惯,我们可以有个愿景,也可以有个大致的规划,但不要给自己定指标,你定了也没用。

“培养习惯”与“因材施教”难以兼顾

细想起来,人的习惯还可以分为“群体性习惯”与“个人习惯”。前者是与他人密切相关的习惯,后者则比较个人化,与他人关系不大。

那么教育者所说的习惯,主要指的是哪一种?我想应该是前一种,教育者对于后一种习惯,不怎么上心。请看叶圣陶先生怎么说:

“自我教育”好像是个人的事,其实凡是人的事决不是个人的,个人的思想行动必然牵涉到别人,思想行动必然在群众中间表现,所以养成好习惯须特别偏重在群的方面。在群的方面有了种种好习惯,其人还会有问题吗?在群的方面恪守秩序,在群的方面办好事,在群的方面修炼技能,这可以概括生活方式的全部了。(1942年)

(叶圣陶:《如果我当教师》杨斌选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年5月第一版 57页)

可以看出,叶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是个群体主义者,后来他的这个思想一直没有多大变化,因此他关注的养成习惯,基本上就是“群的习惯”。既然是群的习惯,那肯定就是相同或类似的习惯,叶先生所举的关于习惯的例子,也多是“大家都应该这样”的。这当然很容易走向“一刀切”。于是你也就明白为什么叶先生心目中的良好习惯主要是指硬习惯(生活习惯,人际交往习惯,还有外显的学习习惯)了,因为软习惯指的是心理习惯和思维习惯,软习惯显然比硬习惯更具个人色彩,对这些方面,叶先生论述似乎不多,只是在讨论语文教学的时候,谈到一些情感问题和思维问题。

于是你也就明白为什么关于因材施教的问题叶先生谈得也不多了。《如果我当教师》这本书,连因材施教的标题都没有。这么重要的教育思想,为什么不加强调呢?愚以为这不是偶然的。原来培养习惯是趋同的,而因材施教则相反,它是求异的。如果谁认为养成良好习惯就是教育的全部,或者最重要的部分,他肯定就会忽略因材施教,沿着某一种思路一直走下去,这是必然的结果,不依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近些年教育界许多人在倡导“个性化教育”,我可以肯定,这种人如果把培养习惯放在教育的绝对重要地位,他的所谓“个性化教育”基本上就会落空,他要谈论因材施教,你也别信。我见到魏书生也谈论过因材施教,感觉他恐怕只能泛泛而谈,他的路数,是很难落实因材施教的。

你会发现很多高喊“学生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的老师,实际行动并不像他说的那样,这种言行不一致不能轻易看成是说一套、做一套,这里面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原来他自己的理念就是矛盾的,他既想培养一大堆好习惯,又想因材施教,二者一冲突,他就身不由主地顺着传统思路滑下去了,这样毕竟阻力小一些,也容易出成绩。

显然,“培养习惯”与“因材施教”难以兼顾。但难以兼顾不等于绝对无法兼顾,真想兼顾的老师,必须减少对培养硬习惯的过分关注,必须适当减少“群体一致”的诉求,抽出精力来关注学生的软习惯,关注学生个体,关注他的特点,关注他个性化习惯,也就是,找到培养习惯和因材施教的平衡点。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要求教师真得有点专业水平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培养习惯这事,差不多谁都可以滥竽充数的。反正我认定一个好习惯,向学生提要求,然后检查评比,就貌似在培养良好习惯了。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要滥竽充数就比较困难了,因为你真得拿出对一个个学生的个案分析,而且得一个个说出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这相当于独奏,你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就显形了。

习惯好≠能力强

我想这方面的实例太多了。比如贝多芬,一身的毛病,其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习惯可批评之处甚多,他经常和邻居打架,不得不多次搬家。又比如乔布斯,整个是一个少年犯,胡作非为,还吸毒。但他们都是极有能力的人,对人类有不小的正面贡献。肯定有许多人习惯比他们好得多,有些人甚至无可挑剔,但是远没有取得他们那么大的成绩。这是事实,教育者不能视而不见。

有人可能会说,贝多芬虽然一般习惯毛病较大,但在音乐方面习惯一定是很好的,乔布斯虽然表现差劲,但在思维习惯方面一定有过人之处。说得对,这说明,所谓培养良好习惯,并不是说必须均衡发展所有习惯,这个问题我们后面还要说。但是单就贝多芬、乔布斯这类有特长的人来说,即使在特长方面,他的习惯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也就是说,某方面的才能与这方面的习惯,并不全是正比关系。我想音乐家里面,一定有比贝多芬音乐习惯更好的,但是他们作不出贝多芬的曲子来。在学校,这种情况就更常见了。班里考试成绩最好的学生,不一定是学习习惯最好的,有一些孩子学习习惯并不好,听讲常常不专心,作业也不规范,但是一考试,他的成绩就拔尖,你没办法。说明即使单从应试角度看,能力与习惯也不是完全对应的,更不用说整体素质了。

为什么会这样?道理很简单,因为能力的形成源于多种因素,习惯只是因素之一而已,光靠培养习惯是不能保证提高能力的。比如,能力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灵感。这种东西根本不属于习惯,靠重复某种行为是无法培养出灵感的。可见,培养能力与培养习惯并不是一回事,它们是相互间有联系的两回事。如此说来,我们若把教育简单地锁定为“养成良好习惯”,那就严重地窄化了教育领域,必定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弄不好还会妨碍能力培养,而培养学生能力,是教育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我个人的经验,过分强调全面良好习惯的培养(这正是我们教育的主流趋势),培养出来的最优秀学生多半是中等人才,甚至是平庸之辈。他们很“完美”,却无法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