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景观评价中偏好矩阵的应用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景观评价中偏好矩阵的应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景观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健康。至上世纪6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学术团体开始重视对景观评价方法的研究,不同学派在各自理论指导下形成多种评价方法,本论文试图对心理物理学派的景观偏好矩阵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对其概念生成、形成发展和实践应用逐一梳理,并通过实际案例的运用检验景观偏好矩阵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关键词:

偏好矩阵 景观评价 评价步骤

中国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044-04

一 偏好矩阵及形成与发展

(一)景观偏好

景观(Landscape)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风景,也指人工创造的风景。景观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含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及人文因素。景观既是自然生态,也是文化传承,当地的景观是这一地区的人民世世代代文化记忆的重要依托。

偏好(preference)是表示喜好的行为态度,景观偏好乃是指观赏者对景观喜欢程度的评价过程,是喜好程度的行为态度,这种偏好的评价过程以感情为主,与每个人的身、心有很大关联,所以不同观赏者对同一景观的偏好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产生的过程也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Rapport(1977)认为,这一过程包括知觉(perception)、认知(cog nition)和评价(Evaluation)三个部分。知觉主要通过感观系统作用,包括视觉、听觉、嗅觉以及触觉等方面获得景观讯息,接受这种环境刺激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第二阶段是认知的过程,也可以被称为认识的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感官器官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心理活动过程。它由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和想象等认知要素组成;第三个阶段是评价阶段,依据过去经验、目前需求、心理状态对景观品质做感情价值的判断,产生景观偏好。(图1)

通过上述讨论可知,景观偏好乃是人从环境中初步收集讯息,再进行认知处理,进而将对环境的认知加以存储、转化、组织等,而得到景观偏好程度。

(二)偏好矩阵

偏好矩阵最早在1 989年由美国心理学者Kaplan夫妇提出,是一种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概念架构进行“景观偏好”评价的方法,景观偏好矩阵是指测试者对景观建设的满意程度及其喜好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景观偏好矩阵对景观的评价是一种感性评价,是潜藏在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倾向的表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但积累到一定的量也可以呈现出群体特征。

Kaplan根据个人以及先人研究,整理归纳出偏好矩阵的四个评价因子,即复杂性、连贯性、神秘性、易读性,通过这些因子加以预测景观。此偏好矩阵模式可分为两个向度,在时间的向度上,环境提供“立即性”或“推断预测未来性”之信息,而在获得环境讯息的向度上,分为“了解”的与需“探索”的讯息,表-1为景观偏好矩阵的四个要素因子。

景观偏好矩阵属于心理物理模式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建立在实验基础上,以心理物理学为基础,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有足够的解释依据;这种评价不是专家的观点,而是普通大众,评论结果有广泛的代表性,这种模式的研究是定量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精确性,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公众平均审美态度上。

(三)偏好矩阵形成及发展

在景观相关领域中,自1 969年第一篇景观美学评价文章发表于Journal of Leisure(Shafer et.a1,1969)后,关于视觉偏好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后形成不同的学派,同时,在不同学派的指导下形成不同的理论系统。在1983年Daniel& Vining就景观品质与观察者、公众和设计者、经营者之间关系,以及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公众偏好模式的景观品质评价方法。而之后在1989年由Kaplan夫妇提出景观偏好矩阵,认为人类对环境的偏好,源自于物种的演化,以及特殊情境赋予的适应性价值。随着其他学者不同主题、目的、方法的研究,使得景观偏好评价愈发完善。

国内景观评价研究的开端是1977年许瑜薇所著论文,国内景观评价相关研究,主要是参考欧美各国研究报告。之后J.A-Wager (1974)、R-U-Cooke and J-C-Doornkamp (1974),P-Clamp(1976)、林晏州(1979)、Zube等人(1982)、李素馨(1995)、李英弘(2000)、(Greene&Oliva,2009)等学者均提出景观评价理论或方法。

在景观评价心理学模式的应用中,Kaplan夫妇的景观偏好矩阵―直是被研究者采用,以了解景观偏好之,心理反应。他对偏好矩阵提出较新的时间角度向量概念,认为自然景观中的“神秘性”需要认知推理过程,不像“复杂性”可以直接获得。景观偏好理论的发展,经早期各学者研究而逐渐形成一具有系统性的理论,就如同李素馨所论述的。继此之后,学者李英弘,梁文嘉也开始景观心理学模式评价之研究,使景观偏好矩阵不断发展。

二 环境偏好矩阵评价因子定义

(一)偏好矩阵的预测因子和目标因子

根据Kaplan研究认为,偏好矩阵是人类为了适应新的栖息地,探索高度复杂性和/或神秘性环境而逐渐形成。他提出景观偏好矩阵四因子,即复杂性、神秘性、连贯性和易读性。然而,自Kaplan提出四个偏好矩阵因子后,从1982年一直到2000年,四因子的定义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本课题在李英弘、梁文嘉(2000)对此因子定义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梳理和补充。

复杂性(Complexity)-景观组成元素的种类繁多,丰富,使人有错综复杂丰富变化的感觉,而不会感到无聊。

神秘性(Mystery)-景观元素及类型的排列组合给人有神秘的意象,而激发观赏者的好奇心,有想要进一步探究得到更多讯息的心理。

连贯性( Coherence)-景观组成元素排列有序,连贯而整齐,而且具有重复出现的元素或区域,让人看到的景观是和谐一致的画面,具有层次感,通常连贯性越高的环境越受人们喜欢。

易读性(Legibility)-景观组成元素或景观元素具有清晰、易辨识的特征。具有明确标的物可供辨识,身处其中的人会很快了解这种环境,而不至于迷失其中。一般易读性越高,环境偏好程度越高。

这四个因子中,“复杂性”和“连贯性”是二维的,而“神秘性”和“易读性”相比之下,则是三维的,需要推理可能潜在的探索。同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因子有不同的理解,因为他们的生活背景、年龄、性别、学识等都会影响他们的判断,例如“连贯性”这个因子,生态学家可以认为,一个抽象雕塑放置在一片森林是不连贯的。然而,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场景可以判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偏好矩阵目标变量的定义对于景观评价来说也是关键的一步,即风景质量或审美反应。偏好矩阵主要测试了“偏好”作为目标变量,即偏好此类景观的程度,常用“喜欢”和“不喜欢”作为评价指标。

(二)景观偏好矩阵其它相关因子

偏好矩阵在评价景观时,根据评价内容以及评价目标不同,评价因子不仅包含复杂性、神秘性、连贯性和易读性四个因子,有时还可能包含其他相关测试因子,例如观察者的身份背景、经历、景点的知名度,独特性,视觉美学性等,这些都是影响景观质量的评价因素。例如,Coeterier(1996)认为不同认知水平的当地人和外地人对景观复杂性和神秘性的描述不同。

为了评价场景的内容,还需要考虑景观是自然景观或人造景观,这也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观察者是否以前看到过这一场景,是否熟悉,熟悉的程度有多少,等等,这些都会对最后的评价产生影响。Nasal (1994)认为,观察者的体验与现实的差别会对他们的评价产生困惑。

三 偏好矩阵在景观评价中的应用

偏好矩阵在景观评价中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这种心理物理模式的评价方法,是一种科学的评价方法,它的评价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本论文通过景观偏好矩阵对北京延庆县六处具有代表性的景点进行评价,进而总结出偏好矩阵评价景观的步骤、程序,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为景观评价体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一)评价景点的选择

景观研究必须注重客观性和科学性。目前,摄影是一项被广泛使用的媒介技术,可以真实记录、描述、分析风景组成及空间变化,目前,大部分研究均以摄影方式来记录景观的特征,予以评价,同时也被证实这一方法可以部分代替真实景观感受,但对实地拍摄照片有一定要求,其拍摄的时间、地点固定,数量、质量一定是能体现或代表该区域的特征,所以需要建立足够大的数据库,储存拍摄的照片,等待调用。

本课题选取“延庆古崖居”、“延庆永宁古城”、“延庆四季花海”、“延庆县城”、“延庆野鸭湖”和“延庆松山自然保护区”六处景点作为评价对象,按要求拍摄取样。

(二)受测照片选定

本案例照片由评价小组在互联网上选取,照片的选择标准由空间视域、选景完整性等几方面确定。下面六幅图为最终筛选图样(图2)。

(三)受测人员选定

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限制条件进行测试人员的筛选,年龄、性别、知识背景、生活背景等都是选择因素之一,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着他们最终的评价结果。同时,选定有效的测试人员,他们必须明确偏好矩阵各因子或形容词对的意思,没有色盲或色弱等情况,否则不可以参与进一步的测试。

本课题主要目的是归纳总结偏好矩阵评价景观的步骤方法,研究偏好矩阵预测因子与目标因子之间的关系,选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40岁之间的教师作为测试人群,性别按比例各占一半。

(四)问卷设计

景观偏好及情绪体验,是个人对景观属性的心理知觉感受,考量非结构型问卷格式,常受制于个人的写作技巧因素影响,故建议采用结构式问卷来获取受试者资料。然而,一般结构型格式又可细分为限制式及开放式问卷,为利于统计分析常采用限制式问卷格式。

根据景观规划及设置方面特点,归纳、总结景观偏好的评价项目:除Kaplan提出的景观偏好四因子,即“复杂性”、“神秘性”、“连贯性”和“易读性”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符合景观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例如“知名度”、“独特性”,本论文应用了“知名度”和“视觉美”这两个因子。

问卷的第一部分一般是问卷说明,包括内容介绍、解释,以及受试者基本信息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份、知识背景、生活区域、是否经历过相关训练等信息登记;第二部分是问卷的核心,由“景观偏好矩阵”、“景观偏好值”或/和“其他评价项目”等组成,采用语意分析法(成对形容词)为衡量工具,受试者观看评价照片后,依其偏好程度对成对形容词给予评值。表一2为延庆景点评价问卷设计说明。

偏好矩阵在评价某处景观时,可以直接用偏好矩阵固有的四因子进行评价,也可以根据定义因子的意义,提取关键字代替评价。本课题直接用固有因子评价,采用语意分析法,七等级式的评价尺度对每个评价因子进行打分评价。对于等级尺度,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可以是七级、也可以是五级。

个人社会经验背景也会影响景观偏好值得大小,所以,可以研究性别、年龄知识背景、生活背景等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分析说明。

(五)问卷统计分析

将调查后的问卷收回,排除无效问卷后进行统计,可以用EXCEL,也可以用SPSS等相关软件统计,然后用分析方法进行相关解析,例如平均数差异检定(T-Test)、方差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法等。对各项因子的评分进行综合处理后,得到一个综合评价分值。本课题通过EXCEL统计,并计算四个景点各评价因子的平均值,如表_3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于给定的六处景点,受测者最喜欢的景点是“延庆四季花海”、“延庆野鸭湖”喜好值大于2分,介于喜欢与非常喜欢之间;“延庆松山自然保护区”,喜好值为1.92分,而“延庆永宁古城”和“延庆县城”都得负分,表明受测大众对此两处景点接受程度的差异性。(图3)

偏好矩阵在评价景观过程中,目标因子值的大小受各预测因子影响,各因子之间的关系(图4)表明,“喜好程度”与“视觉美”曲线几乎重叠;同时“喜好程度”与“知名度”、“连贯性”以及“易读性”曲线走势大致相同,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喜好程度”与这三对词组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即“连贯性”值高的景观,其组成元素排列有序,连贯而整齐,是和谐一致的画面,所以受测人员喜欢的程度也较高;“易读性”高的景观,有明显区分的元素和明确的标的物,身处其中的人不至于迷失,人们喜欢的程度也较高,然而,它与“连贯性”比较,与“喜好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弱一些;而对于“复杂性”与“神秘性”两者之间的曲线走势相同,说明越复杂的东西,也越神秘,越有想探索的愿望,但“复杂性”和“神秘性”只是在一定范围内与“喜好程度”呈正相关,而它们值太大或太小都与“喜好程度”呈负相关的关系,具有复杂的相关性。

四 小结

本课题对景观偏好矩阵概念的产生、定义、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使得对偏好矩阵应用于景观评价有了初步认识,而且通过一示例(偏好矩阵评价“延庆景点”)对偏好矩阵评价景观的方法步骤做了归纳梳理,也对每一评价步骤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说明,为将来偏好矩阵的应用探讨可行性的方法步骤。

本课题不仅研究了偏好矩阵预测因子、其他因子与目标因子“喜好程度”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分析了各因子之间的关系,从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各因子之间存在辩证的关系,并不完全是线性的关系。这一发现将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比如,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避免设计“神秘性”和“复杂性”太高或太低的景观,而“连贯性”越高的景观,往往受众喜欢程度会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