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实践与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实践与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新课程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高中政治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后面都编排了一组综合探究的内容,综合探究式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就是尝试对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在教学中,没有一种唯一、绝对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生命力在于广大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创造中,愿更多更好的适合素质教育的现代政治教学模式能创建出来。教师在综合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综合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有效的学习。那么“综合探究”课应该怎样教,已是摆在广大政治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就我在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中的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综合探究课的设计策略

教师应该理解综合探究教学过程、目的不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些综合探究思维程序和常见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它们去理解政治知识,体验政治探究的过程,进而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时刻注意综合探究的真正目的及教学最终目的。我认为,政治综合探究课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突出新知识的可探究性

由于自学易打破综合探究的悬念感与发散性思维的过程,从而造成创造活动的中断,因此,在综合探究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要求学生自学本节将要探索的内容。但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为了有利于课堂主要问题的创造性综合探究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学有关的预备知识,或根据需要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或查阅有关资料,但不可让学生直接接触主要问题的实质或结论。例如在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教学中,学生对一些名词不够了解,可以让他们课前自学或上网查阅跨国并购、区域经济合作、信息鸿沟、绿色壁垒、反倾销等名词,但不要提前涉及如何解决这一中心问题。这样给综合探究铺平道路,在探究课上让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学生通过这一活动,对一些陌生的知识加深了了解,也培养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综合探究的实效。

2.突出认知过程的合理性

学生的认知过程,可以分为摄取、定位与活化三个步骤。在综合探究过程中,学生摄取了许多知识与方法,这些知识与方法最初在头脑中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如同无人管理的仓库中堆放的货物一样,不便于提取与运用。这就需要通过小结等方式对这些内容进行定位,“理清”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及内在联系,使之有序化,如同超级商场中将货物分层、分柜台摆放一样,从而便于提取与运用。最后还要将这些内容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使它们活化,如同商场中的货物必须被买走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一样。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实现认识上的“两个飞跃”。在综合探究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符合这一认知的全过程。例如在“正确对待金钱”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知道商品、生产、消费、货币的概念,实现知识的摄取;第二步,让学生探究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将知识定位;最后将知识活化,探究在生活中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综合探究课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处理策略

1.注重指导性教学

即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双主”原则,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双边性”。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要通过学生的探索,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成为知识的主人。所有需要学生自己探索的问题,教师不可包办代替;所有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出的问题,教师不需指导。因此,教师应该甘心当好“导演”,放弃想当“演员”尤其是当“明星”的想法。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地学,不要因为担心学生做不好就给学生越俎代庖,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综合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如果任何事都由教师代办代劳,那么综合探究教学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自,尊重学生的意愿,科学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完成综合探究活动。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事实上,综合探究教学并不是也不可能完全凭学生去自学或盲目探索,而不要教师的指导,否则也就不叫“综合探究教学”。当学生在综合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综合探究方向偏离综合探究目标而又浑然不觉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选择指导的最佳时机和方法;要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综合探究手段和信息资料;要适时地点拨学生去思考问题;抓住时机提醒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综合探究步骤的转换;在协作性小组活动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工作,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给予各小组报告他们的工作及其成果的平等机会,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对他人或自我的评价。

例如在处理“讲求效率,维护公平”这一内容时,学生一般会提出几种不同观点: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维护公平。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讲求效率。③效率和公平谁是谁的基础。这时就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将想法相同的同学合并为一组。然后发动同组的同学讨论设计辩论方案,在辩论中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搞好新课程综合探究活动,教师必须处理好活动时间、方向引导、学生参与度等多方面关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活动符合学生的兴趣所在,才能使这个活动具有实效性和吸引力,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2.注意师生共同综合探究

教师不仅要当好“导演”,有时还应该当好演员中的“配角”,将自己作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从学生的角度去参与各种讨论、学习。有些综合探究的问题教师也不知道答案,这是很正常的,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放下架子,甘心当一名“同学”。另外,教师还特别应该当好一名“优生”和一名“差生”。通过“优生”的作用,在关键处引导点拨学生,通过一名“差生”的作用去引起争议、辩论。例如学生查阅资料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去图书馆或者上网。当学生在准备阶段出现小错误时,教师可以当一名“差生”,进行有意“示错”。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质疑时,教师可当一名“优生”,进行解释。教师可能对有些社会现象,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但教师不要感到吃惊,也不要说这与我们研究的问题无关。这时可以说:这个现象我还没关注,同学们能关注,说明你们善于发现问题,等我们课后再共同来研究。

总之,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理论说教为主,使思想政治课在教师空洞的乏味的纯理论的说教中慢慢地与现实脱节,与学生脱节,已经不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了,因而失去了这门学科本该应有的活力。因此高中新教材《思想政治》的四个必修模块的每单元都安排一节综合探究课,其目的是使《思想政治》这门课更贴近生活,对学生参加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更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在通过单元理论学习之后,为学生能力提高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也为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很好的方式。综合探究课作为单元的总结和延伸在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实践探究中生成知识、生成能力、生成情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