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职业院校教师自我教育问题的解读与策略重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职业院校教师自我教育问题的解读与策略重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职业教育事业要想继续繁荣发展,则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支撑职业教育顺利推进的保障。然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极为缺乏,职业院校教师普遍面临教学与实践无法兼备的困境。这主要是因为职业院校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培养渠道贫乏、师资考核标准模糊以及职后培训欠缺等问题导致的,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当今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面对这些问题,教师的自我教育给出了一些启示。职业院校教师进行自我教育是实现教师自主发展的途径,能有效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并且对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因此,为了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就要努力加强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职业院校教师必须要具备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一、职业院校教师自我教育的内涵界定

教师的自我教育即教师专业化的自我建构。首先,必须明确教师这一职业应该被作为一种专门职业来看待。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联合建议《关于教员地位的建议》中明确:“教育工作者被视为专门职业(Profession)。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管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这是对教师职业作为专门职业的强调。其次,教师自我教育体现了教师作为主体,在其个人专业发展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它是教师自主增强教学能力、提升专业素养的内在动力。最后,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教师在其专业化成长中,不仅需要提升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等职业能力,还应该学会与社会交流合作,时刻关注与把握社会动态和需求,提升教师作为社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此外,由于职业教育具备直接面向社会、与劳动部门关系密切的特点,所以职业院校教师在专业化自我建构中需要突出其社会性的特征。总之,职业院校教师自我教育的内涵可以界定为:根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以自觉的专业发展意向为驱动,借助外部力量,教师个体通过努力学习、不断反思、积极探索,自主提升专业意志精神、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以及学术科研能力的持续动态过程。

二、职业院校教师自我教育的问题解读

1.缺乏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意识及动力

较之普通院校教师而言,职业院校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自我教育动力明显不足。这是由于职业院校教师长期被较低的职业认同感所包围。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习得性无助”,职业院校教师在长期的消极教学体验中产生的习得性无助感,正是导致其自我反思意识低下、自我教育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升学考试制度的影响下,进入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不高,他们往往是中考或高考失利者,被迫选择职业技术学校就读。这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欠佳,尤其是对课堂学习严重缺乏兴趣。面对这样一群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良、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也会随之下降。他们常感到工作压力大,所付出的精力与学生的进步不成正比,故而产生迷惘和困惑等负面情绪。长此以往,将导致教师对工作有一定的职业倦怠感,从而降低了他们自我提升的意识和积极性。

2.缺乏自我教育的时间和有效途径

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往往肩负很重的教学任务。因为职业教育的学制较短,且需要同时兼顾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双重任务,所以教师缺乏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时间和精力。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学生主要以训练操作技能为主,需要长期在企业、工厂中实习,花费大量时间在实践操作上,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课时相对较少。职业教育理论课教师为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必须扩大课堂中的知识容量,需要将大量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故难以有余暇顾及自我的专业化建构。

此外,职业院校教师自我教育缺乏有效的途径和资源。教师的职后培训机制还不完善,难以满足在职教师自我专业化建构的需求。在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的来源主要以高校毕业生为主,对于专业能力较强的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标准还缺少一定的规范。现有的职业院校教师在执教以前或只接受过专业理论训练,或只具备实操经验,既懂教学又懂操作的“双师型”教师资源紧缺。故职业院校的在职教师必须通过自主参加长期且规范的职后培训,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然而,目前在职教师的职后培训机制还很不完善,往往可有可无,并且缺乏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与灵活多样的培训机构,难以为教师持续完善自身专业结构提供学习的平台。

3.缺乏有利于教师自我教育的制度保障

虽然职业院校教师自我教育的内涵中明确提到,教师的自我教育主要以其个体内在专业发展意向为驱动,但同时也离不开健全可靠的制度保障。它是推动教师自主专业化建构的强大外力,也是解决教师自我教育动力不足、提升专业素养的有效手段。然而,我国仍然缺乏保障教师专业性发展的有力制度,教师利益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尤其是对于职业院校教师更是如此。大多数职业院校对教师的自主l展没有明确要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自我教育的资源供给不足。到目前为止,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然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依然不高,职业院校教师在其专业化自我建构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阻碍,比如培训经费难以到位、培训时间难以协调、职称评价标准随意等等。

三、职业院校教师自我教育的策略重构

职业院校教师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是教师本身要具备自主专业性发展的内在心理需求和实现自主成长、自主发展的身心支持素质。教师可以通过经常进行自我反思、积极收集教改信息、主动研究关键事件、自学教学理论以及积极感受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与失败等自我教育活动,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成长为一名更加专业的职业学校教师。

1.养成自我反思意识,在教学中感受失败与成功

教师这一职业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虽然每个教师教学中都有自己的习惯和特点,但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善于自我反思,懂得从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为日后的教学提供启示,他们往往是在长期的自我批评、自我教育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课下的行为变化,关注学生在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品德各个方面的进步。教师应该将自我反思渗透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使其系统化、经常化、习惯化。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主动且积极地感受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与失败,成功的体验能够增加教师努力工作的动力和信心,失败的教训可以提醒教师改正自己的无效教学行为,从而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2.自学教学理论,提升科研能力

职业院校教师想要从“教书匠”转变为专家型教师,除了会教书外,还必须不断充实、学习教学理论,在提升理论素养的同时提高科研能力。教师要形成主动研究关键事件的意识,掌握一般和特殊的教学事件研究方法。教师要以校为本进行行动研究,积极参与教育研究,从关键事件中提炼教育启示,或上升为理论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实践。此外,职业院校的师资主要来源于非师范类的应用型大学或企业中经验丰富的专家技术员,这些教师虽然技术过硬,但他们的教学理论知识较为欠缺。所以,职业院校教师在其自主专业化建构中,要重视提升理论素养,自学教学理论。

3.主动收集教育改革信息,及时把握教改动态

教师应该主动收集教改信息,及时把握教育改革的动向。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联系最为紧密,它是直接面向生产活动、直接产生劳动力、提高生产力的教育。在经济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必须紧跟市场的变化和需求。职业教育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它能否培养出满足社会生产部门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教师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目标,满足学生需要,提升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全面收集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信息。此外,通过各种渠道及时获取有效教改信息,也是一名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

4.教师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合作,搭建互助平台

自我教育既是教师的一种个体活动,也可以通过教师群体之间的合作互助,相互促进。教师群体之间可以加强合作、沟通,共建一个有助于经验分享、资源共享的平台。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还处于欠发达阶段,特别是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还不完善,关于职业教育的理论知识也很不丰富,所以教师群体之间可以通过互助平台,分享教育资源和教学经验。另外,互助平台也可以供职教教师宣泄、减少负面情绪,如职业认同感不高、职业归属感不强的教师可以通过互助平台向同伴寻求帮助,通过相互交流、倾诉,改善负面心理。在互助平台上,教师们可以通^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由此可见,教师群体通过分享教学经验和各种教育资源,可以大大减少其作为单独个体的工作压力,更能在合作中完善理论建设。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在职培训、定期深入企业工作学习、到有先进办学经验的学校观摩学习、自主研究借鉴国外先进职教经验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总之,教师能否通过自我教育实现自主发展的关键在于其是否具备自主成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的自我教育也是充实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促进教师专业性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蒋佳宏,刘湘琼.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现状及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4).

[2]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3]高长江,蒋丹兴.论高职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2).

[4]蒋佳宏,刘湘琼.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现状及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4).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