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影《刮痧》折射的中西文化冲突和差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影《刮痧》折射的中西文化冲突和差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并不是一种纯娱乐,纯商业的行为,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丈化内容,是文化的一个直观载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在电影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电影《刮痧》以传统中医的疗法“刮痧”为焦点设计了一场中西文化冲突。刮痧,是中国民间流传几千年的传统疗法,在美国却被视为虐待儿童的罪证。《刮痧》的作者试图通过许大同一家的命运的沉浮来揭示中美文化走向二元共存,双向交流的必然性。

[关键词]电影 文化冲突 刮痧

引言

《刮痧》这部影片的再生产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由于时空上的差异,造成文化、观念上的不同而表现为行为上的冲突。差异性从时间上来看,主要表现为国家间的传统与现代两者的矛盾。这不仅是局限于中国或西方世界抑或东西方,而是全球性的。从空间上来说,由于各国在地域、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中西方的差异,表现为民族传统精神背景、文化背景、哲学背景。这种差异性不可能避免地存在衍变为冲突。但由于全球化的形成和人类文化的共趋性使这种差异性最终走向互解和融合。

1《刮痧》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1.1 文化冲突在电影策略方面的表现

《刮痧》是一部以中外文化冲突为由头,却始终在讲着中国人自己的故事的影片《刮痧》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刮痧”(治病)和“打孩子”(管教)两件事,这是典型的中国人从肉体到精神上对人表示爱心的方式,表现中西方不同文化认知,教育方式和关注方式的事件,或许也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思维和行为特征。这在戏剧结构上构成了一个契机。当中国文化的方式被放置到异域的美国文化时空中时,一种文化认识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就当然爆发了。作为电影作品的戏剧也就随之出现了,就电影的戏剧而言,这是戏剧冲突和矛盾的巧妙起点,也是电影主题和倾向性展开的基本点。影片从两种文化的冲突入手营造了故事发展的情境,却并未顺着这条路走下去。而很快转入了情与理的冲突,从此展开发展脉络。在接下来的故事中,矛盾的重心始终放在法律与人情的对立上。不知不觉间,中国人的骨肉亲情成了该片表现的主要情节,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始终被牵引。他们认同许大同的角色视点,为许家的分离和团聚唏嘘不已,而影片所要表达的那一点文化的,理性的微光早就随着人物感情的起起落落消失在视线之外,而在人物设置上,《刮痧》也采取弥合矛盾的策略。许大同一家遭遇纯粹是误会引起,之后他们想方设法的要解除误会。戏剧化的故事,紧张的节奏,煽情的情节,夸张的表演,大团圆的结局,为了更好的表现文化冲突,郑晓龙把拍摄地点选在了“以居民的顽固著称的密苏里州”,而不是自己熟悉的纽约或影视人才集中的洛杉机,因为这两个城市“太国际化”,“根本不能代表真正的美国文化,在美国人眼中他们什么都不是”。其潜台词是,真正代表美国本土文化的地方,对外来文化是排斥的。而这也恰恰证明所谓的“文化冲突”绝不仅仅是外来文化者的主观感受,具体到《刮痧》这部影片,不仅中国本土观众会关注文化冲突这个主题,美国本土居民因其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感,也会对其感兴趣。

1.2 文化记忆与主体认同的冲突

中美文化冲突中蕴涵的权利政治创造了刮痧的文化神话,也造成中西文化种族话语的对抗。两种文化都试图垄断刮痧神话的知识建构,从而控制文化话语的权利。对两者来说,刮痧本身具有的技术或医学意义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其文化和身份在玄学意义上的意指,也即刮痧神话对身份建构所具有的意义。因此,刮痧神话不仅是两种文化种族意识的主战场,也是两种单一性集体文化身份对抗的直接体现,而对于移民个体来说,则更多的表现为文化记忆与文化选择之间的冲突。刮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代表着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异制之处,其神话内涵是中国文化身份的特征。对于许大同这一代移民来说,当他们踏上美国之时,便与中国文化相隔万里,在美国生活多年以后,过去的文化记亿变得越加模糊,身份也变得游离浮动,他们只能生活在破碎的历史记忆与文化选择的交叉地。刮痧冲突的发生,一方面彻底打破了许大同对美国梦精神的盲目认同,另一方面也使他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身份问题,以及刮痧对在异国他乡回归文化身份的重要意义。对于他来说,刮痧是解决其身份问题、回归中国文化的唯一途径’如果他放弃为刮痧辩解、在法庭上接受西方知识话语的裁决,无异于背叛自己的文化记忆、放弃中国文化集体身份操守:而如果他坚持刮痧的合法性,则不仅是在捍卫刮痧疗法与中国文化,同时也表明了自身向集体身份的回归以及中国文化的认同。在刮痧冲突中,移民身份与文化选择的复杂问题暴露无遗。刮痧神话,引起另外中美文化的对立和两种集体身份的较量。在对抗中美两种文化不但致力保持各自的集体文化身份,而且试图控制移民主体的个体身份,强迫其在冲突中做出身份的选择。

1.3 中西对“刮痧”理解的冲突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阴阳概念的不同阐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述,就与中国文化相对而言,西方文化被我们认为是一种异质文化,当中国文化中的阴阳概念遭遇异质化时,文化冲突就不可避免。在《刮痧》中,许大同在法庭上试图对刮痧进行解释’“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中医认为,人体的七经八脉,就像无数条小溪流向江河。人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生命脉络,气在全身流动,气沉丹田。”许大同基于人体对人生病的理解是一个阴阳调和的过程。但美国人听了许大同的解释后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能被美国人所接受的用现代科学话语解释的刮痧的理解的概念是“凡是针灸。按摩能治的,刮痧都能治。它应用的是热胀冷缩的原理,通过刮痧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以增加血容量和血流量,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或重建人体自然生理循环系统。而丹尼斯背上因为刮痧留下的淤痕被美国医生认定为是受到了虐待,把身体上的淤痕仅仅解释是为了治病,这是西方人所万万不能接受的。在中医学中,这种经络学说实际上是一个实证的东西。也是一种科学的东西,是一种阴性的科学,中国特色的科学。而西方人觉得只能够拿外部的一个仪器去证实。去观察。没有想到过人的本身也可以是一个实验仪器。不同的文化体系和文化背景,决定了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对其认知和理解。然而文化冲突所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如何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架起一座桥梁,让异质文化中的人相互理解,从而实现文化间的理解与沟通。

2 《刮痧》中折射中西文化差异

2.1 哲学观点迥异实质上是文化差异的根源

从哲学层面上来看,人类的社会活动和言行无不受到其哲学观念的制约。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哲学观,而导致中西文化差异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