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白族曲艺大本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大本曲”是白族人民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曲艺演唱形式。是在源远流长的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白族说唱的代表。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以唱词为主,并辅之以说白,源于生活的曲调,婉转动听。“大本曲”是一种在白族民族民间曲艺中,具有一定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并结合音乐而构成的长篇故事演唱形式。大本曲在白族调中既有曲艺的特点,又属于叙事性歌曲。
关键词:大本曲;音乐特点;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158-01
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这里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生活在这里的白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他们用歌声描绘着美好的生活,用歌声传达着心中的喜悦。优美的歌声使得大理这座文献名邦散发出一种特有的魅力。大理自古以来就是盛产音乐的地方,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音乐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交流手段。白族的戏曲、曲艺和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其中,在百姓中广为流传的大本曲是白族独有的口传文化遗产之一,已被中国曲艺界评价为“全国民族曲种中比较完整的曲种之一”。大本曲中贯穿着的惩恶扬善的思想主题和浸透着的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正是我们今天需要大力提倡和弘扬的精神。
一、大本曲的含义
“大本曲”又名“本子曲”,是用汉文记录白族语言的唱本。白族称大本曲为“道柏子枯”,直译过来就叫“大本子曲”。民间称“唱大本子曲”。所谓“大本子”,即“长篇故事唱本”,故“大本曲”即“演唱长篇故事的曲子”。
二、大本曲的形成和历史
(一)大本曲的形成
“大本曲”是在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白族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受音韵有一定规律的“山花体”的影响,逐渐形成的可以用三弦弹唱、以叙述事实为主的长篇歌谣,后来经过艺人的加工改造,加上民间小调、谣曲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联曲成套、擅于表现故事情节、把叙事和抒情很好地结合起来的说唱艺术形式。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
(二)大本曲的历史
大本曲作为一种完整的曲艺形式,它究竟产生于什么时代,至今未查到明确的文字记载。据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和推断,目前有唐说、宋说、明说等几种说法。
1.唐说:大本曲的基本格式是“七七七五”。根据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一书所提供的资料和《五代要会》的记载,大长和国郑仁晏上书后唐庄宗的信中,附有“转韵诗一章,诗三韵,共失十联,有类击筑词”。这就是“七七七五”(即“三七一五”)式诗体最古的文字记载。虽不能断言这就是大本曲唱词,但作为一种诗体和唱词格式,在这之前,民间已广泛流传,以至王室在官方书信中也加以效仿,这是可以肯定的。
2.明说:“到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有赵公碑,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有杨寿碑,碑文都是七七七五的格式。至今还保存的石刻山花碑,诗体也是“七七七五”共三韵,二十联,它的结构和风格,和《五代会要》所记相同,也即是大本曲的诗体。”山花碑在喜州,是杨黼所作,他是万历隆庆(公元1567)年以前的人,这碑至少有四百多年左右的历史。总之大本曲唱词的格式很早就有了。
大本曲的唱词是用“七七七五”的格式写,可它终究是一种曲艺,从诗到曲艺,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因此,根据《五代会要》中所记的那些材料,如果作为曲艺大本曲产生的最早时间,我觉得证据还不是特别充分。但根据明代山花体诗文盛行,用汉文写白语诗的普遍情况看,我认为,在明代就已经有大本曲的说法是可靠的。
3.到清代大本曲则已经发展到了完整和成熟的阶段。
三、大本曲的分布
传统的大本曲主要分布在洱海周边地区。直到20世纪60年代之前,大本曲的分布仅限于大理市,洱源县江尾乡、右所乡,宾川县大营乡。在地域上有明显的分界:东至宾川县与大理市相邻的村落,南至大理市凤仪镇,北至洱源县下山口,西至苍山。
解放后,党和政府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提倡、扶持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改善,科学文化的普及,交通、通讯、传播媒体的发展,大本曲得以在全州白族地区和部分汉族地区逐渐流传。
四、大本曲在白族民间的影响
“大本曲”作为一种曲艺演唱形式,是大理白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音乐文化,也是白族地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主要内容,群众基础较为广泛。
听老一辈会唱大本曲的人讲,每逢过年过节、或是赶什么庙会,白族群众都要请附近著名的老艺人来唱大本曲,或是在广场和自家庭院演唱大本曲。有的唱半天或一天,有的却要唱三天三夜,甚至七天七夜。“过去民间流行着一句俗话叫‘三斋不抵一曲’,这曲指的就是大本曲,意思是说,与其求神拜佛办三次斋,还不如请人唱一回大本曲。”在洱海周围的白族乡间,也早已形成了一批半农半艺的大本曲艺人。他们多在三月到九月农闲时的节日、庙会的时候演唱或是应邀走乡串寨为群众演唱,因而流传着“三月三开曲头”,“九月九关曲门”的说法。在大理白族民间还有句谚语“不放盐巴的菜肴吃不成,不唱大本曲的日子过不成”。由此说明,大本曲对白族人民的作用和影响尤为重要。
在白族群众看来,请艺人演唱大本曲,不但是为了艺术欣赏,也有消灾祈福的意思,既可以调节人民生活、又可以愉悦人民身心。所以,不少人把大本曲称为“高谈教化”“劝化世人”“祈福消灾”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
五、大本曲音乐
(一)大本曲的唱腔:大本曲虽然不是戏曲,它属于说唱形式的曲艺,在人民生活中长期流传,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宝藏,在唱腔方面尤为丰富。
“三腔”在民间素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高、中、低腔,即在音域上的三种变化,与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南腔、北腔、海东腔“三腔“流派不是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相互取代 ,“三腔”即“南腔”“北腔”“海东腔”同源异流的三个流派。传统的“三腔”按照地域区分,以大理古城为中心,古城以南的称为“南腔”,古城以北的称为“北腔”,洱海以东的称为“海东腔”。
1、南腔:
(1)特点:南腔以悠扬婉转、抒情细腻、旋律清楚、节奏平稳。
(2)演唱方法:南腔的发声讲究“气至丹田”,也就是我们说的气息的运用,接近于现代的歌唱。行内人把南腔戏称为“哼呼腔”因为南腔平板、高腔的衬词中,“哼呼”很多。
(3)南腔的唱腔有“九板”“十八调” 。
2、北腔:
(1)特点:北腔以高亢激昂、气势浑厚、旋律跳跃、节奏多变。
(2)演唱方法:北腔追求气势,不讲究发声的技巧,多凭借本嗓。行内人把北腔戏称为“挣命腔”,意思是演唱比较费力。
(3)北腔的唱腔有“九板”“十三腔”。
3、海东腔:
(1)特点:唱腔并不复杂,旋律比较简捷流畅,连说带唱。
(2)海东腔已失传较多,演唱方法类似于北腔。
(二)大本曲的唱词:大本曲的唱词以“山花体”为基本模式,如:四句式(七七七五)八句式(七七七五、七七七五)等。“七七七五”句式结构,就是每段唱词都是前三句为七言,后一句为五言的四句体格式。“唱词的韵律也很严格,大本曲的传统较为独特,和白族民歌一样,将白语统统规纳为“翠茵茵”、“花上花”、“捞里捞”“油勒油”四大韵。这四大韵中的“翠”、“花”“唠”、“油”四个字,又恰好属于高低走向不同的四个调类。”
(三)大本曲的表演形式:大本曲的表演形式并不复杂,一般由两个人表演。台上摆一张案桌,通常在桌子左边放一把椅子,其中一个人怀抱三弦坐在椅子上,为演唱者伴奏。而主唱则身穿长衫,手拿一块手帕或者是一把折扇,站在桌子中间。如果遇上演出场合较隆重的,还需搭高台子,摆设香案,听众分作男女客堂,并要求保持肃静。大本曲的演唱,对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性格的刻画,思想感情的表达,都主要表现于说唱上的功夫、技巧。形体上的表演,只是偶尔运用简单的手势,面部表情也较朴素。
(四)大本曲的伴奏乐器:“大本曲的伴奏,通常是一个大三弦。这种大三弦很有特色,音箱呈椭圆形,用蛇皮蒙面,音量大、音域宽,音色圆润浑厚,弹奏方法多采用拨弹和滑音。三弦的伴奏,主要采取跟腔的方式,过门有一定的规格,但也有较大的伸缩性,三弦伴奏大本曲的音高处理常因人而异,且伴奏音乐有较大的即兴性。”
六、大本曲的创新与发展
“大本曲”是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渗透着白族的历史演变、社会变化、民族风俗、人文科学和文化娱乐,反映着白族人民自己的或他们所关心的思想斗争。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情感、意志愿望、爱好憎恶和道德情操。体现了他们淳朴善良、对爱情的忠贞以及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这样一种宝贵而巨大的音乐财富,我们将如何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呢?
我认为,大本曲应该在曲调、风格上有所创新,在演出方式上可以有所发展。比如,在大本曲的曲调上可以改变它的腔体,不一定局限于“三腔”中,可与其它腔体相结合;在风格上,可以在节奏、速度等方面作较大改动,可以运用现代歌曲的一些创作手法,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要。在演唱形式方面,大本曲历来采用的是一弹一唱的演唱形式,伴奏乐器只有三弦,道具也较为简单。我认为可以将演唱形式发展为自弹自唱或是一唱多谈,甚至是对唱、齐唱、轮唱、唱与表演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伴奏乐器可适当增加几件,比如二胡、月琴等,或是可以组成小型乐队来为大本曲伴奏。在道具上也可根据剧情的需要,增加几件小的道具。
新世纪的今天,新千年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们的民族文化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将要面临的是一次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正确地继承和发扬光大这笔巨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大本曲中所贯穿着的惩恶扬善的思想主题和浸透着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正是我们今天需要大力提倡和弘扬的精神。
在大本曲的每一句歌词中,无不包含着白族人民最朴素的感情。洱海的浩渺波涛,也并没有将这里的人们隔离开来,相反,它却为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白族人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也许正是这世代传唱不息的曲调,穿越过浩荡的水面,将人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如今大本曲也烙上了时代的印记,相信在更美好的生活中,大理还会有更多深受人们喜爱的大本曲,那动人的歌声也将回荡得更加久远。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大本曲、继承和发扬大本曲。
参考文献:
[1]杨政业.大本曲简志[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2]张文勋.白族文学史[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3]马泽斌、黄永亮、杨玉春.白族大本曲音乐[M].马泽斌、黄永亮记译,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4]伍国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5]伍国栋.白族音乐志[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6]赵寅松.白族文化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