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形象思维构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形象思维构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生的思维已经日益由直觉思维过度到理性思维,这使高中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各学科知识的巨大容量与深刻内容。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将色彩、动作及形象等相关内容组织起来的形象性思维更具直观化效果,可以很方便地促进教与学双向过程的进步。因此,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一方面关注学生思维深度与理性化的进步,另一方面也不能废弃其形象思维的维持与再造,把语文学科中的知识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才符合王维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也更符合高中语文教学规律。而尤其需要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应当从教师那里及教学方法中得到形象思维的接纳方法,而不能单纯由教师给出形象式的画面供学生被动接受,这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理。

一、透过文字发现图画,让文字变成感知形象

文字是抒感的一种常见媒介方式,这种媒介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经过了内心真实感受、形象画面、文字处理最后达到阅读者感官的多个环节,也就是说阅读者感受及写作者内心真实感受之间除了文字层面之外,还间隔着形象画面一层媒介,文字正是将表达写作者内心真实感受的形象画面再度深化的一种方式。发现了图画,也就距离真正了解文字及文字背后创作者的距离更接近了一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图画是形象化表达,而文字是抽象化表达,是在对情感加以反复感觉之后所产生的表达方式,情感产生的机缘又同现实世界表象有密切联系,也就是说文字和画面具有彼此互化的可能性。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理性思维日益成熟,在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已经可以通过独立思维进行文字理解、句子分析,直至文章整体内容的解读,这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必然规律,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是这种严谨缜密的解读是片面的,至少是并非完全适用于语文学科的,学生如果可以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形象思维方式,则无疑可以更加良好地保证思维的全面性。

古典诗词具有独特的意象,是意味隽永的文字精华,学生学古诗与教师教古诗的过程,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求教学双方能够在古诗的文字中寻找深含其中的图画,让古典作品的欣赏过程能够得到升华。比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这首词里面,长亭、骤雨、寒蝉、洒、杨柳等景物本身看似零乱的组合,其背后的优美画面如果能够得到提取,无疑会促进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帮助实现主题巩固目标。

二、细化画面趋于深刻,使意蕴得到真正提取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种类丰富,艺术呈现灿如流萤。而无论怎么说,各种类型的文章均有其内在情感意蕴支撑,这也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深层次特点。在对文章进行了解与赏析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均有可能被某种特定的美学力量所促进和推动,把表面文字同内在意象进行整合联系,从而形成一幅幅深入人心的场景画面,如果能够借助描述性语言把场景画面加以细化,并重新表达出来,也就证明学习过程取得了成功。而如果因为受到教学时间或者教学方法的限制,细化画面的过程不够深入,那么意蕴也就无法得到真正提取,即使学生能够勉强表述教学对象内容,其表述也多是短小、粗糙与模糊的。

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里面涉及到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作者以真实情感为基础,以生动文笔为形式,完成了对生命的礼赞:我在找不到出路的时候进入到荒芜古园之中,这古园里面所具有的一切形象画面都能够进入到情感世界中去,作者也就在古园里面探索着人生的味道。若只站在纯文字的角度理解本篇文章,则味道并不特别浓厚,但是如果能够在理解文章时融入更深层次的画面细化功底,则会让审美意味带动课堂,使学生进入到这篇文章的全新情感境界,使文章意蕴得到真正的提取。

三、文章分析走向局部,给文章精彩提供特写

高中语文教材中,多数文章内容在情节发展上都遵循着开头、发展、高潮与结尾的渐进推进规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情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链条,环环相扣,难以取代。而相形之下,高潮与精彩部分情节的发展总能让学习者产生亢奋心理。在形象思维构建过程中,高潮情节的冲击力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教师需要站在文章精彩片断的角度重新着手,让文章精彩以特写的形式再现出来,达到画面和文字在此间的良好配合,帮助学生进行文字上的深入理解,从而感受本部分文字的优美及其与整篇文字的有机联系。

比如在处理《林黛玉进贾府》这样文字较多的文本内容时,教师可以从王熙凤出场这个精彩片段里面,使学生利用联想形成形象思维。首先,可以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使学生仔细阅读重点文字,多个视角渗入了解王熙凤形象;其次,教师可以同学生共同讨论,分别探讨王熙凤这一人物的出场服饰、气势、语言、容貌等,尤其是详细分析王熙凤和林黛玉见面时的表现。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王熙凤出场无疑是个高潮情节,学生对这一情节的形象化理解,是文章理解走向局部与精彩的典型展现,由这一高潮衍生出去,再理解其他部分的难度也就相应降低。

作者的真实想法与文章接受者的感知状态中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在这固定的距离之内,如果可以多一种理解方式,便会减轻一分学习者的困难。文字是画面的浓缩,而从另一角度来看,画面则是文字的独特展现形象,借助形象化思维,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到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它比文字更直观,比文字更具视觉冲击效果。因此,教师在强调高中生逻辑思维深化的同时,也不应当放弃对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薏韪呒吨醒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