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IMS域引入RACS架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IMS域引入RACS架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首先对现有RACS架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ims引入racs架构的方案,并结合现网给出了分阶段部署建议,包括:部署原则、网络组织及对现网改造情况,最后介绍了相关部署应用场景。

【关键词】IMS RACS架构QoS 应用场景

1 引言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3GPP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支持固定和移动接入。随着IMS业务的增长,网络上同时存在不同业务和不同用户,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给运营商带来更大的收益,是QoS部署的最主要的意义。

RACS架构(资源接纳控制子系统)是由TISPAN(电信和互联网融合业务及高级网络协议)提出的一种基于策略的QoS架构。本文将对现有RACS架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在IMS域引入RACS架构的方案,最后给出相关部署应用场景。

2 RACS架构

RACS子系统是NGN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目前所定义的RACS主要针对固定接入。RACS负责策略控制、资源预留和接纳控制,向应用层提供基于策略的传送控制功能,使应用层能够请求对传送资源进行预留。RACS根据运营商的策略对应用层的资源请求进行评估并预留相应的资源,使运营商能够执行接纳控制并设置独立的承载媒体流策略。RACS的功能架构如图1所示:

RACS包含SPDF、A-RACF等网元,向业务层提供基于策略的传输控制,主要完成策略控制、资源预留、接纳控制、NAT穿越及门控等功能。各网元主要功能如下:

SPDF(Service based Policy Decision Function,媒体流策略决策功能):向应用层提供统一的接口,屏蔽底层网络拓扑和具体的接入类型,提供基于业务的策略控制。SPDF根据应用功能的请求选择本地策略,并将请求映射成IP QoS参数,发送给A-RACF和BGF,以控制相应的资源。

A-RACF(Access 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 Function,接入资源和接纳控制功能):位于接入网中,具有接纳控制和网络策略汇聚的功能。它从SPDF接收请求,然后基于所保存的策略实现接纳控制,接受或拒绝对传输资源的请求。A-RACF通过e4接口从NASS获得网络附着信息和用户签约信息,从而可以根据网络位置信息(例如接入用户的物理节点的地址)确定可用的网络资源,同时在处理资源分配请求时参考用户签约信息。

BGF(Border Gateway Function,边界网关功能):是一个包到包网关,可位于接入网和核心网之间(实现核心边界网关功能),也可以位于两个核心网之间(实现互联边界网关功能)。BGF在SPDF的控制下完成NAT穿越、门控、QoS标记、带宽限制、使用测量以及资源同步功能。

RCEF(Resource Control Enforcement Function,资源控制执行功能):实施A-RACF通过Re接口传送过来的接入运营商定义的层二/层三(L2/L3)媒体流策略,完成门控、QoS标记、带宽限制等功能。

图2给出了通过RACS架构实现QoS的大致流程,具体如下:

(1)终端发起建立请求,请求分配IP地址;

(2)接入交换机将请求转发给NASS功能网元,NASS对其进行鉴权、认证,分配IP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参数(例如P-CSCF的地址)并存储相关绑定信息;

(3)NASS向A-RACF推送接入清单信息;

(4)用户使用SIP终端发起多媒体会话请求,包括语音和视频。P-CSCF检查用户的业务签约信息,是否允许语音业务和视频业务,以及可以使用的编解码方式、带宽等;

(5)P-CSCF对于业务请求所要求的媒体流,从业务信令消息中提取所请求的业务参数(如带宽、业务类别),然后向SPDF发送资源初始请求消息,其中包含媒体流描述和相关业务QoS参数,以进行QoS资源授权和预留;

(6)收到业务控制系统的资源初始请求,SPDF将对会话媒体流所请求的QoS资源进行授权和接纳控制,并将资源请求消息发送给相应的A-RACF;

(7)A-RACF通过网管在SR和交换机层进行资源的预留。此外,SPDF确定最终的QoS资源控制决策,将其发送到边界网关功能实体进行安装执行。

3 IMS域引入RACS架构方案

在考虑RACS架构引入部署时,一方面要结合现网情况,尽量少地影响现网;另一方面要考虑充分利用现网网元,节省投资。综合考虑以上两个方面,建议分两个阶段引入部署。

3.1 阶段一

在部署初期需要引入SPDF及A-RACF功能网元,改造现网P-CSCF、BRAS、BGW,新增相关接口,并升级支持相关协议(例如Diameter),实现基于用户的QoS控制。图3和图4分别给出了阶段一RACS架构引入后的网络架构及网络组织图。

(1)部署原则

初期以省为范围进行部署,不提供省际漫游;

集中部署SPDF、A-RACF功能网元;

充分利旧现有BRAS/SR及BGW,升级BRAS/SR兼做策略执行功能网元RCEF,升级BGW兼做BGF功能网元。

(2)网络组织

考虑到网络安全,可以在每个分区各部署一套SPDF,2套SPDF之间采用负荷分担方式工作;考虑到网络安全及对接入网的管控,可以在每个分区内各部署几套A-RACF,每2套A-RACF为一组,负责1个或多个本地网,组内2套A-RACF之间采用负荷分担方式工作。

SPDF与P-CSCF之间通过Gq接口相连,接口通过Diameter协议互通;SPDF与A-RACS之间通过Rq接口相连,接口通过Diameter协议互通;SPDF与BGW之间通过la接口相连,接口通过H.248协议互通;A-RACS与BRAS/SR之间通过Re接口相连,接口通过Diameter协议互通。

SPDF间通过Rd’接口相连,接口通过Diameter协议互通;A-RACF间通过Rr接口相连,接口通过Diameter协议互通。

SPDF与P-CSCF、SPDF与A-RACS、SPDF与BGW、A-RACS与BRAS/SR之间尽量选择部署在同局房,通过局房内局域网互联。在无法实现同局房时,Gq接口、Rq接口、la接口均通过IP承载网互联,Re接口通过CMNET互联,Rd’接口与Rr接口通过IP承载网互联。

此外,为了实现异厂家的互通,SPDF需开放Rd’接口,A-RACS需开放Rr接口。

(3)现网网元改造

P-CSCF:新增Gq接口,实现与SPDF的互通;支持Diameter协议;

BRAS:新增Re接口,实现与A-RACF的互通;支持Diameter协议;

BGW:新增la接口,实现与SPDF的互通;支持H.248协议。

3.2 阶段二

在部署中、后期需引入NASS功能网元,改造现网P-CSCF、A-RACF,新增相关接口,实现基于用户、基于业务、基于签约信息等更灵活的QoS控制。图5和图6分别给出了阶段二RACS架构引入后的网络架构及网络组织图。

网元部署及改造具体如下:

(1)新增功能网元部署

新增NASS功能网元,考虑到网络安全及对接入网的管控,在每个分区内各部署几套NASS,每2套NASS为一组,负责1个或多个本地网,组内2套NASS之间以负荷分担方式工作。

(2)NASS实现方式

通过RADIUS服务器,实现鉴权、授权、分配IP地址以及其他网络配置信息;

通过RADIUS服务器和DHCP服务器实现,RADIUS服务器实现鉴权、授权、分配IP地址,DHCP服务器负责分配其他网络配置信息;

通过AAA服务器和DHCP服务器实现,AAA服务器实现鉴权、授权,DHCP服务器负责分配IP地址及其他网络配置信息。

(3)现网网元改造

P-CSCF:新增e2接口,实现与NASS功能网元的互通,支持Diameter协议;

RACF:新增e4接口,实现与NASS功能网元的互通,支持Diameter协议。

3.3 端到端QoS流程

根据QoS实现流程并结合阶段二网络组织图,本文给出了实现端到端QoS的示例,如图7所示。具体流程如下:

1)主叫UE1发起INVITE请求;

2)主叫P-CSCF1分析INVITE中的SDP消息,获知该消息可导致建立的媒体流最大带宽,向SPDF1发送QoS资源预留请求。SPDF1分别与A-RACF1、BGW1交互,确定可以接纳该QoS预留请求;

3)主叫P-CSCF1继续转发该INVITE请求;

4)被叫P-CSCF2在收到INVITE请求时,针对被叫用户终端可能建立的最大带宽的媒体流向SPDF2发送请求进行QoS预留;

5)被叫UE2接受INVITE请求;

6)被叫UE2返回200响应并携带SDP Answer;

7)被叫P-CSCF2收到200响应,依据SDP Offer/Answer的协商结果,向SPDF2发送请求,进行QoS资源预留和执行。QoS资源预留流程和前面资源预留申请流程相似,只是当Offer/Answer交互完成时,P-CSCF2进行资源预留修改,指明媒体流的IP五元组、媒体流状态与方向,以及新的带宽信息(比依据Offer确定的媒体流带宽小或者相同);

8)被叫P-CSCF2前传200响应;

9)主叫P-CSCF1收到200响应后,依据SDP Offer/Answer的协商结果,向SPDF1发送请求,进行QoS资源预留和执行;

10)主叫P-CSCF1前传200响应给主叫UE1;

11)主叫UE1向被叫UE发送ACK;

12)主叫P-CSCF1前传ACK;

13)被叫P-CSCF2向被叫前传ACK。

4 部署应用场景

表1给出了基于策略的QoS相关的应用场景举例。QoS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基于业务、基于用户、基于时间及基于累积使用量等。此外,为了实现更加灵活的策略,还可以将上述各种策略进行组合,制定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控制策略从而达到精细化运营的目的。

5 结束语

本文结合现网给出了IMS域引入RACS架构的分阶段部署建议及相关部署应用场景。随着IMS网络走向成熟,用户在所有网络中将都能实现丰富业务,且可以在不同网络间自由切换。当用户在固定接入与移动接入之间切换时,为实现连续性,需要考虑与实现移动接入QoS控制的PCC架构的融合。

参考文献

[1]ETSI ES 282.003 V3.4.1. 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 Sub-System(RACS): Functional Architecture[S]. Sep 2009.

【作者简介】

冯传奋:工程师,博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现任职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主要从事电信网络规划研究工作。目前已10余篇,其中SCI检索5篇,EI检索3篇。

王少波:工程师,硕士毕业于山东大学,现就职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从事电信网络规划设计研究工作。

李爱娇: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投资)工程师,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工程系,现就职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从事电信网络规划设计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