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职业教育集团化之中高职衔接的设想与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职业教育集团化之中高职衔接的设想与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后的重要教育形式,他是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出现的新型教育体制,对此教育专家及广大中高职教师对于完善和加强中高职教育体系的体制做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工作,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探索出了职业教育集团化与中高职教育衔接设想措施,让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完全适应社会对于新型人才需要的培养模式,让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对口人才通过中高职教育这一平台的培养而快速适应社会发展和工作岗位的需要。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化 中高职教育 衔接 设想 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a)-0250-01

1 探索建立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集团

职业教育集团化成为了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一条有效集约资源的途径。2011―2015年贵阳市旅游服务职业教育集团、贵阳市医药卫生职业教育集团、贵阳市学前教育职教集团陆续成立,贵阳市装备制造、磷煤化工两职教集团挂牌试运行。

1.1 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职教集团坚持合作交流、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多方共赢的原则,以具有优势职教资源的高等职业学校为主体、企业为依托、政府为指导的模式,充分发挥群体优势、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各职教集团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信息化建设以及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平台,扩大对外交流,学习先进职教经验,加强校企合作和校院合作,优势互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职业院校如果抓牢中职与高职教育相互衔接这一关键点,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纵向衔接(中职与高职),逐步建立中、高职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集团。既可以为中职毕业的学生找到继续学习的途径,又解决了高职校的生源问题;对所学中职专业不满意的学生还可以通过中职单报高职考试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高职专业。

1.2 集团内部的中、高职专业衔接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相关内容,在中职可以有3种方式来报取高职进行专业衔接:一是“相似专业对接”;二是“拓展专业对接”;三是“宽口径对接”[1]。中高职三二分段制高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学制5年,“3+2”的学生,中职院校部分专业的学生在完成第五学期的学习后,必须通过规定的专业课程的考试,试题是由高职院校与其合作的中职学校共同命题,择优转录优秀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学习。

1.3 中、高职专业课程衔接、教学互动

近年来,很多专业课程的教师在对口高职的教学上进行很多教学改革。例如在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践设计等方面上突破传统教学思路的限制,打破高职教育原有的局面,尽一切可能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如果教师能从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上多下功夫,找到更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并引入新的教学理念,让课堂真正焕发生机与活力,并力求教学过程体现不同阶段不同标准,这样就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对于具体某个专业课程的衔接研究很少,还未形成较为明确的对口高职专业课程的相关标准。因此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师生互动的学习模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1.4 统筹课程体系,避免内容重复

高中职院校根据其培养的目标,统筹规划和建立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的设置由浅入深,理论课程注重知识点的有效融合,来满足渐进性学习的需求,中职阶段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高职阶段注重理论的提升和应用,增强综合素质教育。有学校探索把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统一制定成教学单元。并根据难度划分为5个层次,中职阶段的教育占I、Ⅱ、Ⅲ3个层次,高职阶段的教育占Ⅲ、Ⅳ、V3个层次[2],这样就使得各个教学单元逻辑清晰明了,内容衔接紧凑而且不重复。

1.5 理论实训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保持一致

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注重培养职业型和技能型人才,来满足现阶段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在中高职教育期间要逐步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训,通过不同阶段的实训、实践和实习等途径,从而增强其职业技能,并鼓励学生考取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高职与中职是职业教育的不同阶段,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学生所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也是不同的。

1.6 针对学生特点,改革教学方法

根据教师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同学们之间的互评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某些课程的学习情况以及个人感受,中高职学校的教师可以开展联合专题教研的活动,对不同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在传授过程中让学生有新鲜感和好奇心。对于一项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设计各种各样形式的测试环节,来提高他们对于课程的兴趣和关注。注重过程性考核,提高平时学习的评价分值,这样可以使学生注重课堂上教师提问、互动以及所布置的作业及任务。

2 开展中高职衔接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各职教机构之问相互承认学分

目前贵州省职业学校基本上都未实行学分制,难以实现各职教机构之问相互承认学分。职教集团需要探索实行学分制,使学分成为各个职教机构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方式。

2.2 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高职招生对象包括高中应届毕业生和中职单报高职的学生,高职阶段如果要给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单独开办实验班,需要有足够的生源才能开班。中高职衔接高职实验班的学生来源于不同的中职学校,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的内容各不相同,所以高职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仍然面对的是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

2.3 中高职衔接需要学校内部多部门的参与

(1)学院教务处提出要求,系部制定中高职衔接的中高职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各部门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系部制定中高职衔接班级的实训计划。

(2)学院教务处牵头、招生就业处参与、系部制定中高职衔接班级的实习计划。

(3)系部提出要求,教研室具体实施中高职不同层次的教学,中高职教学按照学生拟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设计理论与技能的教学内容,体现不同层次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的差异。

2.4 衔接的检验与考查

在中高职院校中实施衔接的培养目标、内容以及方式方法后,还要对衔接的实效性进行考查。第一,考察学生方面。内容包括能否顺利毕业或升学、家长是否满意度、工作后能否再次升学、就业后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等。第二,要考察学校方面。考察要素有:学生的升学率与就业率、培养出的学生是否合格、社会对学校毕业的学生是否满意等。第三,要考察用人单位方面。主要考察是否满足企业对毕业生的期望和要求等。第四,考察社会效应方面。中高职衔接模式是否为社会带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是否带动了各个方面形成良好互动。在进行检验和考察时,要综合考虑以上四个方面的平衡关系是否得到满足,并制定出相对详细的规则,作为评价中高职是否衔接成功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游文明,张翔,周军,姚海滨.高职教育“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21-14.

[2] 姚瑞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十大原则[J].广西教育,2013(35):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