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新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文课堂本来是很活跃的,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的语文课堂越来越显沉闷。这种局面的出现,实际上是我们平常教学中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只要我们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在教学中努力克服,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又回到原来的生机盎然的状态。
【关键词】个性体验;兴趣;课堂习惯
在学校语文教研会上,关于学生课堂参与的问题,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小学生的情况要比初中生好些,而七年级的学生又比八年级的学生好些,八年级的学生又优于九年级的学生。每高一级,这种课堂效果就会相对减弱。细细回想,还真有这种情况。七年级的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而九年级的学生目光稍显呆滞,回答问题显得城府极深,甚至必须老师点名回答才行。
对于这样的语文课堂,着实不能不让语文老师们头痛。头痛之后,又不得不令我们语文老师深深思索:缘何出现这种情况?又何以让我们走出困境?
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症结有这样几种:
症结一:标准答案的禁锢。
虽然很多年以前,我们就讨论过“关于语文教学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这个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以及各种测试中,我们又自觉不自觉地执行了那个“唯一”的标准答案。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种错觉:每一个问题肯定有一个最标准、最完美的答案。无形中的标准答案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症结二:学生的兴趣不在此。
“如果把这一环节换成另外的设计,也许就会出现不同的课堂效果。”这是评课中老师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其实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学生对我们原课堂设计的某一环节不感兴趣,学生的兴趣没在这里,我们的语文课堂效果又从哪里好起来呢?
症结三:培养了一种不好的课堂习惯。
平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老师有时只顾着自己讲的惬意,学生听得很认真,看起来效果不错。课下学生也评论:老师讲得好,绘声绘色,充满激情;有理有据,滔滔不绝……但在不经意间,我们给学生培养了一种不好的课堂习惯:习惯于听老师讲,而不习惯于自我思考和自我表达。
“用药要对路”,这是一句俗语。只要找到了症结所在,摆脱语文课堂教学尴尬的困境,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又有何难?
激活点一:重新审视语文课堂的“标准答案”。
我们心目中的“标准答案”的正确称呼应该叫做“参考答案”。我们语文教师使用的“教师用书”应该叫做“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各类习题所附答案都应该是“参考答案”,往往我们把“参考”与“标准”弄混了。影响到学生,他们就认为,凡是老师所提问题,必定有一个标准答案,谁又能言中呢?“我倒是有一个答案,但必定要等到不能不回答时才能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就导致了课堂上教师必须要点名,学生才肯回答问题的局面。
而语文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个体生命感悟的过程,文章阅读也是一个个性化的概念。“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他的理解、他的感悟是不尽想同的,我们怎么能要求每个学生想的是一样呢?即使想法相似,但表达也应各有千秋。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追求的是学生个体对文本的真实感悟和个性体验,哪怕学生所想有一些偏差。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决不可让标准答案禁锢了我们的学生,学生的答案只是不够完美、有失偏颇,绝不能不够“标准”,只要是学生自我真实的感受、个性独特的理解,甚至于敢于回答问题勇气的展现,我们都该给他满分。我们不要求学生回答得多么“标准”、多么完美,我们只求他们有自己真正的理解和感悟。
激活点二:找到学生兴趣的切入点。
一堂语文课,要让学生积极参与,那就要找准学生兴趣的切入点。我在教学契诃夫的《变色龙》这篇小说时,我使用的是分角色朗读,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进入课堂教学情境,效果不是很好。因为有一些学生对课文文本不熟悉,或许根本就没读懂是什么意思,他们怎能深入课文人物角色中去呢?有老师建议我,在学生读课文之前,先让他们讨论一下,“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你怎样处理一个人被狗咬伤这件事”这个问题,然后再让学生读小说,也许学生对小说的理解会有很好的效果。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此,学生的兴趣在于“现实生活中人被狗咬伤怎样处理”的问题上,而他们根本不关心小说中的人被狗咬伤的事,如果把小说与现实相对照,学生对小说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只要找到学生兴趣的切入点,你的课堂效果就会好。
以前我中学时有一位年长的数学教师,他每次上课之前,总要给我们讲一则故事,或是以前的逸闻趣事,或是新近的街道传言,同学们总爱听,数学学习积极性也特高。以至于有同学说:自己想学数学,但弄不清自己是对数学感兴趣呢?还是对他的故事感兴趣呢?或许,这位年长的老师,他就找到了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吧!善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活点三:矫正学生不好的课堂习惯。
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明白,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上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多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思考;多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感悟,让他们讨论,让他们课后探究,让他表达,各抒己见。如果课堂上我们教师占用了学生太多的时间,那学生就失去了主体地位;如果课堂上我们替代学生的太多,那他们永远都只是语文学科的一些麻木的看客。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而不是把我们的感悟强加于学生或者把教学参考资料灌输给学生。如果我们能明白这一点,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不会有不好的课堂习惯。
语文课堂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主阵地,我们应坚守;语文课堂是我们语文教师主持的舞台,我们应让它炫丽多彩;语文课堂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一方墨砚,值得我们去深研。
那就请从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