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制造企业财务报告与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制造企业财务报告与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信息生态环境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713320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指数研究”(项目编号:10JJD630003)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5)21-0009-03

摘要:随着企业经济管理的向前发展,内部控制显得愈发重要。本文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框架基础上,把制造企业的核心内部控制分为了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与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并对其核心控制环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制造企业 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 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 控制环节

一、引言

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审计行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以下简称《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下简称《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以下简称《审计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至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应当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的《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包括18个应用指引,分别规范了从组织架构到信息系统的相关内控具体要求。本文在结合《应用指引》框架的基础上,把制造企业核心内部控制划分为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并详细分类阐述了各核心控制环节的控制原则。

二、企业核心内部控制: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与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

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4年进行了增补。COSO委员会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具体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指出,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在2010年由五部委联合颁布的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之一的《审计指引》中多次出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这样的术语。《审计指引》总则第四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本文对制造企业的核心内部控制采用了上述分类进行讨论,即将制造企业的核心内部控制分为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与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两类。

《应用指引》由18个指引构成,有的涉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的涉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本文在《应用指引》的框架基础上,筛选出制造企业的核心内部控制,并分别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与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阐述二者各自的治理原则,希望可以对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有所启示。

三、制造企业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八个核心控制环节

结合《应用指引》的框架基础,可以将制造企业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聚焦在8个方面,分别是采购控制、生产控制、销售控制、研究与开发控制、资金活动控制、资产管理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和监督控制。

(一)采购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规定,采购是指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及支付款项等相关活动。采购环节主要涉及编制需求及采购计划、请购、选择供应商、确定采购价格、签订采购合同、验收、退货、付款、会计控制等环节。采购环节的控制原则是:第一,选拔诚信、胜任的人员组成采购部门的成员;第二,设置相应的不相容职务,以把控好采购物资的质量和价格;第三,对自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整个流程进行完整的记录;第四,对采购部门的工作定期独立稽核。

(二)生产控制。生产是指自原材料投入制造至产品制成经验收进入产成品库房的之间的过程,主要涉及原料及燃料的耗费、生产工序的开展、考勤的记录、产品质量、数量的验收等。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并未专门就生产形成单独的指引,而是在社会责任、采购业务、业务外包、全面预算等应用指引中作了零星的介绍。生产环节的控制原则是:第一,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包括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质量控制以及产成品入库后的产成品质量控制等多环节质量控制。第二,是对生产效率的注重与稳步提升。生产效率的提高除了需要严格按照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与标准严格执行以保证生产高效以外,还需要紧密关注本行业现代科技发展动态,及时引入科技新成果以更高效生产优质产品。

(三)销售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规定,销售是指企业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及收取款项等相关活动。销售环节主要涉及销售、发货、收款、信用管理等环节。销售环节的控制原则是:第一,选拔诚信、胜任的人员组成销售部门的成员;第二,监督销售奖励制度的落实执行与反馈改进;第三,监察与控制产品的销售对象应是资信优良的单位;第四,在签订合同前重视合同的审核,在签订合同之后重视合同的执行;第五,严保销售款项的落实,紧抓应收款项的催收,划清与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第六,对资信评价、销售、发货、收款等整个流程进行完整的记录;第七,对销售部门的工作定期独立稽核。

(四)研究与开发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规定,研究与开发是指企业为获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所开展的各种研发活动。对于制造企业来说,研究与开发是企业生存的重要命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因此,一些大型有实力的制造企业都非常重视研究与开发。这一环节主要涉及立项、研究、开发、核算、保护等环节。研究与开发环节的控制原则是:第一,立项需要经过谨慎充分论证;第二,研究开发需要对研究、开发加强管理,注重研究过程的“高效”“可控”,促使研究成果转化从而早日进入市场;第三,研发阶段的核算需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做出相应会计职业判断,核算清楚;第四,研发成果的保护方面需要建立保护制度,加强保护措施。

(五)资金活动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规定,资金活动是指企业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等活动的总称。筹资环节的核心内部控制有两个方面:一是筹资决策之前的对筹资成本及还款风险的分析评估;二是筹资之后对还款风险的随时追踪与控制,务必将这一环节的风险控制在企业自身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投资环节的核心内部控制则需要做到项目的申请与论证相分离,项目的论证与决策相分离,这样做的目的是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分析论证,保障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对于资金运营环节,企业需要注意提高资金周转的速度、资金使用的效率,注意收支平衡,并保持足够的日常周转资金。

(六)资产管理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规定,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存货的管理主要涉及取得、验收入库、使用、保管、盘点处置等环节。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涉及取得、使用、维修保养、清理处置、投保、抵押等环节。无形资产主要涉及取得、使用、维护与更新等环节。上述三类资产管理控制原则是:周转合理、科学,避免浪费、流失资源,即用好、管好企业的资产。具体说来,第一,对于存货管理在数量方面需要注重存货收、发过程的严密性、记录的正确性,对存货的质量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以便保证原料合格并及时清理腐败变质与不合格的原料;第二,对于固定资产需要注重定期的维修、减值测试与及时清理,以降低不必要的资金占用,同时有利于固定资产更新资金的来源;第三,对于无形资产需要注意其尚可使用年限,在定期作减值测试的同时需要考虑是否、何时、如何更新现有无形资产。

(七)会计信息系统控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信息系统,主要涉及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内部控制,主要涉及开发、运行、维护等环节,需要注意的是运行的高效率、数据的安全。其中,数据的安全包括访问权限的设置与执行,数据的保密与备份,网络安全的维护等。会计信息系统控制原则是:第一,设计和执行保障财务报告数据正确安全的信息传递与存储的相应制度;第二,做好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系统面临严重问题下的预案。

(八)监督控制。监督是指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对上述核心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所实施的监督活动,一般由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实施。这一核心内部控制需要做好:第一,对上述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的执行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第二,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执行不合理之处向审计委员会等类似机构及时汇报并积极研究改善的途径,做好制度的修补和改进工作。

四、制造企业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七个核心控制环节

结合《应用指引》的框架基础,可以把制造企业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分为七个方面,分别是:组织架构控制、发展战略控制、人力资源控制、社会责任控制、企业文化控制、信息系统控制以及监督控制。

(一)组织架构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规定,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组织架构这一环节对于整个企业来讲如同建造房屋,一般首先要搭稳房屋的架构,需要注意的就是合法、合理、制衡。合法是指企业的组织架构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范,合理是指各部门权力分配要适当,制衡是指各个权力部门除了可以实施权力,还得有其他部门牵制它、监督它,否则,不受监督的权力是可怕的,必然滋生腐败。

(二)发展战略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规定,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企业发展战略控制需要重视审计委员会领导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需要开展经营审计,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与调整纳入到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中去。

(三)人力资源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规定,人力资源是指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录(任)用的各种人员,包括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任何内部控制最终必定需要落实到“人”。内部控制从设计、执行以及执行之后的反馈、修正与补充无一不是与人紧密相关联的,甚至可以说,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的效率高低、效果如何,成功与失败均与“人”这个主体密不可分。吴水澎、陈汉文等(2000)提出,“所有的内部控制都是针对‘人’而设立和实施的,企业内部会因此形成一种控制精神和控制观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控制效率和效果。”由此可见,对人的重视务必提高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人力资源内部控制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第一,选拔人才以德为先。人才招聘阶段选拔品重才高的员工,“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这为企业的发展和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起到最根本与最重要的保障性作用。第二,合理使用与培养人才。对于人才,要根据其特点安排在适合其长处发挥的岗位上,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在使用人才的同时还须及时为人才“充电”,即培养专业人才,使得人才与岗位需求相符合,提高工作的质量。第三,科学考核与激励人才。在人才聘用之后,若要其持续为企业创造价值,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考核政策和激励手段来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做到重德、尽才、激励三个方面,即可把握住人力资源核心内部控制。

(四)社会责任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规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含服务,下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制造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社会责任内涵的领域息息相关。制造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养成社会责任意识,明确自身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将其写入企业内部控制手册,定期检查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形成社会责任报告,以持续反映、监督、改进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五)企业文化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规定,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是一种“软控制”,它的建立需要企业花费时间、努力去积极营造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逐渐提炼和强化特有的文化精神,引导员工认同并保持这种文化理念和精神,这种“软控制”属于精神层面,既是企业这个主体的精神,也属于企业员工的精神领域,好的企业文化使得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与发展。若把企业比作一条大船,企业文化就如同船上的队长要求船员们喊的口号,它代表着一种宗旨,一种标准,它能使企业的员工如同龙舟划手一般,一个方向,合力用劲,共同努力帮助自己的企业“驶向”既定的目标。对于企业文化内部控制,重点需要把握:提炼和培育积极向上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融入全体员工内心。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花费时间,更需要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为普通员工们树立榜样,身体力行,使得每一个员工都认同并用企业文化指导自己的工作。

(六)信息系统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规定,信息系统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内部控制进行集成、转化和提升所形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内部控制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企业得以跨向管理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性举措,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管理要实现高效、快捷、信息的快速传递与更新是不可或缺的。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和管理须注意:第一,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保持良好运行,更新至先进水平;第二,信息传递和使用的安全;第三,信息系统倘若出现严重问题时的应对方案的预备。这三点可以使企业在内控管理方式和手段上保持先进、高效与安全,同时通过预设的方案应对可能面临的风险,从而做到采用现代化手段管理和发展企业。

(七)监督控制

监督是指对上述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的监督活动。这一核心内部控制需要做好:第一,对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的执行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第二,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执行不合理之处向审计委员会等类似机构及时汇报并积极研究改善的途径,做好制度的修补和改进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5)

2.白华,高立.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个悖论[J].会计研究,2011,(3)

作者简介:

吕B,女,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会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审计与内部控制。

陈汉文,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审计与内部控制,资本市场会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