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最苦不过熬清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最苦不过熬清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第一次体会到何为“最苦不过清静”,还是多年前看到的一篇苗野对窦唯的访谈。那时的窦唯已经淡出主流歌坛多时,潜心于即兴音乐创作,深居简出,生活清贫。最常去的地方是后海的一间茶屋,一坐就是一整天,什么也不做。很怪。不过这也仅仅是生活上的清静,最难熬的还是职业带来的。“找不到能够呼应自己的人”,这是艺术创造者们最强烈的孤独。看了纪录片《小可爱与拳击手》与《寻找薇薇安・迈尔》之后更加理解了这种难熬的清静。不断地大量地创作,看不到尽头地挥洒着激情与灵感。生活越过越艰辛,支撑着他们的唯有对艺术的纯粹热爱的一颗初心。

传统艺术的叛逆者

受美国运动绘画与波普艺术的影响,先锋派艺术家筱原有司男于20世纪六十年代在日本成立了“新达达主义”,随后来到纽约寻找新的艺术形式。筱原清晨会步行几个街区到SOHO附近收集被人扔在街上的废弃硬纸板,用以完成他的雕塑作品。当时媒体对他的评价是――他是纽约最有名的最穷的也是最努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被MOMA和古根汉姆艺术馆收藏,他的名字出现在2006年每日艺术奖的名单上。如果对每日艺术奖感到陌生,但你一定听说过谷崎涸一郎、三岛由纪夫、市川昆、近有隈研吾、村上龙。他们也都曾登上过这个名单,细江英公甚至还要比筱原晚一年。

从所获荣誉上看,筱原也是一位成功的艺术家了。但贫穷仍然困扰着他,他还是会因为付不起房租而发愁,甚至贱卖自己的作品。拖着装满作品的大行李出门寻找买家,为了节省车费去乘坐地铁,回家后自豪地对同为艺术家的妻子乃梨子说他这一趟节省了50美金。这些细节都带来了强大的移情作用,作为观影者,也十分迫切地希望有人快快买走筱原的画作,从而解决他的燃眉之急。

筱原与乃梨子相恋时乃梨子只有十九岁,而筱原却已经四十岁了。乃梨子崇拜筱原,认为他是诚实单纯的男人。她丢掉了富家千金的身份与筱原过起了朝不倮夕的艺术家生活,一晃就是四十年。影片的镜头语言极其细腻地展现了这对艺术家夫妇的生活与爱情。独白与旧影像穿插其中。时光交错之间,当年的妙龄少女现如今已是满头白发。此时乃梨子会抱怨筱原年轻时酗酒误事、年迈时吃相难看,偶尔还会趁机挖苦他“这幅画得不怎么样”。但是在乃梨子的绘画作品《小可爱与比利》中,又充满了深情与感伤地描绘着她与筱原的爱情点滴。乃梨子说,是生活的艰辛成就了现在的她。就算要重新来过,她也会义无反顾。

在看到一段旧影像时,年轻的筱原在酒桌上放声大哭:“我一直那么相信我所选择的职业,这就是为什么我还要坚持!但这一切真的太艰难了,我太异想天开了,现在我一贫如洗,什么都没有。你们看,如今我们已经被所谓的艺术折磨成了这个模样!”筱原哭喊着用拳头猛地砸向桌面,朋友们唯有抱住他才能使他不再伤害自己。如今这些迷茫已成往事,筱原与妻子又坚持走过了四十载的艺术生涯。八十岁的筱原依然充满了创作的激情,像二十岁的愤怒青年一般挥舞着沾满了颜料的拳击手套击打着画布。

筱原的一位朋友曾对他讲过,总有一天,那个充满了希望的清晨会来临。我们要精神满满地追寻我们的梦想。可惜现在,他已经死了。在追求艺术这条路上筱原的这位朋友是不幸的,他始终没能等到没那个充满希望的清晨。但相信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也是痛并快乐,幸福满满。

伟大的隐匿者

发现薇薇安・迈尔无疑是近代摄影史上的巨大惊喜。这位杰出的美国街头摄影师,隐匿在城市之中,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拍摄了大量的动人作品。她才华横溢,却默默无闻地在芝加哥做了四十年的保姆。直至2007年,被芝加哥当地历史学家约翰・马卢夫发现。超过十万张的作品才得以问世。作品先后登上了美国、意大利、阿根廷和英国等地的报纸。2010年迈尔的作品开始在芝加哥进行展出,其本人也被认可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街头摄影师之一。

影片从一个扑朔迷离的状况中展开,约翰在仓库拍卖拍到了一箱子旧物,里面有大量的底片。约翰扫描了部分并将他们放在了网络上,人们热烈的反响促使了约翰把其他箱底片也收集了下来。但是除了知道这些照片的拍摄者叫薇薇安・迈尔,约翰对她一无所知。当谷歌她名字时,却出现了一个讣告。约翰最终在遗物中找到了一个电话号码,打过去才知道迈尔竟然是这家的保姆。就这样约翰走访了几个迈尔工作过的家庭,迈尔的一生在这些人的口中像拼图一样被拼凑了出来。

人们口中的迈尔神秘、古怪、内向,总是孤家寡人。没有家人,也没有爱人和孩子。但绝不会想到她是一个会摄影的人,即使她脖子上总是挂着一台双镜头禄莱相机。随着采访的增多,还是会发现迈尔除了做保姆的本职工作以外,几乎所有时间都游走在芝加哥和纽约的街头进行摄影。保姆的身份为她提供的不仅仅是食宿,还有更加灵活的时间。有时甚至还在工作期间,迈尔带着雇主家的小孩子就涌进了人群之中。在1959年与1960年之间,迈尔用她做保姆时期的所有的积蓄完成了一次环球之旅,其中包括洛杉矶及美国西南、菲律宾马尼拉、泰国曼谷、埃及、意大利和中国北京。这是几近痴迷的摄影热情与执着。

这样一个在生活中不合群的迈尔,出现在街头时却是一个合群的摄影师。当她穿梭于街头,她便融入其中,像一双隐形的眼睛,捕捉着街头人们的瞬息万变。她的作品温情、悲悯、幽默,充满了自由情怀。也许是时势造英雄,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物质追求空前繁荣,这为迈尔提供了大量的良好素材。她用她天才的敏锐将那些闪耀的瞬间记录在胶片上,阅读她的照片,就像是在阅读20世纪中叶的美国,优美,绵长。

晚年的迈尔生活十分窘迫,有时她会出现在垃圾回收站翻垃圾。当有路人问她是否需要帮助或者食物时,自尊心会让迈尔朝着路人大吼。住在她周围的邻居回忆起她时,谁都没有想到她会是一名伟大的艺术家,而又会去垃圾回收站,会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吃着没有加热过的罐装食物。真是让人感伤,这不该是一位伟大艺术家应有的待遇。

最终,迈尔还是迎来了她的时代,虽然此时的她已与世长辞。但她的名字已深深地刻在了摄影史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