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梅山文化与湘潭戏剧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梅山文化在湘潭农村流传甚广,它与梅山教、梅山神话紧密相联。在佛、道、耶稣等的信仰中,梅山教占有一定的地位。笔者就湘潭范围内进行调查了解,它为湘潭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湘潭农村大都属丘陵山地。用现在的话说是人杰地灵,伟人故里,人文之盛,蔚为大观。然而过去,经济落后,交通闭塞。这里沿袭梅山教的巫师就有三十多个,对人们生活中的疾病产生很大的影响。诸如病人烧热久而不退,上呕下泄,认为是犯了煞、中了邪。首先便是请师公“敬老爷”,跳大绳,鸣金击鼓,念咒语。后来师公子觉得单调,便自创情景短剧,充实内容,使人更能接受且好看。如给病人退热时,就出现梅山龙树王等戏剧角色,又念又唱。剧目名《梅山龙树王化甘露》。唱词云:
“奉请梅山龙树王,
威风凛凛下坛场。
一更时候下冷露,
二更时候下浓霜。
三更时候下大雪,
四更雪上又加霜。
五更金鸡来报晓,
山中树木响叮当。……
收取雪霜化甘露,
患者xx身前邪热快快降。……”
念唱毕,化装成“雪”、“霜”、“露”等角色的人手执讳符的法水兹肟谥校同时使劲喷洒在病人面部,角色为之手舞足蹈,最后大喝一声,一跺脚,算了事。就像过去的巫戏。
孕妇怀上小孩,为防止以后难产,不被“血糊鬼”所缠,也要请梅山师公唱戏、立禁。剧目名《九井收魔》。
师公子手执佛帚挥舞,念唱:
“弟子立起阴案一所,阳案一所。
阴取阴井,阳取阳井。
一连九井,收罗妖魔。”
立禁词云:
“此钵不是非凡之钵,
化为大小金刀一箩。
杀开三元殿,
大小金刀拒妖魔。……”
又如驱邪退煞先化“五雷起火”、“三孟火”的符入一碗法水中。
其剧名《梅山退煞》。唱词云:
“东方青面雷王降吾水中,
南方赤面雷王降吾水中,
西方白面雷王降吾水中,
北方黑面雷王降吾水中,
中央黄面雷王降吾水中,
上烧三十三天,
下烧一十八重地狱。
上不烧天,下不烧地。
诸等枉死鬼祟妖邪,
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烧退古坟古庙枉死邪精。”
梅山教亦有与道教相同之处,如道教中的开光和安神等,梅山教中亦有,不同的是,梅山教有情景剧的表演,唱念结合。唱以花石调为主。这与湘潭独有的花鼓坐唱和湘潭地花鼓极为相似。
以上这些均与驱邪除魔有关。但梅山文化在湘潭生产中的作用也不能低估。这也正是它与其它教派完全不相同的地方。梅山人因其地理因素的局限,大都以渔猎生产为主。由此他们根据渔猎的生产特点,编创出一些地花鼓,如《猎兔遇仙》、《神网捉河妖》等。养鸭技术是梅山人的一大特点,湘潭人就接受了梅山人的养鸭经验,然则这一经验与现在的科学养殖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带有梅山文化神秘的色彩。据说湘潭人原来赶鸭子,有鸭子乱跑到田里擂死禾苗,后来梅山人介绍一种经验,就是必须要在农历五月初五日晚上偷别人竹山里的竹竿,而且请几个人来骂,骂得越狠越好,请几个人扮成鸭子,在骂声中乖乖地听话,随着竹竿排队走路,方可收场。这种方式也近似乎现在所说的情景剧。
正因为梅山人有创造情景剧的特点,湘潭人都称为梅山文化。这种梅山文化,对湘潭戏剧影响深远。如湘潭很有影响的《捉蝴蝶》就是根据梅山人创造的情景剧演变而来。梅山人的《捉蝴蝶》,反应的是除蝶妖,而现在的《捉蝴蝶》是载歌载舞,反应的是一种生活情趣。另湘潭有名的花鼓小戏《蔡坤山犁田》,也是受梅山人创作的《赖梅三耕田》的影响,赖梅三耕田十分辛苦,婆娘送饭途中遇上神仙乞讨,婆娘施饭给神仙,被丈夫发现,遭到丈夫赖梅三的毒打,神仙见状,忙用手一指,鞭子不但打不痛婆娘,反而鞭鞭都抽在自己身上……这下赖梅三知道遇到了神仙,忙顶礼膜拜,恳求神仙饶恕,神仙于是赐予打牛鞭,打牛鞭一挥,牛特别有劲,半天就可完成几天才能犁完的地。这个故事虽说与现在舞台演出的《蔡坤山犁田》大相竞庭,但不能说完全没有半点影子。
但也有人说,梅山师公来到湘潭,是与湘潭文化融会贯通,是受湘潭地花鼓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并非是梅山文化影响了湘潭戏剧的发展。不管谁影响了谁,但两种文化的融合,这是不争的事实,对湘潭戏剧的影响与发展,应该说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湘潭市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