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盖比亚族的叫魂仪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盖比亚族的叫魂仪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拉丁美洲是一片神奇而又富饶的土地。雄伟壮丽的安第斯山脉、丛林密布的亚马逊大盆地、广阔无垠的秘鲁沙漠孕育了绮丽多姿的风土人情;原始的印第安雕刻、诡异的盖丘亚建筑、热情豪放的探戈融成了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在种种拉美文化中,既有“华尔兹”、“梅伦格”那样的现代文明,也不乏神秘莫测的原始的土著艺术。其中拉丁美洲盖丘亚族的一个具有明显土著文化特色的“叫魂仪式,就可稍稍领略拉美独特的文化瑰宝。

盖丘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拉美土著民族。他们的语言、服饰、仪式乃至音乐文化具有千百年历史。与其他拉美土著民族一样,由于医疗与卫生条件极不理想,盖丘亚人(特别是老人与新生儿)经常患染疫病。故相应的病死率亦高,才使“叫魂仪式”这一独特的传统丧葬文化得以保存。每当族里有人去世的时候,乐师与族人便会齐聚灵台。当夜幕降临,在朦胧烛光的照耀下,持续一夜的叫魂仪式便开始了。

仪式是在乐师的安魂曲中开始的,在盖丘亚的传说中,死者的灵台下隐藏着可怕魔鬼,他们会使死者迷失方向,陷入地狱泥沼之中。而由竖琴演奏的安魂曲可以为死者驱走魔鬼,从而带领他们走入天堂。因此,在每一次的“叫魂”仪式中,“安魂曲”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昏暗的烛光下,安魂曲亲切柔美的音色,婉如流水的旋律,无疑是对死者与家属的心灵慰籍。

一曲终了,当人们还沉浸于竖琴那晶莹婉约的音色而无法自拔时,气氛却突然骤变。随着一段激情的鼓声,一种名叫“圣胡安”的盖丘亚传统歌舞开始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圣胡安”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哀乐,而是节奏欢快畅爽的节日专用歌舞。只见全体族人围成一圈,欢歌劲舞,并不时用近乎连贯的唧喳声为自己的舞蹈伴奏。为了提高大家的兴致,男主人还会奉上一种由甘蔗汁酿成的酒浆来为大家助兴。真是纵情欢闹,笑声不绝,气氛热烈,简直如同一场节日的盛会。

这种欢乐的气氛大概进行了一个小时后,随着安魂曲的再次响起,人们又会进入一种悲痛的状态之中,尸体被从灵台上抬下,放入棺木。死者的亲属将一个花环带在亡人的头上,并将一束束鲜花放在他的身旁。然后,安魂曲骤停,亲人们的哭声响起。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亲属在大放悲声之时竟然还要哭出一定的旋律!尤其要严格遵守安魂曲的主调:D-C-A(D调的8、5、7音阶)。这种哭泣与其说是一种悲声,真不如说是一种歌声。能在如此悲伤的情绪下哭出“歌曲”,盖丘亚人的精神状态与音乐修养真是让人匪夷所思。不仅如此,哭着哭着,死者的亲属还会忽然跳起舞来,并大声喊叫:“Shinlli shinlli bailapankich' kumarigukuna! ”(盖丘亚语,意为“同胞们,好好跳吧!”)于是人群骤然沸腾,又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大约到了凌晨五点左右,欢舞了一夜的族人稍感疲惫,主人便会奉上一顿由土豆做成的早饭共同分享。然后随着太阳的升起,在“……sacando para afuera”(盖丘亚语,意为:再见)的喊叫声中,棺木被抬到室外。亲人们最后抚摸了死者的脸和身体,并唱起哀歌,向死去的亲人作最后的告别。而乐师也会抚起竖琴,与哀歌相随。在哀唱中,棺盖被牢牢钉住,抬向公墓,填土下葬。乐师与家人会一直守在墓旁,直到夜幕重新降临。

结束了对拉美“叫魂”仪式的匆匆巡礼,我们不禁会萌生疑问:为什么在这个“叫魂”丧礼中,死者的家属与族人有时会不悲反喜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拉美人的宗教观念了。在拉美人怀有的独特信仰中,每一个死去的人都会变成了守护神明的天使,从此不再有饥饿、战争与疾病。因此,对于人们来讲,死亡并不是一件值得哀伤的事。而对于死者亲属来说,他们所需作的,也并不是痛不欲生,而是庆贺欢腾。因此,在这个仪式中,才会出现“悲伤与欢乐同在,哀痛与喜悦同存”的奇异场景。也正因为这些独特的人文特征,“叫魂”才成为盖丘亚民族根深蒂固的传统,成为拉美本土文化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