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性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性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小学作文教学,有很多的理论工作者和一线语文教师在潜心研究它的规律,理论著述是汗牛充栋。然而,理论往往是灰色的,高妙的理论一遇上复杂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或者片面地、机械地套用理论,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的成效便大打折扣。为什么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的成效总是不如人意呢?笔者认为原因很多很复杂。除了理论本身的缺限,除了片面地、机械地套用理论,除了教师自身的写作能力,除了小学作文教学实践本身的复杂性等因素外;还有很多的人,包括教师,包括理论工作者,包括教学效果的评价与检测者,包括领导,包括家长等,在有意无意地拔高小学作文的标准和难度,在有意无意地割裂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联系;而且,很多教师的小学作文教学缺乏科学完整的教学计划,随意性大。如此种种,怎么会有皆大欢喜的结果呢?要使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的成效皆大欢喜、总如人意,笔者认为除了合理评价小学作文教学,除了一线教师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除了一线教师应制订科学完整的教学计划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就是回归“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作文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课程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

(1)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和目标,第一学段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第三学段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积累与习惯方面的内容和目标,第一学段是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第二学段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第三学段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表达技能方面的内容和目标,第一学段是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第二学段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第三学段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4)修改技能方面的内容和目标,第一学段没有要求;第二学段是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第三学段是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小学作文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等基本要求明确之后,要使小学作文教学有序而高效,笔者认为关键是严格把握以下要点。

一、 制订科学完整的、细致可行的教学计划

在具体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综合教师自身情况、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实际、教学设备条件与环境及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制订科学完整的、细致可行的教学计划,并随教学进展和实际,适时合理地调整教学计划,使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有序而高效。

要制订科学完整的、细致可行的教学计划,语文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不仅要明确自己所教年段的教学目标,还要完整认真地阅读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了解自己所教年段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年段之间的关系,清楚地认识到在这个年段学生必须掌握哪些知识,必须培养哪些能力,深入地思考教学中如何达成这些目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将总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即每个学段,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每周每课我们应该怎样教,才能够实现最终目标。这些子目标是围绕总目标确立的,它们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是呈线型而又立体的,不是孤立、点状、无序的。教师只有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地看待作文教学问题,才能做出理性科学的分析与思考,才能使作文教学内容序列化、专题化、科学化。

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和乐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激发其写作兴趣、培养其写作欲望是极为重要的一步。但众所周知并不一定“众所周能”。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和乐趣往往没有落在实处,为让其发挥实效,老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作文很有趣, 让学生喜欢作文;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很有用, 让学生用好作文。《毛诗・大序》云: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一个人只有在“情动于中”时, 才能有欲罢不能的表达欲望。小学生尤其如此, 只有当其作文兴趣被充分激发, 作文成为其内在的表达需要时, 他们才会任自己的感情和想法自然地在笔下流淌。因为他们此时的作文已不是 “奉命而作”, 而是心灵的需要, 是表达、交流的需要。要从学生的作文需要出发,有了需要, 才会有动力, 才会萌生出对作文的喜爱之情, 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其中, 去收获四季的精彩。张志公先生曾说: “写作教学的当务之急, 是应该多练一些实际有用的文章。”就小学生作文而言, 笔者认为, 这“实际有用”除了形式上的实用, 内容上要反映习作者的认识、观点、对周围生活世界的反应之外, 首先应该强调的是作文要从交际的实际需要出发, 并实现小学生利用作文与他人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 要能从作文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本意出发, 在作文之前, 先解决好为什么写的问题; 落实好写给谁看, 与谁交流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与条件, 如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与他人交流,把自己的作文送给最喜欢的 “读者”, 开辟作文交流、评价专栏, 把自己或班级的作文装订成册, 向有关的报刊推荐……学生就能够在大量丰富生动的交流、交际中, 自然地领悟作文的意义, 认识作文的价值, 习得作文的方法。所以, 改革目前的作文教学, 当务之急是要以满足学生作文的需要为原则, 以培植学生作文的信心为关键, 努力解决好使作文有用的问题。唯有如此, 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变得有趣和高效,成为学生语言与精神同步成长的支点。

三、 循序渐进,说读写紧密结合

第一、第二学段的“习作”应该从说一句话―写一句话入手,以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由说一句话―写一句话渐进至说几句话―写几句话,进一步再说一段话―写一段话,并且以模仿为重要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学习和模仿写法。尤其是到中高年级时,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应紧密结合。当然,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各自的课堂教学定位和各自的主要任务。把作文课上成阅读课,不可取;把阅读课上成作文课,也不可取。但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作文教学中体现阅读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例如一位老师上阅读课《少年闰土》时,其中就有这样的教学环节:写人的手法――体会肖像描写,体会动作描写,体会语言描写。这里的“体会”实际就是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就是作文表达技能的理解和学习。

四、科学地训练作文的技巧、技能

习作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写作是一种高层级的语文能力。它们有自身的规律,也有一定的技巧、技能。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认识其自身规律,也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技能。写作规律的认识,技巧、技能的掌握,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的领悟,也必须依靠一定的训练。而作文技巧、技能的训练也正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无疑对学生的写作是有益的。课程标准也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是强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然,我们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绝不仅仅是“作文技巧、技能”的事,更不仅仅是 “写作文 ”时候的事;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写作是一种高层级的综合的语文能力,我们还要努力培养学生非写作状态中的写作意识。这里无需赘言具体的作文技巧、技能训练,但要提醒的是与阅读教学密切结合的技巧、技能的模仿训练和迁移训练是必不可少且成效显著的方式之一。还有,到了中高年级,特别是高年级,应该教给学生一些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这部鸿篇巨制,真可谓“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修改本身也是一种写作,而且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写作,它“力求用尽可能完美的形式去表现构思的成果”。这是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和写作方法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从文章的立意、语言的表达、结构的布局等方面对文章进行反思与重建的过程。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五、 要求适当,综合提高

笔者在前面提到,有人有意无意地拔高小学作文的标准和难度,使小学作文要求中学化,甚至出现了文学化倾向。这是必须坚决反对和纠正的。我们必须回归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还有,我们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绝不仅仅是“作文技巧、技能”的事,更不仅仅是 “写作文 ”时候的事;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写作是一种高层级的综合的语文能力,它需要更多的阅读,更多的积累,更多的思考,更多的见识,更多的综合素养,等等。

例如引导学生丰富积累知识和生活,挖掘作文素材,使作文内容和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现实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因此,我们应该有计划地开发这个源泉,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养一些花草、动物,并养成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勤动脑、勤动手、勤动笔的习惯。也可以组织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将各自收集的素材进行汇编,集思广益,有效地将写作素材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必须制订科学完整的、细致可行的教学计划,必须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和乐趣,必须循序渐进,说读写紧密结合,必须科学地训练作文的技巧、技能,必须让小学作文课堂教学走近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不断在生活中寻找素材、挖掘素材、积累素材,把作文教学和学生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必须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更多的积累,更多的思考,更多的见识。只有这样,学生才易于动笔,才乐于表达;才能让小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才能看到小学生天真烂漫的童心,才能闪现小学生思维灵动的火花,才能综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湖南一师二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