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论麦积山石窟的建筑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论麦积山石窟的建筑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麦积山石窟的洞窟形制中,有一部分是仿照北朝时期的木结构建筑开凿和修建的,是对当时建筑形式的一个直接反映,对了解北朝建筑史有重要价值。另外,在洞窟壁画中也有单体建筑和建筑群的反映,如城池、民居等,都是非常珍贵的研究资料。本文分门别类地对这些建筑以及其与世俗建筑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麦积山;石窟建筑;木结构建筑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6-0084-02

石窟艺术是集雕塑、壁画、建筑为一体的艺术,其中雕塑和壁画是宣扬佛教的直观形象,而洞窟建筑则是雕塑和壁画的载体。和其他的佛教艺术一样,洞窟建筑也同样经历了一个从印度建筑形式到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的演变过程,在中国建筑史的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中,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的数百年间没有建筑实物和图像遗留,是一个空白阶段。而这一时期开凿的石窟中,无论洞窟形式或洞窟内部的壁画有许多建筑形象,这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十分珍贵的资料,所以,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就对此作出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是“为中国建筑史填补空白的一章”。而麦积山石窟中的建筑形象,是其他石窟所不可替代的。

麦积山石窟最早出现的仿木构建筑形式的洞窟是在北魏时期,如第15、28、30、49等窟,这些洞窟的外观或内部结构仿照木构建筑形象雕凿,有柱、斗拱、檐、椽、枋、屋面等,俨然是一个在崖壁上开凿的楼阁,故称之为崖阁。这种做法使洞窟最大程度地接近中国传统建筑形象,利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

第28窟和30窟位于东崖的最下端,外观均为三间四柱、庑殿顶的建筑形象。檐柱为八角形,上下有收分,柱下有覆盆柱础,柱头上有斗,斗上承阑额和大梁,阑额上有垫板、撩檐枋,撩檐枋上承托水平出挑的檐椽,屋面上雕出整齐的瓦垄以及正脊、角脊,在正脊两端雕有高耸的鸱尾。

第49窟位于中区的最下端,原外观形制亦为三间四柱、庑殿顶的建筑形式,但中间的两根檐柱已在地震中坍塌,仅存东、西两侧靠近山体的两根檐柱。断面为圆形,表面有凸起的圆棱,柱头上有栌斗,斗上直接承檐檩,檩上有水平挑出的檐椽,屋面部分和第28、30窟相同,有瓦垄以及正脊、角脊、鸱尾的形象,但是在正脊、角脊上雕出多道的水平线,更直接和明显地表现出叠瓦脊的形象。

以上所述的北魏时期的几座崖阁,其建筑风格明显地继承了汉代北方建筑质朴、沉稳、浑厚、雄伟的风格。而第49窟的建筑形象和第28、30窟不同,屋面的脊线和鸱尾显得柔和、饱满,特别是柱身纤细、挺拔、圆润,使建筑呈现出挺拔、秀丽的风格,这应该是接受了同时期四川地区建筑风格的影响。

第43窟是西魏时期文帝皇后乙弗氏的墓窟,史称寂陵。其外观形象及基本结构和前述28和30窟基本相同,但是细部装饰却明显地和其他洞窟不同,在栌斗外表面上用泥塑出一个线条丰富、造型饱满的火焰宝珠,下有莲瓣衬托;在其上方又有三个略小的火焰宝珠,其间又以花茎相连,在外观上形成了一组别致的斗拱形象。以佛教图案来对建筑进行装饰,并且和斗拱极为和谐地融和在一起,是当时工匠突破性的创举。

第4窟位于东崖的最高处,是北周时期的秦州大都督李充信开凿的一个大型洞窟,也是麦积山石窟最为宏伟壮观的一个洞窟。南北朝时期的大文学家庾信曾为这个洞窟作《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七佛阁铭并序》,对其大加赞叹,辞藻华丽、神采飞扬。此窟也就成为中国石窟中惟一一个由大文学家作铭文的洞窟。

第4窟的外观形象为七间八柱、庑殿顶的大型建筑,通面阔31米,进深13米,通高15米。中间的六根石柱及部分地面和屋顶已经在地震中坍塌,但东、西两侧靠近山体的两根石柱保存完好,柱后有廊,廊后为一字排开的七间依照帐的形式开凿的大龛。整个建筑规模宏大,会人叹为观止。

其檐柱为八角形,上有栌斗,栌斗承托阑额和梁头;斗之上有替木和檐檩,其上为檐椽。屋顶部分有瓦垄、正脊、角脊等,在正脊两端有高耸的鸱尾;在廊顶部有方格状的天花板,内绘色彩绚丽的壁画。廊后是七间四角攒尖式佛帐,帐的内外装饰极为华丽,有帐幔、山花蕉叶、莲花、火焰宝珠、龙首、凤首、象首、流苏等。整个洞窟的雕凿精工细致、比例准确,是这一时期大型石作建筑工程的代表之作。正脊、角脊柔和舒展,正脊略有升起,角脊带有起翘,鸱尾饱满圆润,和正脊、角脊浑然一体,使整个建筑有一种成熟、圆润的风格。这种建筑风格在建筑发展是上承秦汉浑厚雄伟气势,下启隋唐严整明朗风格,是承上启下的一种建筑风格。

第3窟是第4窟东侧下方的一个水平长廊,在其顶部凿成两坡廊内部的形式,有月梁、脊檩、檐檩、坨墩、檐椽等形象,外侧已部分坍塌,内侧保存完好,通长37米,是全国石窟中惟一的一个长廊式洞窟,真实地反映了北朝时期的长廊形式和构造。

第5窟为隋代洞窟,面阔为三间四柱,后有三龛,现窟前的四柱及一部分窟顶已经坍塌,仅存东侧檐柱的上半截和明间及东侧次间的窟顶部分。檐柱截面为矩形,柱头有大斗,其上承一斗三升斗拱和挑尖梁头;在柱头之间有阑额相连,阑额上有曲脚人字拱。在诸小斗之上为通长的替木和撩檐枋,未雕出屋面的形象。这在建筑结构的演变中是一个重要的洞窟,其额枋是在各个柱头之间,而在此之前是位于柱头之上;这种改变使木结构梁架的最基础部分――柱与柱之间有了直接的联系,梁架的整体稳定性大为提高。秦汉以来所一直沿用的纵向受力梁架到此转变为横向受力梁架,这是一个很大的技术进步,标志着中国木结构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自汉代初步形成以来,到隋代已经完全发展成熟。这一进步为大体量、大空间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技术条件,隋唐时期大进深、大跨度的大型宫殿就是以这一技术的成熟为前提的。

为了更好地反映佛经内容、更具体直观地表现故事场景,以达到劝化人伦的目的,壁画中便出现了许多建筑形象。

第127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一个平面横长方形的洞窟,窟内四壁和顶部都绘满壁画,东壁上披为表现舍身饲虎中“回宫报信”情节而绘制的一古代城池。城为方形,有内、外两重,即外城和宫城,城墙用砖包砌,每面开一门,在门墩之上建三层庑殿顶的城门楼。在城门的两侧各有一个突出城墙之外的方墩,其上建高三层的方形建筑;再向外,则为一对二重子母城阙,整个阙身自上而下呈曲线收分,造型挺拔;在母阙上建三层的阙楼。在城墙的转角处有一突出城墙之外的方墩,上有三层角楼。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在城内建一大殿,周围有宫墙围绕,宫墙上有覆瓦的屋面,在和城门相对的位置有一和城门及门楼体量、形式相同的宫门;城门、宫门、大殿在一条中轴线上;在宫墙的东西两侧则没有城门墩,直接在墙体上开面阔三间的宫门。

宫城中的大殿由两个前后紧密相连的殿组成,两个庑殿顶式屋面覆盖着一个建筑空间,其中间的两个屋面的雨水共用一个排水管,这个排水管在古籍中称为C,这种建筑形式也因此称为对C。当时受建筑技术的限制,尚不能建造大跨度、大空间的宫殿建筑,就利用小空间的木结构技术来建造大空间的殿堂建筑,是中国古代工匠在建造大空间建筑的方面的一种成功的探索。此处的对C形象是此种建筑形式最早、最直观、最完整的形象,也是早期惟一可见的对C形象。

这幅壁画是麦积山石窟最为珍贵的一幅建筑画。首先,从绘画技巧上说,这幅壁画利用界尺、采用等角透视的画法,清楚地表现了一座古代城池的建筑形体和空间关系,在界画技巧和透视技法的掌握上都远胜于同期的其他建筑绘画。其次,从绘画所表现出的建筑内容看,所画的是南北朝期间最为完整的城池宫殿形象,把总体建筑布局和具体的建筑形象描绘得一览无余,这是国内目前资料所见到的惟一完整的古代城池形象,和史籍中所记载的北魏都城洛阳城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有可能是对洛阳城的描摹。

窟内前壁还绘有宫殿一所和民居两所。宫殿由门、围墙、大殿组成,大殿屋顶仍为单檐庑殿顶形象。值得注意的是,殿前有并列的两道台阶,此处的双阶是北朝时期惟一可见的直观图像资料。从两所居民建筑的布局、人物形象、绘画的表达方式等可以看出,一所是普通的民居,而另一所是比较高级的住宅。普通民居结构均为穿斗式、悬山顶、屋面覆茅草,在绘画笔法上也比较随意。而高级住宅绘画笔法上严谨、细致,随类赋色;院内有厢房、正房、后房等,屋顶形式均为悬山顶,其间的人物服饰也和前者有明显不同。可以看出,两所民居在建筑布局、建筑材料等各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差异。

第140窟开凿于北魏时期,在其西壁绘有一幅庭院图,以界画的技法绘制。四周有围墙,院内部有两座房屋,均为歇山顶屋面,正脊、垂脊、戗脊、叉手、悬鱼等都表现得很细致,线条工整细密,绘画技法娴熟,在同时期的其他壁画作品中尚未发现可和其媲美的作品,是我国早期界画中的杰作。

麦积山石窟壁画和崖阁所表现出的建筑形象,无论是其涵盖的时代(北魏至隋),或是反映的建筑布局、结构形式(抬梁式、穿斗式)、建筑类型(城池、宫殿、民居、长廊、阙)、细部构造、屋顶形式(庑殿、歇山、悬山)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足可以填补北朝时期建筑史的空白,这是其他地区的各类建筑图像所不可比拟和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