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神话的起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神话的起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神话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给后世的文学创作、历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本文从分析《楚辞・天问》开篇的六个问题入手,简要论述了神话的早期起源,神话与上古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了文字产生前后时期,神话的记录与传播途径。总结了神话所保存的材料对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神话;起源 ;上古社会生活

中图分类号:I2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5-0059-01

一、神话的起源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有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请问:世界之初的情形是谁传述下来的?天地是如何形成的?谁又能分辨昼夜未分时的混沌世界呢?谁能认识宇宙盛大恍惚的气象?谁能分明昼夜交替的原因呢?阴阳相合化为万物的本源又是什么?

《天问》开篇的六个问题反映的正是人类之初在面对茫茫然大千世界时对天地万象如何而来的困惑与思考,从中可以看出人类最初的神话正是来自对于天地万物,各种自然现象的不解与恐惧。文明历史开端之时的原始人,生产力极端低下,认识自然和抗御各种自然侵袭的能力很弱。高山大川,香花美草,清泉甘露,鲜果美味等等不知从何而来;风雨雷电,森林大火,地动洪水,猛兽巨蟒等等威胁者人类的生存。于是原始的人就把这些或美丽或恐怖的东西赋予灵魂,被认为是万物之灵,被当做神来崇拜。这些神有很多民族都崇拜的太阳、月亮、火、水,大山等,也有各地区独有的某种动物或植物。甚至有些在今天看来很不可思议,在古埃及,圣甲虫(埃及语读作heper)被人们当神来尊崇。圣甲虫其实就是蜣螂,也就是通常说的屎壳郎。文明稍有进步,人们对部分自然现象有一定了解后,原始人创造出了超自然的神,这个神创造了世间万物,比如我国的开天辟地,化作万物;西伯利亚地区的恩加纳桑人的天帝焦伊巴――恩果,创造了陆地和人类。这些最初的自然神、超自然神和原始的巫术相辅相依,成为了原始的宗教。正是这些原始神话与原始宗教成为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肇始之一。

“在本质上神话也和别的艺术一样,是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的,是产生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一种作为观念的艺术形态。”袁珂先生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对神话源于社会生活做了概念性的总结。具体来讲,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人类进入氏族社会。神话由最初的自然神崇拜和抽象超自然神崇拜,发展到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的神话传说或者将英雄人物神化。

《神秘的萨满世界》一书中描述了满族的一个神话传说:少年英雄托阿从天火库盗来一葫芦火种,他把石块凿出洞,然后把火种一一装入石块,带回人间,并告诉人们用碰磕石块的方法从中取火。就这样,人间有了火种。从此,人们祀托阿为火神。钻木取火和燧石相互撞击起火,是人类最早的人工取火方式。我们由此可以推断:满族人民最早用燧石相互撞击取得了最早的人工火种,少年英雄托阿发现了这一方法。处于原始社会的满族人民就把他们掌握人工取火的过程演绎成神话,托阿这个改善人们生活的劳动英雄,受到人们无比的崇敬,被尊奉为神。

二、神话的起源与上古社会生活

人类文明的早期并不注重历史的记录。虽然人类在文明早期已经掌握了一些利用自然资源和工具去改善自己生活的方法,但物质产品贫乏,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等是人们的生存异常艰苦,无暇顾及历史的记录。“因为初期文字的寡少,不惟无法普遍行使,就是拿他写一篇简单的文章,记录社会内经过的巨大事变也很不够,”早期象形文字字数少,笔画繁多,书写不规范,无法普遍使用,文明早期的历史也就无法准确的被记录。

英雄人物和氏族原始人类生活的演绎,是神话的两个主要来源,为我们保留了人类文明早期历史的面影,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被保留下来。后来文字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可以较为精确的描绘神话的内容,经过文学家、史家们的整理保留至今。例如,《诗・大雅・生民》记录的就是周人先祖后稷的神话传说。“实方实苞,实种实,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反映了周人是一个较早从事农业生产的民族。神话的内容经过文人的加工成为了诗歌,而这篇神话色彩浓重的诗歌成了现在研究分析周人早期生活的重要资料。

三、结论

原始人对于自然现象最初是不解和恐惧,进而有了思考和膜拜,受到当时生产和科技水平的影响,自然界中的各种元素被人们赋予了超出常人的神格力量,逐步系统化,成了最早的神话。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英雄人物和氏族生活成了神话的另一个来源。文字产生之前或文字体系尚不完善之时,神话是靠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随着文字发展,神话经过文人的加工,被写进了诗歌等文学作品中,保存至今。神话为我们保存了人类之初到氏族社会末期人类社会生活的面影。为今天的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参考文献:

[1]屈原.楚辞[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