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子》对“道”之“体”及其“用”之原则的阐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子》对“道”之“体”及其“用”之原则的阐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关于老子其人及其书的问题至今仍是一个谜团,本文依据通行本《老子》(即王弼注),首先对《老子》中“道”一词的内涵进行分析梳理,说明了“道”的基本含义,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对《老子》关于“道”的应用原则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老子; 道 ;自然无为 ;柔弱不争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304-02

一、 老子其人及其书

道家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由于文献记载的混乱与缺失,关于该学派创始人老子及其书的问题,早在西汉初年就存在着许多疑团。司马迁《老子韩非列传》里提到三个人,即老聃,老莱子和周太史儋,司马迁对老聃的介绍较为详尽,据《史记》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历乡曲仁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1且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关于老莱子与太史儋,《史记》记载,“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也莫知其然否。”2

关于老子其书,司马迁说:“老子修道德,其实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隧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及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莫知其所终。”3一般认为,魏晋后通行的《老子》已不是《老子》的原始之文本。

数千年来,关于老子其人及其书的各种争论一直存在,且各种学说均没有充分的依据,直到最近考古学的发现才使这一问题有望获得解决。1978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幕出土了甲、乙 两种帛书本《老子》。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了竹简本《老子》,据考证它大概写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尽管仍无法判定确切的时间,但可以肯定《老子》成书于春秋晚期与战国前期这一段时间,由此,可以认为老子就是老聃。

老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巨大,长远且多方面的,与帛书本相比,其竹简本更值得我们重视,尽管如此,当前学术界对郭店《老子》仍有很多的问题有待讨论与解决。因此,本文在浅述《老子》对“道”之体用的阐述时,仍征引与竹简本及帛本书有差异的通行本《老子》(即王弼 注本),毕竟,影响中国思想文化的老子思想是该文本。

二、 《老子》对“道”之体的阐释

在迄今出土的甲骨文中尚未发现“道”字,在金文中,“道”的原形一般是“行”字中间夹一个“首”字,在郭店楚幕出土竹简《老子》中,“道”字是“行”字中间夹一个“人”,其字形都是人在路上行走,其意义即如《说文》所谓:“所行道也”4也就是说,“道”即道路。之后“道”才引申为规律、道理等意,才有哲学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老子将“道”提升为最高哲学范畴,并以“道”为其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

关于“道”老子开篇即向人们说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无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以下只指明章数)。

在此,老子首先指出“道”是不可道不可名的,因“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5故“道”是无形无名的。老子进一步说“道”是“无地之始”“万物之母”,因凡有皆开始于无,故无形未名之时,即为万物之始。可见,天地万物均为“道”所出,所以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分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第二十五章》。)

道“混然不可得,而知万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也”,其“无形体也,无物之匹,故曰独立也,返化终始,不失其常,故曰不改也”,其“周行无所不至,而免始,能生全大形也,故可以为天下母也”,其“混成无形不可得而定,故曰不知其名也”,故“取其可言之称最大者,字之曰道,“责其字定之所由,则系于大,大有系,则必有分,有分则失其极 ,故曰强为之名曰大”。6简言之,“道”无形无象却创生万物,为万物之母,它自身独立,无对待,否则就为有限之物,从而无法作为万物之本。

因“道”无形无象,便不能为人们的感官所直接把握: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视其后。(《第十四章》)

道“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不得而知,更以我耳目 体不知为名,故不可致诘,混而为一也”7,故“道”不可名,故“道常无名。”“道隐无名。”

“道”虽无名,无法把握,却有其实在性: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一章》)

“恍惚,无形不系之叹。”“以无形始,物不系成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也。”“窈冥,深运之叹,深运不可得而见,然而万物由之其可得见,以定其真,故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也。”“信,信验也。物反窈冥则真精之极得,万物之性定,故曰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也。”8

可见,“道”虽无形无名,恍恍惚惚,但“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王弼对此曾说,“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无不见形。”9

正由于此,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四章》)

“道”虽似虚空,却可以容纳一切,用之不会穷满,它深广而是万物之生的本原,“锐挫而无损,纷解而不劳,和光而不淤 其体,同尘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乎?地守其形,德不能过其载,天慊其象,德不能过其覆,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10

三、 《老子》对“道”之“用”其原则的阐释

老子以“道”为核心的思想想体系,主要为了解决社会和人生的问题,在他看来,“道”之用,其原则主要为自然无为,柔弱不争,致虚守静。

(一) 自然无为

老子说:“道法自然。”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为。”“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无为即不忘为,由此老子主张“自然无为”即自然而然,依顺其本性自由发展,不妄加干涉,从而“无不治也”。

他说: “无为则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四十八章》)“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而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

“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则必败,“物有往来而执之”则必失。11所以有为则有失,治国,修身应无为、无事于事,一切因顺自然,对事情不妄加干涉,则无不为,无不治矣。

(二) 柔弱不争

老子认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又:“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且“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七十六章》)

水性至柔,却可以攻坚,所谓“滴水穿石”是也;人活之时,身体是柔软的,至死后,尸体即为僵硬的;草木生长时,枝叶柔脆,死后却成为枯槁,可见,柔弱代表生机,柔弱胜刚强。

故“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柔胜胜刚强”(《第三十六章》)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二章》)

(三) 致虚守静

虚、静皆为“道”的特征,“道”之虚如“囊a”之空洞无为,虚状之物必呈现“静”的状态,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

因此,“道”的应用就应当尊循“虚”,“静”原则: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

“道”创生万物,万物最终还要复归于“道”,对万物而言,归于“道”,即“归根”,“复命”,这是万物的最终归宿,知此法则,就叫做明,否则,不了解这一法则,并且胡作妄为,就会很危险,因此,人生的目的也就在于“归根”,“复命”,与“道”合一。而达于“道”的途径,就是“致虚极,守静笃”,即“致虚物之极,笃守静物之真正也”,12使内心清静,虚寂达于极点,使心灵不受任何干扰和染污,这样,就能达到与“道”玄同的境地。

“虚静”必表现为无为无欲,以虚静治国,修身即可“无为而无不为”。

结 语

老子思想广博而渊深,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极大,本文只是浅显地阐述了其中对“道”之“体”及其“用”之原则的说明,若能持一点于日常生活中认真践行,必终身受益。

おげ慰嘉南祝

[1]《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2]同上.

[3]同上.

[4][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2页.

[8]《老子道德经》,王弼注,转引自《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96年,第1页.

[6]同上,第14页.

[7]同上,第10页.

[8]同上,第12页.

[9]同上,第8页.

[10]同上,第4页.

[11]同上,第17页.

[12]同上,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