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修辞格的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修辞格的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传统修辞学对修辞格的研究,关注的重点主要在对修辞的归纳、分类和总结,而对修辞格作为一个整体及其特点的研究相对来说显得有些薄弱。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语料进行分析,认为修辞格具有变异性、稳定性、切境性、认知性等特点。

关键词:辞格;语境;认知

中图分类号:H109.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126-02

辞格,又称为修辞格,是修辞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修辞学这门学科建立的基础。王希杰先生就说了:“把修辞格当作修辞学的中心的组成部分,这不但是修辞学的传统,也是深入人心的一种观念。”①虽然如此,人们对于辞格作为一个整体的特点的认识却并不深刻,或者说没有达成一种广泛的认同。因此,本文想就这个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辞格的定义

虽说辞格是修辞学研究的中心部分,但是要给辞格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还是比较困难的。什么是辞格?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难以找到满意的答案。

唐钺先生的《修辞格》是我国最早讲述修辞格的著作,此书给修辞格下的定义是这样的:“凡语文中因为要增大或者确定词句所有效力,不用通常的语气而用变格的语法,这种地方叫做修辞格。”②

陈望道先生则在《修辞学发凡》中说:“把词语运用的可能性发扬张大了,往往可以造成超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而使语辞呈现出一种动人的美丽。在修辞上有这种魅力的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同内容贴切的,其魅力比较地深厚,叫做辞格,也称‘辞藻’;一种是比较同内容疏远的,其魅力也比较肤浅的,叫做‘辞趣’。两种之中,辞藻尤为讲究修辞手法的所重视。”③

林裕文先生在《词汇・语法・修辞》一书给辞格下的定义是:“为了使说话生动有力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④

濮侃先生在《辞格的运用于分析》一文中说:“所谓辞格,这是具有特殊表达效果(或作用)的语言结构格式。”⑤

王希杰先生给辞格的定义则为:“顾名思义它是修辞活动中的一种格式,一种有效地运用语言的手段。”⑥

骆小所先生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得出了自己的定义:“我们认为,修辞格是为了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借助特定的语境,对语言进行特殊运用、具有一定格式的言语形式。”⑦

从以上各位先生对修辞格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修辞格具有变异性的特点;再者,如濮侃、王希杰、骆小所三位先生所认为的那样,修辞格是一种格式,它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此外,辞格的运用与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否与语境相符也决定着它是否属于辞格,所以辞格应有切境性的特点;最后,辞格的使用与人的认知是存在着密切联系的,所以辞格还应有认知性的特点。

二、辞格的特点

(一)变异性

所谓辞格的变异性,就是通过辞格的运用,对常规化使用的语言文字进行一种超常规的使用。我们都知道,修辞是对语言的一种超常规的使用,使语言变得清新脱俗,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修辞的这一特征也就使得辞格具有变异性的特点。

例如,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并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按常理来说,用“浓黑”来形容“悲凉”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但是在这里,这种移就的修辞方式通过对常规语言的变异使用,却使人感到新颖别致而又耐人寻味。我们可以从“浓黑的悲凉”中生动、深刻而又形象地体会到鲁迅先生对当时黑暗社会统治者的痛恨。

再比如刘再复《奋斗之歌》中的一段话:

湍急的河流,扬起它的拳头,为自己开拓着前去的路。它日日夜夜俘虏着那些散乱的、轻浮的沙石,却打不倒扎根于河底、高昂不屈的头颅、屹立在中流的砥柱。

河流怎么会有拳头?怎么可能懂得开拓前去的路?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的作家通过拟人的手法,将河流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人的思想、感情和活动,使得情境交融,写出来的文字充满了抒情的味道,也使得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显得生动活泼起来了。这也是对语言的超常规使用,体现着变异性的特点。

诸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就不赘述了。总的来说,像比喻、拟人、夸张、移就、通感……等辞格都体现着变异性的特点。

(二)稳定性

王希杰先生说:“辞格往往被认为是美化语言和增加表达效果的积极手段,其实它是偏离语言和语用的常规之后历史地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格式。”⑧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辞格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格式,如果不够稳定的话,也难以形成一种格式了。

就像各语言要素一样,辞格也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说比喻,于广元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产生得很早,历代碑人们广为运用,直到今天仍是人们最常用的手法。”⑨

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原始形态的比喻:“王曰乃若。”有人认为,“乃”是本体,“”是喻体,“若”是喻词,比喻的三要素完备。此后比喻被汉族人民长期运用,例如:⑩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史记》)

“新愁知几许?欲似丝千缕。”(秦观《菩萨蛮》)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贯石云《双调・清江引》)

虽说现代比喻的内容更加丰富,形态更加变化多样,但比喻的基本语言结构形式却没有多大,例中的“若”、“如”、“似”等喻词在现代汉语修辞中依旧使用着。

(三)切境性

所谓的切境性就是说辞格的运用必须要与语境相符合,否则就不能算作是对辞格的运用。语境与修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语境制约着修辞的优劣,而有些修辞离开了特定的语境则会使语言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是莫名其妙。

骆小所先生认为:“修辞格的成立和语境有很大的关系,脱离一定的语境,它是不可能成为修辞格的。”例如:

这是一株早已凋谢的桂花。

这句话它只是一句一般的陈述句。但是它在下面的语境当中就不一样了:

香芝如今不同往昔了,她年轻的时候确实很吃香的。没有想到十五年后的今天,我们老同学都说她,这是一株早已凋谢的桂花。

同样的语言单位,由于特定的语境,它却变成了比喻的修辞方式。再比如说:

炊事员同志放弃了春节休假,大年初一专门为我们包饺子,我们都十分感动:这一碗饺子里都浸透着炊事员的心血啊!

这种情况,我们一般来说会使用“包含了……心血”,却不能回说“浸透着……心血”,这很容易让人想到真正的血,加上这里是形容饺子,有谁能吃得下这样的饺子呢?如果我们换一下:

彦虎从父亲粗糙的手中接过那3000元钱,心里感觉沉甸甸的,因为,这里面浸透着父母亲的心血啊!

这这样的语境之下,我们就不会觉得“浸透……心血”会有什么不妥了。同样的句式也从一个病句变成了修辞。

(四)认知性

王希杰先生说:“每一种修辞格其实都是思维的方式,是人们解释和表达世界的一种手段。修辞格也是构思和篇章结构的模式。”伍铁平先生的《修辞学在西方认知语言学中有跃居首位的势头》一文说的是整个修辞学,其实核心部分却正是修辞格。可见,辞格与认知的关系也是极其密切的。

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隐喻是我们用来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它指用一事物暗喻另一事物,是用一个熟悉的概念投射到另一要表达的概念的结果。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隐喻的这两个概念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一点与比喻、比拟等辞格是相对应的。例如: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为什么我们不说“老师是豺狼虎豹”?为什么我们不说“老师是初升的太阳”?原因就在于我们把小孩比喻成祖国的花朵,老师教育小孩就像园丁在浇灌花朵,老师和园丁之间具有相似性,我们常常把老师和园丁联系在一起,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性思维。

转喻理论也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转喻是相近和相关事物间的替代,如局部替代整体,容器替代内容等。我们的辞格其实也常常是转喻的表现。例如:

红领巾朝我们走来。

我们知道,这里用“红领巾”来代小学生,是典型的借代。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红领巾”表达的是“戴着红领巾的人”,因为小学生都佩戴着红领巾,所以人们就将“红领巾”作为一种认知的参照物,使人们将目标与实体概念联系起来。再比如:

鲁迅非常难读。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转喻,句子表达的意思是鲁迅的作品很难读懂。在我们关于鲁迅的概念中,相对于作为作家的鲁迅而言,鲁迅的作品常处于一个次要的地位,属于次认知域,因为我们提到鲁迅的时候,首先想起的是鲁迅这个人。例子中以鲁迅这个人来代替鲁迅的作品,也是一个典型的借代。

类似于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隐喻与修辞中的隐喻是有区别的,认知语言学里的隐喻、转喻只是在词汇层面进行研究,而修辞学中的隐喻则需要放在篇章、句法之中去研究。

总之,我们会发现,很多辞格的运用都是人类认知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认为,辞格是具有认知性特点的。

三、结语

辞格研究是修辞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我们只有对辞格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才能更好地为修辞学研究服务。我们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分析,认为辞格具有变异性、稳定性、切境性和认知性的特点。修辞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辞格的种类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多,有时候也凸显出一种混乱的现象,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对辞格特点的研究来制定一些确定辞格资格的标准,符合标准的,给予其辞格的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则将其开除出辞格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使修辞学健康、良性地发展下去。

注释:

①王希杰.二十世纪汉语辞格研究[J].毕节师专学报,2005(1).

②③④⑤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117-118.

⑥王希杰.二十世纪汉语辞格研究[J].毕节师专学报,2005(1).

⑦骆小所.修辞探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8:64.

⑧王希杰.二十世纪汉语辞格研究[J].毕节师专学报,2005(1).

⑨于广元.汉语修辞格发展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6.

⑩陈炯.论辞格[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1).

参考文献:

[1]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2]骆小所.现代汉语引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