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生的成长需要“零距离”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生的成长需要“零距离”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每看到江苏电视台的《零距离》栏目,就觉得格外亲切。也许正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贴近的缘故吧。由此,我也时时想起我们从事的教学工作。为什么不少学生怕学习,甚至怕上学。我想是不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的距离太远了。久而思之,我想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零距离”。

一、师生之间的关系实现“零距离”

让学生做回学习的主人。一方面,师生之间要建立和谐、平等的朋友关系。教师要走近学生,加入学生的队伍。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里的火药未被点燃,而是要使一切的天赋和才能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我们只有向学生倾注自己的爱,当学生思维活跃,表现突出时,赞许地点点头,会心地微笑;当学生遇到问题、困难、一知半解时,不失时机地接近他,亲切地抚摸一下他的头或肩,都会给他勇气,使他受到一种爱的鼓舞,得到一种情感的体验。

另一方面,要学生亲近你,你就必须先忘了自己的年龄,时刻记得自己是学生的同龄人,心灵深处的想法、认知能力与之一般。要想学生之所想,提学生想提的问题,说他们想听的话,做他们想做的事。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可爱、可亲、可近。他们才会在学习中敢想、敢做、敢说,才能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实现“零距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最终服务于生活。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又特别感兴趣,充满着好奇。作为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合作者、引导者,我们有责任把数学知识引入学生的生活,我们不能简单地教教材,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书本上的一个公式,更不是告诉学生数学的奥秘。如果这样的话,学生会觉得数学枯燥,数学奥秘高不可攀,甚至会觉得数学知识毫无意义。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知识,用数学来实践生活。因此,我们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同时,必须大胆跳出教材,在学生的生活中去寻找某段教材的知识点,实现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零距离”。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课前我先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找一找三角形的实物,或哪里有三角形的图形。课上让学生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三角形的实物,在哪里发现了三角形图形。接着让学生通过观察、用手摸一摸、用脑想一想、用嘴说一说等方法认识了三角形,体会了三角形的特征“稳定性”。最后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用于实践生活。我就地取材,找来了就在教室里的一只已坐不稳的不牢固的方凳,让学生讨论如何把它修好。学生很快想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把数学知识用于生活。学生得到了成功的体验。我还不失时机地进行了爱集体、爱生活的教育,也让学生得到了情感的体验。

再比如,学习“厘米和米的认识”时,在学生建立了1厘米和1米的表象之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长度接近1厘米和1米的物件。学生很快找到了,如:教科书的厚约1厘米,手指的宽约1厘米,米尺的长是1米,教室里电视柜的长约1米……再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的事物,如黑板的长、教室的门、讲台、铅笔等的长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用数学来实践生活的热情也来了,学生学得非常愉快。我想这正是因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经验达到了“零距离”的效果吧。

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实现“零距离”

小学生的特点是爱动、爱表现、好奇心强。他们的认知是有规律的。但我们的教学方法是没有固定模式的,也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我们在选择每堂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时要多为学生想想,他们是不是喜欢,是不是乐意接受,是不是能照顾到成长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经历和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求者,而在儿童的心灵世界别强烈。”我们的设计要尽量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充分体验成功。当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获得成功时,心情愉快,精神振奋,也就体现了教与学的“零距离”,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比如,在教学“求平均数”时,我在课前组织了一次比赛,把全班分成人数不等的六个比赛小组,进行乒乓球投篮比赛,并以统计表的形式作好记录。课上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师:同学们,刚才课外我们进行了一次乒乓球投篮比赛,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呀?谁的表现最突出?学生纷纷发表意见。师:噢!那老师现在有一份奖品要发给表现最佳小组,谁来颁奖?这时,全班突然寂静,随即窃窃私语,自然而然引出了需要求出每小组的平均投中数。这节课学生通过亲身的经历,走过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有意义的一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了“零距离”的默契。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数学即生活,生活即经历,要把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满数学,从而热爱生活,热爱数学,让学生享受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刻。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