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西宁市城市发展条件分析与评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宁市城市发展条件分析与评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青藏高原生态宜居城市,对其城市发展条件进行分析评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交通区位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态条件和市场竞争环境等方面着手对西宁市城市发展条件进行分析与评价。

Abstract: Xining City is the capital of Qinghai Province, an important center city of northwest region and a livable city in Tibetan Plateau, so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its urban development conditions has a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carried ou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conditions for Xining from aspects of transport geographic conditions, resource conditions, soci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ecological conditions and market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关键词:西宁市;发展条件;分析评价

Key words: Xining City;conditions for development;analysis and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7-0258-02

0 引言

西宁市为青海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交通和通讯中心,地处青海省东部,日月山东麓湟水谷地,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处,西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毗邻,东与平安县接壤,北与门源回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相接,西与海晏县交界。就人口规模而言,西宁市为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西宁还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西宁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汉文化与藏文化的三大结合部。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西宁所处地位来看,必然要求西宁市加快城市发展,使其成为组织、引导该区域发展的中心城市。

1 交通区位条件

区域经济增长与区位条件有很大关联,而区位条件又与周围发达地区的相对位置、交通网络的便捷程度等因素息息相关。西宁市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镇,素有“海藏咽喉”之称。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现代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快,以西宁为中心辐射全省的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使西宁与西部地区连接起来,与广大的内陆沿海地区连接起来,使西宁地理优势更加显现出来,成为全国重要关节点和交通枢纽。

2 资源条件

2.1 矿产资源

西宁市依托全省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青海重要的工业基地,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水能、动植物、矿产、石油、天然气、盐湖等资源已成为拉动青海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全省迄今为止已发现各类矿产123种,其中煤、锂、芒硝、石膏、钠盐、镁盐、铁、铜、锶、冶金用石英岩等均居全国前列。风能、电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2.2 土地资源

西宁市土地资源的总量相对充足,但质量结构低下。耕地的空间分布主要在河谷地带及支流的灌溉区,是城市粮食作物主产区,旱地坡地面积大,未利用土地以荒草地为主,开发利用难度大。

2.3 旅游资源

西宁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汉、藏、回、蒙古、土、撒拉等民族历史悠久,民俗风情别具一格,极富情趣。

2.3.1 文物古迹丰富

西宁市自古以来是青海高原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带,目前考古发掘的国家级、省级、县级文物保护点达610多处,文物古迹数量大、品位高、旅游价值大的古遗址、墓葬群有上孙家寨遗址、卡约墓群、沈纳遗址、上孙家寨墓群。此外,朱家寨、花园台、西杏园、后子河等遗址及南梁、康王墓有重要开发价值。古城遗址有石宝城、明长城、西宁南滩古城、虎台、破塌城和黑古城。古文物建筑和古寺院建筑有:塔尔寺、北禅寺、南禅寺、东关清真大寺、西宁烈士陵园、广惠寺、东科尔寺、大佛寺、扎藏寺、海藏寺、文庙、城隍庙、馨庐、塔尔清真寺、杜永春典型清代民居。

2.3.2 宗教文化氛围浓厚

西宁市是多民族聚居区,除了汉族外,还居住着回、藏、土、撒拉、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其中藏、土、蒙古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回、撒拉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在当地少数群众中也有相当的影响。寺庙道观林立,宗教气息浓厚是西宁市的一大人文景观。

2.3.3 浓郁高原特色的都市风光

西宁市具有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平均海拔2260-2300米,自古以来享有高原古城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市容市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处处绿树成荫,自然环境优美。

2.3.4 森林风景区众多

西宁市至今还保存一批原始自然风光的森林风景区,主要的有大通县鹞子沟林区、宝库峡林区;湟中县水峡林区、群加林区;湟源县东峡林区、大黑沟林区、宗家沟林区等,这些林区都保持着原始粗犷的自然风光,森林覆盖率一般在30-80%之间。景区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风景优美,景色变化多样。

2.3.5 文化资源丰富多彩

西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极具开发潜力。如藏医药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唐卡艺术、农民艺术画、花儿演唱艺术等,既充满地域特色,又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此外,每年在西宁举办的“郁金香节”、“青洽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节庆活动,扩大了“中国夏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4 劳动力资源

在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数量不是制约地域发展的限制因素,但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则是阻碍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西宁市劳动人口中科技人员的数量和百人大学生数量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西宁市腹地城镇相比,劳动者的文化素养、劳动技能和水平都明显高于后者,所以西宁市的发展;从劳动者的角度来说,应优先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

3 社会经济条件

近年来西宁市工农业生产及各项事业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2014年西宁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77.14亿元。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75亿元,增长5.4%,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1.2%,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560.73亿元,增长16.7%,贡献率为69.3%,拉动经济增长9.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8.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78.66亿元,增长9.7%,贡献率为29.5%,拉动经济增长4.0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76.61亿元,增长27.1%。财政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全年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88亿元,增长25.0%,其中:完成税收收入77.07亿元,增长29.1%。全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8.14亿元,增长19.5%,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3.8%,城乡社区支出增长26.4%,住房保障支出增长3.8倍。西宁市2014年生产总值、投资、工业增加值、财政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对全省的辐射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呈现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

2014年西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97元,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两万元大关,达到21291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3.17万人,城镇失业登记率2.98%,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99万人(次),就业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稳中有升。

4 生态条件

水资源:相对于青海省而言,西宁市的水资源相对充裕。但是,由于西宁市境内河流枯汛期明显、枯水期水量不足,地下水补给量有限,加上水体污染导致的结构性水资源不足,西宁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气候气象:山谷风明显,静风频率高,夏季温度不高。

地质地貌:城市建在平坦阶地和高漫滩上,但市区也有不稳定边坡、软弱土等不利地质因素。

西宁市区是省内生态条件最宜人的地区,但其环境容量也有一定限度,周围的生态环境也亟待改善。

5 市场竞争环境

西部开发机遇很大,相邻地区竞争不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给西宁、青海很大的发展机遇,但与青海相邻的其他西部城市竞争能力很强:新疆乌鲁木齐物产丰富,又处于西部开发的主轴线上,其风景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且具独特性;拉萨地处边陲,是备受关注的敏感地区,是国家支援的重点,其高原特色和民族宗教特色比青海更突出;甘肃兰州距西宁最近,公路距离不足200公里,却是西宁吸引投资、开拓市场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其综合实力明显高于西宁,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的知名度也远远高于青海。

当然西宁也并非没有比较优势:与新疆、比其更接近中原,以西宁为旅游,人的生理承受能力和距离感比较容易接受。与兰州比虽然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建设规模有一定差距,但西宁也有其后发优势:城市建设密度较低,城市可拓展的空间比较大。

6 结语

西宁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同时还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西宁市要凭借这些优势加快人口和要素资源的集聚,重点提升区域地位、强化服务功能、突出高原特色、建设宜居城市,将城市发展战略转向加强与兰州和海东区域协作以及城市功能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空间格局重构方面,力求早日实现把西宁建成带动区域发展的西北经济高地,自然人文有机融合的区域服务中心,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高原旅游名城,宜居宜业、保障完善的生活之城和幸福之城的规划目标。

参考文献:

[1]周伟林,严冀等.城市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

[2]王晓玲.对大连城市发展条件的分析与评价[J].城市,2009(09).

[3]呼格吉勒图.内蒙古牧区区域发展条件与发展对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2(9).

[4]西宁市人民政府.西宁市总体规划(2010-2020).

[5]西宁市人民政府.西宁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6]西宁市商务局.西宁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