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尘封近千年的皇家用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尘封近千年的皇家用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民窑粗瓷

宋太宗元德李皇后陵地宫及墓道出土黑白粗瓷46件,有碗、碟、罐、瓶和注子等日用品,绝大部分胎骨粗犷,施釉也很随意,给人以古拙质朴的感觉,还有不少器物底部墨书字款。发掘者孙新民先生认为出土黑、白两色粗瓷系河南民窑产品。

白瓷

元德李皇后陵地宫出土民窑白瓷14件,有碟、罐和注子等。其中碟10件,粗灰胎,釉色乳白或白中泛黄,内壁满釉,外壁大部施釉,下腹及底部露胎,内底均有4或5个支钉痕。如标本M1:45,口径9厘米,高3.1厘米,敞口,厚唇,浅弧腹,小圈足,釉色乳白,有泪滴状流釉现象,下腹饰一周凹弦纹,内底出现一周凸棱(图1)。标本M1:54,口径12.5厘米,高4.5厘米,葵口微敞,圆唇较厚,浅腹内收,圈足稍撇,釉色白中泛黄,有烟熏痕及冰裂纹(图2)。还有的碟底部墨书字款,如标本M1:48,口径9.4厘米,高3厘米,敞口,圆唇,浅斜腹,小圈足,腹底露胎处可见数周旋坯纹,底部墨书“社”字(图3)。

白釉双耳罐是北宋常见的一种瓷器,系盛贮食物的大口实用器皿。一般造型特点为口径大,腹丰目.深,颈部短而内收,大底多成圈足。罐的肩部带耳或系的模式,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流行,并一直延续至唐宋。元德李皇后陵出土白釉双耳罐(标本M1:42)口径10.6厘米,高9.5厘米,大口,折沿,圆唇,双耳,敛颈,斜肩,鼓腹,平底,圈足,黄灰色胎,白釉泛黄,内外壁均施釉至下腹部,有明显开片,腹底露胎处可见数周旋坯纹(图4)。

注子又称执壶、注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酒具。瓷制注子盛行于唐中期至宋代。其基本特征是敞口,溜肩,弧腹,平底或带圈足,肩腹部置一流(壶嘴),颈腹之间安一执柄。唐中期的壶流较短作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五代时壶流与柄加长。宋代执壶则器身细高瘦长,以瓜棱形最为常见,平底也多变为圈足。元德李皇后陵出土的白瓷注子(标本M1:41),口径5厘米,高24厘米,小喇叭口,细长颈,上饰三周凹弦纹,肩部也饰一周凹弦纹,瓜棱形鼓腹,圈足,底微鼓,流与柄均残,粗灰胎,白釉泛黄,有细密开片,釉不及底,下腹和底足露胎。该件壶身主体造型采用了瓶的形状,柄、流及盖子的缺失省略,使其更像一只美丽的花瓶,口小,颈长,肩削,腹重,足底短小,造型沉稳,宛然一只玉壶春式的花瓶(图5)。这类注子的其他附件,则好像是为了使一件美丽的瓶状器物具有壶的功能而加上去的。

黑瓷

黑釉是一种以氧化铁为主要呈色剂的高温釉,当釉中铁的含量高达8%~10%时,烧成的釉色即呈黑色。宋代是黑釉瓷器烧制的高峰时期,全国各地的窑场都生产黑釉瓷。元德李皇后陵地宫出土民窑黑瓷28件,有碗、罐和瓶等。就其黑釉的品种而论,可以分为一般黑釉与花色黑釉两大类,兔毫釉等即属花色黑釉。虽然花色黑釉结晶形成的釉色和纹理较之黑釉不同,产生出黑釉以外的其他颜色结晶釉,但这多为烧制过程中的釉色窑变现象,其釉药的化学成分与黑釉基本相同,同属一个体系,故亦在此纳入黑釉瓷加以介绍。

黑釉碗盏是当时较为常见的一种瓷器,尤以建窑和吉州窑的产品最负盛名。黑釉碗盏的流行及其在釉色装饰艺术上的成就,与宋代社会盛行饮茶、斗茶的风尚不无关系。斗茶时,先把半发酵的茶膏碾成细末放入茶盏中,然后冲入初沸的开水,这时水面会浮起一层白沫,沫多且持久者为胜。由于黑釉碗盏便于衬托和观察白色茶沫而备受时人喜爱和推崇,就连北宋末年的徽宗皇帝赵佶也常与臣属斗茶。宋徽宗还曾有“盏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的评论;黄山谷则发出“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之咏叹;苏轼亦吟以“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诗赞。以上提到的“兔毫”“兔毛斑”等,都是指在黑釉瓷上形成的状若兔毫的窑变结晶纹。其形成的釉纹机理与胎釉有关,由于瓷土含氧化铁成分较高,在高温烧制过程中,釉层受热产生的气泡将熔入釉中的铁质微粒带至釉面,当温度达到1300℃以上时,釉层流动,富含铁质的部分流成条纹,冷却时便析出赤铁矿小晶体,从而形成了犹如兔毫的绚丽斑纹,俗称“兔毫斑”,国外一般又将这种釉统称为“天目瓷”。福建建阳的建窑“兔毫纹”便是其中极为名贵的品种之一。其上贡宫廷,下供民间,影响了北方的一些窑场,以致各地竞相仿制。元德李皇后陵的黑釉兔毫纹碗(标本M1:55)口径12.6厘米,高6厘米,敞口,圆唇,曲腹,宽圈足,玉璧底,体略小,釉泛酱黄色,内壁满釉,外壁釉不及底,凝聚处有垂珠现象,下腹露胎处可见数周旋坯纹,口下釉色渐为褐黑相间,有筋脉形兔毫纹,呈放射状图案,内壁近底为纯黑色。这件黑釉兔毫纹碗制作较为精致,立足黑釉,求取变化,其自然窑变结晶釉所焕发出的神奇异彩令人叹为观止,很有可能是其他窑场仿效建窑的产品(图6)。

宋代有青、黑、酱、白和青白釉茶碗盏,以黑釉器为贵。宋代碗的形状多为斗笠式或草帽式,大侈口,小圈足,圈足直径差不多是碗口的三分之一左右,甚至更小。如元德李皇后陵的黑釉碗(标本M1:56),口径12厘米,底径3.2厘米,高4.5厘米,胎色灰白,瓷体较薄,内外壁均施黑釉,微泛褐色,外壁施釉不到底部,侈口外撇,圆唇略尖,弧腹较斜,圈足矮小,形状恰似一个倒立的斗笠,具有宋代瓷器的典型特征(图7)。

宋代民窑器物以日用瓷为主,造型简洁朴素,讲究细微之处的变化,以各种形式的黑釉瓷罐最为常见。如元德李皇后陵的黑釉双耳罐(标本M1:58),口径7.8厘米,高11厘米,敛口,圆唇,束颈,溜肩,深鼓腹,小圈足,底微鼓,肩部双耳已残,浅灰胎,纯黑釉,唇耳部位明显泛酱黄色,内壁施釉仅到颈部,外壁则至下腹,内外壁均有凸凹不平的旋坯修坯弦纹装饰(图8)。

宋代南北各地瓷窑大量烧制青、白、黑、青白和白地黑花等装饰的瓶,黑釉制品是当时仅次于白釉的最大宗的品种,造型各异,形式多样。元德李皇后陵的黑釉瓶(标本M1:70),口径7厘米,高27.3厘米,小口,出沿,短颈,溜肩,椭圆形深鼓腹,下渐敛,底部略微内凹,矮圈足,釉色纯黑,厚润而有光泽,肩部一周不施釉,以及底足露胎,胎质略粗,呈灰褐色,腹部釉下隐约可见拉坯成型时留下的数周弦线圈纹(图9)。而另一件标本M1:68,口径6.6厘米,高36厘米,则施酱褐釉,胎色灰白,形体装饰与前件基本相同(图10)。

宋金时期,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瓷窑生产的黑釉瓶、罐等瓷器常以突起的弦纹线条作装饰,使单调的釉面呈现出一些变化。元德李皇后陵出土的黑釉瓶罐仅以数道凸线弦纹装饰,别无他饰,简洁大方,令人耳目一新。

墓道填土中出土白瓷

在元德李皇后陵墓道填土中出土有白瓷碗数件,均为粗瓷,有的底部墨书字款,可能是修建陵墓者为了区别他人而书写的姓名或标记。如标本M1:010,口径21.3厘米,高6.5厘米,侈口外撇,卷沿圆唇,弧腹略浅,圈足稍高,黄灰胎,釉色白中略泛黄,内壁满釉,外壁釉不及底,圈足和底部均露胎,外底部圈足内墨书“周荣二都定”字样(图11)。另外还有底部墨书“王兴”“红山”“一米”等字样的。

除了上述白釉瓷碗外,在元德李皇后陵墓道填土内还发现个别无釉素烧小碗。如标本M1:01,口径9.6厘米,高3.2厘米,敞口微敛,弧腹较浅,小方唇,不规则饼形足。胎灰质粗,做工随意,无釉素烧,外壁腹部可见多周旋坯纹,下腹则有一周明显的凸弦纹。

这些民窑粗瓷朴实无华,其墨书字款具有一定的书法价值。它们倘若不是殉葬侍从所用之物,那么,皇家陵园地宫何以随葬民窑粗瓷?而黑釉兔毫纹碗则是其他窑场的仿品,为何北宋皇室不直接使用建窑产品?诸多疑问,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责编 耕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