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值得收藏的《五经类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值得收藏的《五经类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去年秋天,书友王君约我去外县购买一部古籍,听说为明版书,引起了我的兴趣。

沿着黄河岸边坎坷的道路,几经颠簸,终于到达一处文脉厚重的乡村。几句寒暄后,一位老者拿出一个布包纸裹的包袱,随即一部陈旧发黄的《五经类语》和几部散乱的古籍摆在我们面前。细看《五经类语》书牌,中央刻印书名,右上刻“振啬山房辑订”,左下刻“古吴陈长卿梓”。卷首题:“古冈梁宇乔撰述,鼎山施宗谊订阅,绣谷吴民泰重校。”再看版式,8卷6册完整,白口,竹纸,半页9行,全行20字。其纸墨、版式、装订风格表现出较典型的晚明坊刻本特征。因书牌有“古吴陈长卿梓”字样,姑称此书为吴刻本。

初次接触吴刻本的感觉是:该书除了书牌中吴刻本标记较为惹眼外,其他版本标识平平。而且,此书有断版痕迹,显然不是初印本。大概卖书老者从我们审阅版本的过程中,看出我们对吴刻本产生了兴趣,叫价之高令人难以接受。面对此情,我们只好托辞资金不足,婉言下次再来。

回家几天之后,王君出于对明版书的喜爱而不忍割舍这部《五经类语》,邀我再次前去商价。大概生意场上就是这样,你越是表现出想买的意向,价格就越下不来。当我们再次登门商价时,这位老者不但毫不让价,而且声言:“已有山西人看过此书,正在商量购买。”不知是老者编的故事,还是真有山西人想买此书,但王君真的怕这部书被别人买走,只好咬牙高价购回。

此书购归后,因自己的参与而心中常怀歉疚之感。因而,总想把此书详查细究。经过半年多的查阅考究,终从吴刻本《五经类语》中找出以下亮点。

版本稀有性

我曾翻阅了多种工具书,均无完整的有关吴刻本《五经类语》的记载。所查资料主要有:1 《明代版刻综录》(杜信孚著,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著录全国44家图书馆所藏明版书,虽有古吴陈长卿从嘉靖至崇祯刻书7种,但唯缺《五经类语》。2 《中国版刻综录》(杨绳信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著录全国17家图书馆所藏明版书,有古吴陈长卿刻书2种,亦无《五经类语》。3 《中国善本书提要》(王重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记有《五经类语》,但该《五经类语》是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清代果亲王府手抄本。4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经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五经类语》八卷,明梁宇乔撰,明末刻本,天津图书馆藏。”我即与天津图书馆多次联系,索取书影,经对比,发现该馆所藏《五经类语》无书牌页。由此可知,王君所藏是目前所知唯一完整的明代吴刻本《五经类语》。

文献资料性

据查证,吴刻本《五经类语》具有较高的文献性,可补明代版刻资料的不足。其表现:一是可借以核对《中国善本书提要》关于清抄本《五经类语》的正误。“提要”在介绍清抄本《五经类语》的刊刻人员中写道:“余疑施宗谊、吴民泰并是(清)果亲王府教师,盖为王府所编参考读物也。此本书写极工,疑出吴民泰手。”吴刻本《五经类语》卷首施、吴二人名字赫然可见,纠正了“提要”的疑误。二是增加了“古吴陈长卿”刻书的品种。从各种明版工具书及相关著作中查知,陈长卿从嘉靖至崇祯间共刻书8种,唯缺吴刻本《五经类语》的记载。这次所见成为研究古代苏州刻书的一件重要资料。三是为天津图书馆《五经类语》提供了版本佐证。天津图书馆所藏《五经类语》,因为没有书牌,不知何地何人所刻,著录时只说是“明末刻本”。经过将王君的吴刻本和天津图书馆藏本卷首书影对照,证明这两个版本的风格、字行、字体等基本相同,甚至断版痕迹如出一辙,证明天津图书馆的藏本就是缺少书牌的吴刻本。

文物艺术性

吴刻本《五经类语》书牌上的“古吴陈长卿梓”是该书艺术性的标志。古吴是古代苏州府的别称。有明一代,苏州刻书卓有声誉。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中评论明代刻书时说:“凡刻书之地有三,吴也,越也,闽也”,“其精吴为最”。又说:“余所见当今刻本,苏(州)、常(熟)为上。”《中国古籍版本学》(曹之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在介绍“苏州书坊”时说:苏州书坊知名者有大观堂、陈长卿等27家,“其中,陈长卿、陈仁锡、拥万唐刻书较多”。说明陈长卿是当时知名的刻书家。综观吴刻本《五经类语》,可见书中字体方而偏长,横轻竖重,捺笔偏粗,文字棱角分明,刀工利落。每半页9行20字的布局,给人以行格疏朗、赏心悦目之感。其版式、装订等均表现出明后期刻本风格。书中的朱笔圈点,多方钤印,以及书中夹带的书主人书写的道教符纸,更提高了此书的艺术效果。

万历以后的晚明社会,国运维艰,经济拮据,刻书以竹纸居多,纸墨远逊于前。反映在吴刻本《五经类语》上,可见坊家为了节约成本,将天头、地脚及边栏处留得过小的弱点。书中的断版痕迹,亦说明该书刷印的瑕疵。尽管存在这些美中不足之处,但这部吴刻本《五经类语》仍不失苏州明刻精美的艺术特色,是一部值得珍藏的古籍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