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探析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一般的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排气、排便、饮食恢复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清蛋白及前清蛋白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早期; 肠内营养支持; 作用效果

doi:10.14033/ki.cfmr.2016.30.0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0-0023-02

临床中,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营养支持,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结合胃肠道手术患者营养支持开展情况,主要有肠内支持和肠外支持两种方式,其中,肠外支持在临床中已经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作用效果,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由于受传统治疗思想影响,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相对较少[1]。针对这种情况,以笔者所在医院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情况为例,对其营养支持方式及作用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以供临床参考和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患者年龄27~72岁,平均(49.8±12.4)岁,临床检查显示胃癌患者2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2例,肠癌患者8例,其他胃肠道疾病患者5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患者年龄29~72岁,平均(49.6±12.1)岁,临床检查显示胃癌患者2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3例,肠癌患者5例,其他胃肠道疾病患者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选患者均符合胃肠道手术指征,术前患者签署手术同意书。排除存在肝肾功能障碍疾病患者;排除存在肠炎以及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排除病历资料不全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期间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营养支持,以确保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术后采用周围性静脉输液方式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在手术实施中,对患者进行鼻胃管置入,手术过程中注意将鼻胃管放置超过胃肠吻合口约20 cm,或者将鼻胃管通过幽门放置于十二指肠降部,手术完成后即采用肠内营养输注系统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2]。肠内营养支持主要借助鼻胃管,将糖盐水等营养液通过鼻胃管对患者进行滴入治疗,其中,盐糖水量为200 ml,百分比控制在5%左右,肠内营养支持开始于患者手术完成后24 h以内,术后24 h即可选择肠内营养剂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笔者所在t院选用的百普素营养液,以第1天500~1000 ml、第2天1000~1500 ml、第3天2000 ml的方式对患者连续进行营养支持治疗1周。肠内营养支持坚持无菌操作,以避免引起患者感染。

1.4 观察指标

胃肠营养支持前后对患者各项血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同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营养支持前后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变化,对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以对比其效果。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排气、排便、饮食恢复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组别 排气恢复时间(h) 排便恢复时间(h) 饮食恢复时间(h) 住院治疗时间(d)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n=50) 40.2±4.1 48.6±2.4 42.7±3.2 11.7±2.6 4

对照组(n=50) 52.7±7.2 57.6±6.8 54.8±8.2 19.8±3.4 6

P值

2.2 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干预前后各项血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干预前后各血生化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干预前后各项营养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清蛋白及前清蛋白指数分别为(32.24±6.21)g/L和(278.44±56.89)mg/L,均高于干预前的(26.18±5.02)g/L和(213.51±32.17)mg/L;对照组干预后清蛋白及前清蛋白指数分别为(28.12±5.48)g/L和(248.38±58.46)mg/L,高于干预前的(25.33±5.12)g/L和(213.48±29.36)mg/L;观察组干预后清蛋白及前清蛋白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