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微时代下国际新闻访谈节目传播技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交流方式,蕴藏着不可小觑的力量,以其信息源丰富、传播速度快、扩张力度强等特点,日渐嵌入中文上网人群的生活。广播与微博的对接,不仅能打破广播的频率覆盖和地域限制,也能集纳更广泛的信息源,拓宽受众发表意见的空间。
一、从微博海量信息中筛选国际热点,提升传播效果
微博让“每日新闻”变成了“每秒”新闻,给广播节目提供了大量新闻线索,参考微博的转发量及关注度,广播节目能从中发掘有价值的信息。“林书豪爆发”就是其中一例,华裔球员林书豪在NBA几场比赛中连续发挥出色,在篮球场内外掀起了一股“林风暴”,他的微博粉丝数量在一周时间里从40余万一跃飙升到百万。林的影响力迅速蔓延到体坛以外的国际社会,成为微博热帖津津乐道的话题。北京新闻广播国际新闻访谈节目《世界纵览》及时捕捉这一热点,先于其他传统媒体播出相关节目,注重时效性抢占报道先机。微博平台拓宽了广播节目信息来源,尤其是国际新闻节目信源相对单一的情况下,微博能辅助广播节目找到“人情味”落点。如“访美”话题,在这次中美高层互访报道中,《世界纵览》借鉴经过核实的微博信息,与听众分享美国民众、各领域华人对访问的期待及访问的生动细节,让国际政治新闻带上人情味,会拉近新闻和受众的距离,也让大国关系能在小处得以彰显,所谓“用显微镜观察新闻事件,而非望远镜”。
二、微博、广播即时互动,化单向传播为多向沟通
与听众互动是做好广播节目的基本要素之一,报纸、杂志等其他传统媒体虽然在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上具有优势,但对受众评论的反馈具有滞后性。而由于广播线性传播的灵活性,即时互动可以在广播直播节目中大展拳脚。关于“伊朗核问题”,听众对此既关注又有疑惑,在西方媒体掌握话语主动权的背景下,如何用中国人的眼看世界,做出相对客观的价值判断尤为重要。《世界纵览》邀请多次到访伊朗的中东问题学者参与节目讨论,讲述一个零距离的伊朗社会,节目在微博上提前预告,并把潜在听众的观点和问题带到直播间。微博提供的互动平台能够弥补以往广播节目中采取的热线电话、短信平台等手段的不足,听众可以通过提问(@某人)、关注转帖、直接评论等方式,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参与讨论,主持人也可以在节目时间以外,对听众提出的观点进行回应、交流,扩展了互动交流范围,听众的问题得到回应、获得关注,参与节目的积极性自然提高。通过节目预告信息、微博头像使用的节目标识和名称区域中的栏目简介,广播节目的品牌形象在微博空间中得到了拓展和延伸。
三、广播人在“微”时代做好把关人,回归理性
《魔鬼经济学》作者史蒂夫•列维特说“:在微博中,有价值的信息占到的比例是4%左右。”海量的低价值信息淹没了有价值的信息,加上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最终可能导致公众陷入信息泛滥之中。微博语言往往呈现出碎片化、情绪化特点,因此,避免在国际新闻访谈节目中出现主观、片面的定论是广播人的责任。尤其在涉及大国政治、经济、外交关系,中国公民海外权益保障等敏感话题上,主持人在节目中要做到新闻事实客观交代,深挖背景资料,引导节目嘉宾做“点到即止”的评论。广播人在善用微博民意的同时也要疏通民意,广播国际新闻访谈作为中国大外交的一部分,应体现中国外交原则,切忌“标题党”或滥用民族情绪,坚持传统媒体的理性、建设性。
大众传播越来越向窄播化、分众化和细化方向发展,广播节目借助微博平台,拓宽信源、强化互动,既利用了微博的传播优势,也超越了微博的传播局限,在最富魅力的声音传播中,维护、巩固与听众的“约会”关系,呈现真实、生动的谈话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