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析大学生压力管理课程的开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析大学生压力管理课程的开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称精神压力,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身体疾病和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压力,本文着重论述了大学生的压力现状,大学生压力与身心健康和行为问题的关系,目前为缓解大学生压力所做的理论探讨、现实努力,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设大学生压力管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压力 管理课程

一、大学生的压力现状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改革,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处于青年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正是心理发展的危机阶段,因而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相比,可能有更多、更强烈的压力体验。

(一)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

樊富珉(1995)在清华大学做的一项调查表明,71.3%的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着很大或较大的心理压力;70.1%的学生对压力缺乏正确认识[1]。臧玲(2005)在南京农业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77.81%的大学生的压力水平在“有点压力”和“有些压力”之间[2]。郑林科(2005)等人的研究发现,53.4%的学生有重生活压力[3]。

(二)大学生主要的压力源

目前国内对大学生心理压力源的研究比较多,但也比较零乱,由于研究的方法、手段和对象等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结合以往的研究,本文认为造成大学生较大压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压力。大学生在中学时大都是老师与家长的宠儿、同学中的佼佼者,大都具有自信、好强、富于挑战等心理特点。可大学里强手如林,学习内容多而难度大、要求高,昔日的学习方法也已不太适应大学学习,但又不甘丧失在学习上的一贯优势。因此学习的压力感与恐惧感油然而生,精神压力较大。

2.前途压力。樊富珉的调查显示,造成心理压力的首要因素是个人前途或就业。范忠有发现师范类大学生,择业与就业问题对44.3%的学生构成了压力。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大学生担心“毕业等于失业”,担忧自己能否在较优越的岗位工作。另外,他们还怕机会不均,社会不公。他们对社会了解不充分,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不能给自己一个较准确的定位,也就不能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择业目标。还有不少大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心理素质不过硬,择业时往往会有沉重的心理负担。

3.人际关系。进入大学后,交际范围增大,而习惯、性格、风俗等不尽相同,使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十分复杂,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例如,部分学生因自身条件较差而自卑,与人交往时总是有所顾及,久而久之,便会出现交往障碍。有些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其独立生活与为人处世的能力较低,从而导致与同学矛盾重重,产生了许多心理压力。

4.经济压力。高额的学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了沉重的负担。虽然国家与学校采取了“奖、贷、勤、免、补”等措施减轻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但有些同学虚荣心较强,经不起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另外,受助或贷款的同学,要经过调查、填表甚至名单公示,其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伤害[4]。

(三)大学生压力具有差异性

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承受更大的压力。不同年级的学生压力不同。李虹的研究指出,二年级学生的压力最高,其次是三年级,一年级学生的压力最低;车文博等的研究指出,二三年级大学生心理压力高于一四年级学生的水平。大学生面对压力时“自己解决”是主要策略。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压力大小不同。有研究表明,农村生源地的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城市生源地的大学生。总体上来说,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压力要高于独生子女的心理压力。黄希庭的研究指出:大学生在应对压力时主要以问题解决、忍耐、转移和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为主,相对较少采用压抑、逃避、幻想等消极的应对方式[5]。

二、压力是导致大学生心身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关键直接原因

心理应激或称作“精神压力”,是一个人一生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适度的心理应激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功能活动具有促进作用,而长期的、超过个体适应应对能力的应激则是有害的。因为长期的、过于强烈的心理应激不仅会引起各种令人感到不适或痛苦的心身症状,而且会造成人对许多疾病的脆弱易感倾向,并可能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人罹患疾病。

社会的高速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给大学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紧张和压力,也使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如,有的出现了来自学业、人际、情绪、择业等方面的适应不良状况,有的产生了心理障碍甚至出现了自伤和伤人行为。有很多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学校环境中的各种压力[6]。精神压力对适应、精神压力对心理困扰、心理适应对心理困扰都具有直接效应[7]。就业压力源各因子与焦虑得分呈显著的正相关[8]。学习压力均与学习倦怠显著相关,并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9]。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自于个人烦扰、学习烦扰和消极生活事件,个人烦扰对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有显著的预测效应;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对压力有显著预测效应[10]。可乐饮料和西式快餐摄入水平、吸烟和饮酒量与压力正相关,而新鲜蔬菜摄入频率则与压力负相关[11]。

三、目前为缓解大学生压力所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CNKI中国知网中输入题名条件为“大学生压力”的搜索条件进行搜索,有611篇文章,最早的一篇是1994年。可见很早就有大量的学者围绕大学生压力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缓和大学生的压力提供了很多经验和理论参考。但认真分析以往的研究后,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少有人提出在大学开设专门的大学生压力管理课程,使大学生通过系统、深入、全面集中的学习,对压力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从而学会有效地自我减压。

目前高校普遍认识到过大压力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因此通过开专题讲座,进行专门的团体训练和个别的心理疏导和咨询等帮助大学生疏导压力。这些方法和措施对于缓解大学生压力具有一定作用,但是不够系统、比较片面,因此作用有限。

目前大学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所参考的教材,教材内容很少把压力,以及压力管理作为一个独立或专门的章节来讲授。而压力现象具有其特有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涉及的学科和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涉及生理学、医学、体育学和心理学四门学科。我们必须经过相当数量的课时才能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压力,以及压力管理的相关知识。

四、结语

大学生普遍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这种压力是大学生身心问题和行为问题的主因。目前的研究为大学生缓解和管理压力提供了很多经验和方法参考,也为大学生压力管理课程的开始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和经验支撑。目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大学生压力及其管理重视不够,而压力及其压力管理是一门内容丰富、涉及多门学科的庞大体系。因此,开设专门的大学生压力管理课程具有必要性和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文启发更多的大学开设本门课程,使学生具备更高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樊富珉等.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J].青年研究,2000,(6):40-44.

[2]臧玲.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J].科教文汇,2006,(2):17-18.

[3]郑林科等.成教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1):52-56.

[4]张国进等.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疏导途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05-206.

[5]朱敏.我国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2):58-60.

[6]Li Hong,Lin Chongde.College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well-being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J].心理学报,2003,(2):222-230.

[7]邓丽芳.大学生的精神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3):39-40.

[8]舒晓丽等.大学生就业压力源与焦虑的机理研究[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1):83-86.

[9]李西营等.大学生社会支持、控制点及学习压力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3):287-289.

[10]黄岗等.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和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1):170-172.

[11]杨春红等.饮食习惯、烟酒使用行为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关系[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1):4108-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