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疋”族字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疋”族字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疋族字在意义上都与母文“疋”有联系,都是具有足义的“疋”的母文外化字。本文从“人足”,“兽足”和“底部”三个意项入手,浅析了疋族字单字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疋族字 兽足 人足 底部

引言

香港歌星陈奕迅唱过一首温馨可爱的粤语歌曲《一疋布》,很多人不知道这首歌的题目中“疋”字的意思和读音。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列举“疋”族字共有18个,笔者参考《广韵声系》《集韵》《汉语大字典》的部分收字情况,共找出疋族单字63个。作为母文,“疋”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字,这些字作为母文外化字,在意义和读音上又与“疋”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其读音分别是:①疋pǐ,同“匹”,陈奕迅这首歌就是一匹布的意思;②疋yǎ,古同“雅”,《尔雅》也可作《尔疋》;③疋shū,脚的意思。

疋,《说文》:“足也。上象腓肠,下从止。《弟子职》曰:‘问疋何止?’……”“疋”在甲骨文中字形与“足”相同,疋字来源和足实为一个字,直到西周金文时期,“疋”与“足”始分化为两个字。两字关系如下:

1.假借说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疋乃足之别体,所菹切,亦足之声转,是也。惟篆文疋足已分衍为二;以形相似而假借,“亦以为足字”之变例也;“或曰胥字”。此亦谓同音假借,如府吏胥徒之胥径作疋可也。

2.疋、足一字说

林义光《文源》: “,人之足也,在下,从口止”。 按口止无人足义,本义当为厌足之足,足有止义,体下之足亦足之所止。故谓之足,从足之字皆以借义转注。……按楚字《说文》从疋,古作楚公钟,从足。足疋形近,又双声对转,即当为同字。

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大雅”为“大夏”之借,而古文复以“疋”为“大雅”字者,声皆鱼类也,亦以为“足”字者,“疋”“足”本一字也。或曰“胥”字者,胥,从肉,疋声,故既以为“大雅”字,亦以为“胥”字。

3.疋、足一字分化说

李孝定《金文诂林读后记》:“足”“疋”本一字,殷周之世,已滋乳为二,……则此自以视“足”为长。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足与疋始分化。……

另参以古陶文、包山楚简上“疋”的写法,总体可知“足”“脚”是疋的本意,而从具体意义上来说,大致可分为三大系列意义:兽足、人足和底部。下面,笔者从字族单字间的意义相关联的角度对这些字进行探析

一、与“兽足”义有关的疋族字

疋,不仅指人的脚,在很多情况下,它还可指兽的足。这里“兽足”泛指动物的足,非特指兽类。有的动物命名就是由足而来。d,《辞源》说是“蝗类别名”,即“@d”。《说文》:“@d,以股鸣者。”@d因“股鸣”而得名。胥,《说文》:“蟹醢也”。蟹醢,即蟹酱。蟹足八而味美。蟹酱就是把蟹足连同蟹身剁成细末而制成的酱。《字诂义府合案》认为疋族字作“疏”讲是借义,姑存之。但《字诂义府合案》也承认疋有兽足义,它说:“疋,鸟足之疏也。”动物的足往往落下悲惨的下场,如蟹足被剁一样,鱼也被剁作成鱼酱。,《正字通・鱼部》:“鱼也。一说胥训蟹醢,当是鱼醢。”鱼没有足,做成鱼酱的方式同蟹酱相同,故以鱼似有脚类比,此字恰好从反面说明疋有兽足义。

酱,就是大的、整块的东西制成小的、琐碎的东西。故此,以“胥”为母文的字又可引申为“琐细、小”的意思。胥、换箍勺餍±艚玻即是一证。糈(P)是祭神用的精米,精米比一般的米粒细小。,《说文》:“祭具也”,徐锴《系传》:“祭神之精米也”,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说文求是》:“《米部云》:‘糈,粮也,’指其物则为糈,举其为事则为。”由此可见,当也有精米义或与精米有关。,《吏记・封禅书》:“F洛二渊,鸣泽、蒲山、岳山之属,为小山川。”

二、与“人足”有关的疋族字

这里面的情况比较复杂,有直接与“人足”义有关的字,还有在这些母文外化字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具有引申意义的字。与“人足”义有关的疋族字,从整体上看表示了人们行走的全过程。

首先,表示人脚不离某一物体,可以说是原地踏步的过程。,《说文》:“机下足所履者”;D:D户,水上居民,多在水上生活,以船为家。脚无论是踏在织机提综的踏板上,还是踏在船上,相对织机,船而言,人在原地踏步,并未离开。

其次,表示人脚离开某地,缓慢行动。《龙龛手鉴・疋部:“‘’,俗;正作‘’。m走也。”

再次,表示快步行走。《说文》:“C,疾也。”钱坫《亿埂罚骸按耍即C)古‘捷’字;,接幸”,迎接皇帝的宠幸当然要快跑。

由“疾步”可引申外出“行动快”,“大脑转得快”(即思维敏捷),思维敏捷往往是有知识,有才能的象征。唬古时长官捕捉盗贼的小吏。《周礼・秋官・士师》:“以比追胥之事。”郑玄注:“胥读如宿恢胥。晃剿静盗贼也。”贾公彦疏:“是有夜宿逐贼谓之胥。”逐贼行动就要快。“”同“”,《说文》:“知也”,徐锴《系传》:“有才智也。”《礼记・昏义》:“跳e入,揖升堂,再拜奠e,wH受之於父母也。”陆德明《释文》:“伲或又作。”女子择夫,以有才智的人为准,故女婿的“婿”原作“佟薄!独指诗集・陌上桑》:“东方千余骑,夫倬由贤贰!

第四,由此地到达彼地,即是贯通了两地。因此,疋族字又有“贯通”“疏通”的意思。《说文》:“通也。从爻,从疋,疋亦声”,《说文》:“门户疏也。从疋,疋亦声;囱象形。” 囱,为出烟筒,使烟达于天空也。的讹字为“”。,在《说文》及《段注》中皆言通“疏”。

疏,《说文》:“通也。从x,从疋,疋亦声。”朱骏声《通训定声》:“x者,子生也;疋者,破包足动也。孕则塞,生则通,因转注为开通分远之谊。”疏作为母文,兼有多种意义。

后来通过孽乳分化的方式,各种意义又各自有了自己的母文外化字。梳承担了“梳薄币澹蔬承担了“菜通于口”义,承担了“稀,疏远”义。

第五,由此及彼仅是单向通达,人去了还要回来。由此从疋的字又有“往返于两地”之义。

楚,《说文》:“丛木。一名荆也。从林疋声。”按甲文、金文从足。笔者怀疑“楚”之所以从疋,可能是因为古代林多,树木的用途广,人们常常去伐林木之故。朱骏声引《释名・释州国》;“楚,辛也。其地蛮多,而人性急。数有战争,相争相害。辛、楚,相害也。”远古时的战争可能不像后来有专门的武器,楚人就地取材,跑到林中折取树枝当作武器,以使对方被打而痛苦,故《释名》又解“楚”为“辛”。毛公鼎、楚王孙渔戈、睡虎地秦简等关于楚的形状的描绘,与甲、金文相似,都是上为丛木,下为足。因此,笔者认为楚的本义应该是“去把丛木砍伐回来”,应该是个动词。“丛木”的名词义是后来发展引申而来的。

据上分析,以“楚”为母文的字当有“往返”和“痛楚”,椤抖雅・释水》:“水自河出为,济为楚。”《水经注・济水》:“河水东北出于定陶县北,屈左合汜水,汜水两分济渎,东北迳济阴郡南。《尔雅》曰:‘济别为椤!吕沈曰:‘水决复入为汜。’广异名也。”椋被汜水分流后,有回流之势。《玉篇・阜部》:“阪也”。阪,《说文》:“坡者曰阪。从,反声。”《汉语大词典》收“阪”有“山腰小道”,“反”(返)义。故有“往返于山间小道”之义。

“以丛木击人”“往返于水陆两路”,都会使人感到痛苦,因此,有些楚的母文外化字就表示“痛楚”义。憷,《集韵・御韵》:“心利也。通作楚。”《广韵・语韵》:“憷,痛也”。,《改并四声篇海・疒部》引《余文》:“痛也。”《正字通・疒部》:“,俗作痛楚,本作楚。”

第六,行走的过程中还有些犹豫不前的情况。疑,郭沫若《卜辞通纂》:“(甲文)像人持仗出行而仰望天色。”《广韵・之韵》:“疑,不定也。”疑,最初应该表示迟疑不决。“F”,《说文》:“碍不行也。”更为糟糕的是,行路中还有跌倒的情况。“F”就有表达这个意思的义项。《尔雅・释言》:“F,仆也”,又“F,O也。”清・王筠《说文释例・异部重文》:“《〔俊贰F’与《足部》‘踬’同。”

三、与“底部”义有关的疋族字

无论是人足还是兽足,都处于身体的下端,故由疋引申的母文化字可以表达“底部”的意义。,也作“胥邪”,“胥N”。《索隐》:“司马彪云:‘胥邪树高十寻,叶在其末。”煅乐所以得名,因其叶在树的底部(末端)。

作为物品来说,底部往往有很多渣滓,故以“胥”为母文的外化字,又可引申出“除去底部的渣滓”之义。,《说文・水部》:“茜酒也。”“醑”,同“”,滤酒去渣滓。《释文》:“,权作醑。谓以茅之而去其糟也。”、醑谓除去器皿底部的酒渣使酒清澈。“T,取水沮水,从手胥声。按:当做‘取水s水’,取水滓而挹之,进所谓滤水,如酒然。”这是说将水底的渣滓滤掉。,《集韵・鱼韵》:“箕属”。簸箕一类的器具就是要将灰尘及土颗粒滤去。

滤去底部的渣滓,剩下的自然就是纯净的东西了。酒清则客聚。故以“胥”为母文的字又可引申出“和集”义。,《类篇・车部》:“相和集也。”

以疋为底部,自然也免不了有“基础”义,于是“A”字就承载了这个义项。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以“定”为母文的一族字。笔者最初以为是“疋”族同一系列,后经考察,其下部的“疋”实际为“正”的讹字,当是另一系列的字。笔者于此将其列出,以待来者考证,或许是“疋”的讹写,这几个字是“定、、淀、绽、碇、拧薄

通过以上的系联和分析,可以看出“疋”族字,在意义上都与母文“疋”相通,它的母文外化字承担了母文的部分职务。这就像一个庞大的谱系,人们知道了其中一个成员的情况,根据“血缘”关系,可以推知其他成员的相关情况。“疋”这个字族对于人们认识和理解“疋”族字的组成有着积极的提示和指导作用。推而广之,字族理论的探讨,对于教学和研究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语

参考文献

[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彩图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蔡永贵,李岩.“右文说”新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8(1).

[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

[4]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1-4合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5]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414.

[6]李玲璞.古文字诂林(第二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