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以生为本。"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优化课堂形态,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提问是关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要追求"四性":(1)学生思维的基础性;(2)课堂提问的统领性;(3)课堂提问的关联性;(4)课堂提问的层次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92-01

"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实施新课程,必须努力转变传统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着力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优化教学环境、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优化课堂形态,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提问是关键。

何谓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某种教学提示,引领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媒介。就阅读教学而言,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实现与文本对话、与教科书编者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的一种对话形式,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有效课堂的核心。好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催生学生智慧,触动学生灵魂,点燃学生创新火花,提高课堂效率。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要追求"四性"。

1.关注学生思维的基础性

笔者在听课中经常会遇到,有的老师的课堂提问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诸如低年级学生初次阅读课文时,教师就提出了"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课文的学习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和事?"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感到摸不着头脑,无从着手。为何会出现这种尴尬局面呢?原来老师提出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阐述,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帮助下,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小组交流,在模仿、探究与体验中,步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因此,课堂提问必须以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这样的课堂提问才能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才会在探究中享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2.把握课堂提问的统领性

传统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课堂上教师处处都要问,大到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小到某一句话的意思,某一个词语的解释都要作为问题提出来,于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其实,阅读教学是通过课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就一篇阅读教学而言,课文是一个整体,引导学生解读时要充分发挥课文的整体功效。根据系统论的阐释,整体总是大于各要素之和。因此,教学时,教师要设置一两个统领全文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主要问题,层层阅读,逐步落实教学目标。如教学《颐和园》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喜欢颐和园的哪处美景?为什么?引导学生先对颐和园美景形成整体印象,然后对颐和园各部分景物描写进行细读,了解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写的方法。教学《生命 生命》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读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是你没有想到的?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三个事例,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这样围绕教学目标这一"轴心",巧妙地设计出具有统领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阅读体验,感悟积累,最终达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的。

3.注重课堂提问的关联性

课堂提问的关联性是指所提出的问题,必须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把握,重点部分的品读,关键词句的揣摩和人物的评价等方面有着必然的联系,注重问题的衔接与连贯,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相互关联的问题体系。因此,提问要按照教材知识结构的内在顺序和学生认知活动的顺序进行。它要求教者以整篇课文为载体,以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准绳,设计出一系列目标明确,内容相关,环环相扣的问题。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1)巨人喜欢花园吗?为什么?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2)巨人喜欢孩子吗?为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读了这篇童话故事,你喜欢巨人吗?喜欢这篇童话故事吗?为什么?这样由三个相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内容到情感、由读懂课文到读懂童话,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起到"百毛皆顺"研读效果。

4.关切课堂提问的层次性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它的意思就是善于提问的老师,如同砍伐坚硬的木头,先从容易的部分着手,然后再砍坚硬的节疤,这样,关键部分就会迎刃而解。因此,课堂提问必须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学生学习的渐进性。所以,教师要从总体教学目标入手,在《语文课程标准》"年段目标"的统领下,根据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设计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有计划、有步骤、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参与学习。如教学《她是我的朋友》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课题中的"她"和"我"分别指谁?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通读全文后,先同桌之间讲一讲,然后在全班交流;(2)小姑娘的伤势怎样?课文是怎么写的?文中那个词作了概括?你怎么理解这个词语?(3)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从阮恒"举手""放手""举手"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什么?(4)默读课文第8-10自然段,用"──"勾出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从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什么?(5)在输血过程中,"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阮恒,阮恒立即停止了哭泣",医生会说什么,请把医生的话写下来。这五个问题形成一个训练序列,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入手,通过理解关键词句、抓住人物神态和动作描写,体会人物内心,全面落实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读、议、品、评",实现了学习方式转变,"听说读写"能力同步提高,内化了语言,强化了语言文字运用,教学层次分明,教学重点突出。

总之,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引领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及学生三方面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保障。教师备课时只有了解学生的思维基础,整合课堂问题,体现出课堂提问的关联性和层次性,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充满睿智与灵气,由"有效"走向"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