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对音乐课程改革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对音乐课程改革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它始终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和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学科也和其他学科一样成为了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根据音乐艺术的特征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审美认识规律,以声传情,以情育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渠道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验学习音乐的快乐,获得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学生;兴趣;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0-0026-02

一、“以学生为本”就要全面了解学生

1.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是课堂高效的前提条件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都是不同的。只有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教师才能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清楚地知道“这一阶段的学生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围绕目标,环环相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拉近和学生的关系,建立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同时也能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愿望,促进课堂的高效性。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棒”为“引导者”。《白鸽》一课中用得很巧妙,通过集体舞动中听,学生自然而然学会了演唱。此外,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还应巧妙设计提问,给学生自主思考、感悟的空间。如薛金老师问:“在听音乐时,喜欢做什么?”“在感到高兴时,你喜欢做什么?”《行花街》一课中,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教师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直接让学生听要学习的歌曲,破除新歌曲的神秘感。毛老师那百灵鸟般的歌声深深吸引了小朋友们,一下拉近了和学生的关系。这一活动让广州的花市及音乐强有力地冲击学生脑海。教师的有效提问:“你喜欢哪一句呢?”他们关心的不仅仅是课程的内容部分,更把学生是否喜爱、是否愿意积极参与放在了心中,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教师向“引导者”的转变。

二、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所预期达到的境地和标准。传统的课程观认为知识是课程的中心,忽视了学习者的自身感受,致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接受技能训练。新课标指出:对学习者情感态度的关注,对学习者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的关注,远比知识与技能重要,这是关系到人的一生发展的问题。

1.情感高于知识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每一节音乐课都不能忽视它的情感效应。对于音乐课来说,它的教学目标应该主要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而音乐课程的最核心目标就应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行花街》中,“通过学习活动了解广州人民过年的风俗民情,体验行花街愉悦的情感,初步激发学生热爱广州音乐文化。”《白鸽》中“能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白鸽》,体验歌曲的欢快情绪和愉悦情感。”这两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都强调了情绪和情感,是学生最终状态的具体表达。

2.简化知识与技能

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在上音乐课时,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是必须的,这既是提高学生整体音乐素质的需要,也为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并不是主体,不能占据大部分时间并当做音乐理论去讲解,否则枯燥乏味,还会大大降低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例如,《行花街》中“在音乐游戏中感受广州童谣《行花街》的情绪、速度及音乐风格,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唱出、表现出歌曲的美。”而《白鸽》中“知道歌曲的演唱形式轮唱,并能够用此形式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教师更多的是强调在音乐活动中感受,简化不是为了省略,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3.强化过程与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它本身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使它具有特殊的学习体验的方式。小学音乐教育设定切实有效的过程与方法来指导学生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教学的每一个过程,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过程与方法应是教学的主体活动,这个目标的设定应该包括“唱”“想”“做”“评”四个方面。

(1)唱。“唱”就是通过学生、教师的演唱,构建师生互动的情境和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通过多种表现形式的演唱,感受歌曲、理解歌曲、表现歌曲,为歌曲创作做好铺垫。

(2)想。“想”就是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鼓励学生思维的联想与发散、引导自由想象,以寻求创意。《行花街》中,毛老师深情并茂地演唱完歌曲后,问:“老师唱这首歌时心情怎样?情绪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回忆老师演唱时的音色、表情、动作,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歌曲的速度、情绪,感受到音乐的美。

(3)做。“做”就是引导学生实践与创作,利用各种活动方式,把亲身感受、表达创作出来,成为个性化的作品。同时把自己的作品用个人喜欢的方式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使之成为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行花街》一课中,教师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引用玩偶“阿娇”做道具,通过手势高低表现广州方言语音的高低、旋律的高低,带动学生浅显易懂地掌握广州方言的演唱,学生在形象的音乐游戏中兴致高涨,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本课的难点。另一个环节,教师利用“阿娇”示范歌曲,教学生在句末处像“阿娇”那样“摇头”,将歌曲处理得更加惟妙惟肖,充满浓郁广州气息的歌曲被学生们摇头晃脑地唱读得非常有趣,引起台下观众的阵阵笑声,学生们更是陶醉其中。

(4)评。“评”主要是师生共同评估作品。小学音乐课程的评价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注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体现社会发展、人文发展的需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白鸽》中,教师对学生鼓励、肯定的语言贯穿始终;《行花街》中,通过分小组学习、交流、汇报、评价促进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有效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而引导学生唱出歌曲的美。

三、以“文化”引领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提倡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教学”这一观念曾使很多教师“迷失”在“文化”中,“如何以音乐为本体,应该讲授哪些相关文化”就成为教师教研时的热门话题。

执教《行花街》时,毛老师在教学生念歌词前用粤语跟小朋友们问好,学生们兴趣大增。接下来教学生用广东方言朗诵歌词,同时用手势提示音高,然后教学生学唱歌曲,辅以同样的手势提示音高,这个设计虽然简单,但十分巧妙、独具匠心。通过方言朗诵和提示音高的手势,广州音乐的旋律特色也由此深入人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把握住与作品关系最为密切的文化内容,以最为简洁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学习和理解。由此,让学生在具有文化韵味的音乐课堂中,通过音乐的视角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让优秀的音乐作品为学生的人生增添一抹亮色!

这次观摩的两节课,给笔者很多启示,同时也看到自身的诸多不足。如果说音乐是音乐教师的立身之本,笔者则认为课堂是音乐教师的价值之躯。将收获践行于课堂,和学生一起享受音乐的愉悦,才是音乐课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缪裴言,章连启,.中小学音乐教育词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2]章连启,谭天静,张亚红.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