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由“所字结构”和“是”做代词引发的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由“所字结构”和“是”做代词引发的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古文翻译题第三小题涉及到了两个重要且有特色的语法点:所字结构和“是”作指示代词。本文认为这两种语法结构都是古汉语实词语法化的结果,同时对语法化的相关原因作初步分析。

关键词: 所字结构 代词“是” 语法结构 语法化 影响原因

在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阅读中,古文翻译题第三小题为: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译为现代汉语的参考答案是: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这句话本不难理解,其中涉及到的重要古汉语语法点也成为了采分点:(1)所字结构需要译出;(2)“是”需要理解为“这样的、这些”之意。这就引出了一个小问题:“所”字和“是”字本身具有实际的意义,它们作为实词使用的时候,意义是很明显的,“所”是处所、地点之意,“是”作表肯定的判断动词使用,但是表示虚化意义的“所+V(VP)”结构和“是”做指示代词是如何产生并发展的?本文还探究了实词语法化的原因等相关问题。

一、“所”字结构

“所”字的实词意义本来是“处所”。《说文解字・斤部》:“所,从斤,金声。伐木声也。从斤,户声。《诗》曰:伐木所所。”段玉裁注之:“伐木声,乃此字本义。为处所者,假借为处字又从处所之意引申之。”①由此可见,“所”字最初的含义是十分显豁的,就是伐木声及其引申出的处所之意。是哪些方面的原因将一个本与代词不相干的词义,意义虚化为一个固定结构中的组成成分呢?

“所”有处所之含义,在其早期的用法中,必然是运用这个意义比较频繁,或者说只要出现了“所”字,非常有可能是“处所”或于之相关的意义。《左传・昭公四年》:“冀之北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②虽然这里的“所生”已经是一个地道的所字结构了,但是其表示“马所生长、成长的地方”的“处所”含义也是很明显的。其它相似例子在《左传》中也比比皆是:

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春秋左氏传・隐公》)

传二年。春。诸侯城楚丘而封卫焉。不书。所会后也。(《春秋左氏传・僖公》)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春秋左氏传・僖公》)

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春秋左氏传・昭公》)

这些所字大多与“地点、处所”之意相关,是实词词义虚化的一个比较稳定的、有代表性的阶段:正因为有了表示地点,才逐渐引发了一系列的表示原因、表趋向、表关涉对象等有虚化意义的结构。这是容易被理解的。“所”字有“处所”义,以这一意义为基点,又衍生出“场合”、“地位”、“位置”、“本分”等名词义,名词“所”表示具体的空间,任何人或事物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的,由此“所”转而表示这一空间所存在的人或事物。但是如何衍生出所字结构?③

这就要从其它相关角度入手分析:上古的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位置关系,不难发现,很多时候上古的偏式结构式的辅助成分在后,中心成分在前,比如《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这里的“中心”就是“心中”的意思。《诗经・葛覃》:“施于中谷。”毛亨注:“中谷,谷中也。”本来按照现代汉语的角度,心中和谷中是正常的语序,与“中心、中谷”具有相同的意义,在诗经的时代有许多时候是倒置过来的。很多其他的结构,比如还是在高考题目中的“甚矣吾贫可知也”的修饰成分提前、否定句中的代词提前等,皆为上古时代的特定用法。实际上这些用法在原始的时代本来就是正常的,而且这些用法经过语言的发展,在后代的巨大变化中仍留下了痕迹。

这个原理用于分析所字结构,《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原句的意思就是“避风雨之所(地点)”。又如:《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所从坠”,即是剑掉下去的地方。以上是“某地”之意,还有一些稍微变化和发展了的例子:

《荀子・劝学篇》:“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所系者”中的“所”表达的含义已经淡化了地点的含义,更增加了一种原因的成分,“所系者”指苇苕而言,“者”字称代,“所”字指示。④

又如:《左传・庄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所安”表示了衣服食物这些用来安身生存的东西,“所安”之“所”连接的是对象、方式、结果这一类相对于地点来说虚化了的意义。这是用法扩大化的重要一步。

与“所”字相关的用法进而发展为单纯表示原因的所字结构。《左传・昭公三十年》:“诸侯所以归晋君,礼也。”这里的“所”连接的短语就代表着原因,“所”最初的地点意义消失几尽了。并且,在之后还出现了“所以”、“所谓”、“所为”等固定短语。

以上是对于“所”字如何从一个表示伐木声和处所之意的实词逐渐演化为一个结构助词的分析。上古的中心语和修饰语的语法结构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所”所处的位置是中心语,自然,后面的修饰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演变,修饰语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所字却相对固定,由实意名词最终演化为结构助词,而整体的“所”字结构本质上具有动词的语法功能。⑤这就是为什么“所字结构”经常为人所用,为人所理解,但是细究起来又显得很模糊的原因。

二、“是”字由指示代词转化为系词

下面分析“是”字是如何由指示代词发展为判断动词的。我们通常说“是”这个词是一个判断动词,更准确的说法是“系词”。它连系主语和宾语来表示肯定或否定,是判断词。其意义相较于指示代词的“这个、那个;这些、那些”之意要虚化一些。⑥也是词汇语法化的重要标志。

“是”的最初意义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是,直也,从日正。凡是之属皆从是。”段玉裁注云:“天下之物莫正于日。”可见段玉裁认为“是”的本义更偏向于判断词:正、确凿、符合之类的意义,这也证明了许慎在著《说文解字》之时,“是”的判断系词特性早已出现。先秦的诸子著作中,“是”作为指示代词的用法是占绝大多数的: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当是时也,当在这时候。)(《孟子・滕文公上》)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与南溟。(《庄子・逍遥游》)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从以上例子看得出来,作为代词的“是”将主语复指,然后加上宾语或判断语。主语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名词,也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句子形式。观察其结构,它的位置大多是在主语和谓语中间,很自然的就会产生系词的性质来,联系了主语和谓语,主语和谓语有很多情况下是有着判断意味的,所以“是”就成为了系词。

列举更具典型性的例子,在同一部作品中,也会出现“是”同时作为指示代词和系词的句子。如同在《论语》中,是作判断动词用:“子曰:‘二三子以为我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在战国时代也出现了“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的句例。

在时代稍稍于其后的汉代《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两个“是”同时在一句中出现,如果按照相同的意义来处理的话,整个一句话的句意就不明了了。只能将前一个“是”理解为指示代词“这”,后一个“是”理解为系词,由此可得,在同一句话中一个字的用法也会有所不同,这证明了词义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是有临界状态的,也是渐变的。作为系词的“是”,其标准是,在“是”的前面另有名词性(或代词)成分存在。

以上的典型例子很有启发性,说明了上古的作为指示代词的“是”在经历了复指主语,联系主谓语的阶段之后,逐渐演化成为判断系词,这个历程是十分漫长的,有很长的共存时期。不过“是”作为指示代词的语法痕迹在历代都有所体现,只是数量大大下降了。有可能是仿古的习惯,在宋元作品中偶见,⑦但这不能遮住“是”完成了它的语法化的进程。

三、语法化的过程及原因

以上两例是从一道高考题目入手,分析两个字的语法化进程,这个进程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有所体现,综合以上两例的原因分析,通常是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只具有某种语法意义而变成了虚词。除了具体介绍这两点之外,以下探究是否有其他什么原因也是语法化的推力。

汉语是一种不依赖于狭义形态的语言,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是虚词和语序,正是由于词汇语法化的演变,汉语中产生了一批在语言表达中不可或缺的虚词。汉语句子的主要结构方式是主语―谓语―宾语,定状补都是处于辅助地位的句法成分,当一类经常充当谓语的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稍稍有些变化,那么就会出现语法化的迹象:由于其位置的改变,有主要句法位置变为了辅助的句法位置,其词义也会慢慢消失虚化或抽象化,由此产生了语法功能的变化。不作谓语,而成为了谓语的修饰或补充成分,就由词汇成分演变为了语法成分。

以一个常用的“了”字为例,它在《说文解字》中最原始的意义在各个时代的作品中已经用得极其有限了,“了”的“明了、清晰”之意是古汉语的常用词义,作为一个性质形容词,在先秦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g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C哉?’”眸子明亮,洞察力强,这是“了”的常见用法。在这句例子中,是处于谓语中心语的位置,意义实在。

而在宋代程子章句《孟子》之时,“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在这其中“了”的用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谓语中心语的位置移至谓语之后,相当于补语,表示“完结,完成”的意思又是以完成前一动作“读”为条件,才得以进行,在某种程度上依附于前面的动词了。

而到了明代,这种用法继续发展,不仅仅是在口语中体现得明显,即使是在正统书面语之中,也虚化到了一个助词的地位。如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一・大学》:“‘书’有识字、写字两件工夫。识字便须知六书之旨,写字却须端妍合法。注疏家专以六书言,却遗下了一半。”

“了”字的演变过程也是其它大多数动态助词的语法化过程。它的语法化过程很有代表性,概括起来都是:连动式,表示动作结果(补语),表示动作完成、持续。“了”由表示实意的谓语中心语转化为非中心动词成分,在结构和语义上依附于其前或其后的中心动词。作状语的动词转变为介词,作补语的动词转化为助词,完成语法化。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语境、语气的影响,许多语气助词,语气词等就是有这条途径转化来的。

例如“可”字,从早期的《周易》就有其实词意义的相关用法,例如:

《周易・乾卦》:“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可”在这里是一个表示“许可,能够”意义的动词,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它受到了否定副词“不”的修饰,更能认定其为实词。

在《尚书・尧典》中,“可”出现于疑问语气之中了:“帝曰:吁!ㄋ峡珊酰俊痹谡飧鲆晌省⒀问的语境之中,可就有了表示“许可”意之外的揣度语气,实词的意义稍微分化,也稍微松动了一些。

《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这句话中的语境就是一种揣度、询问。“可”用于这个语境之中,有一种探求意在其中,而且是与“以”连用形成“可以”,“许可”意变淡。

又如《论语・雍也》:“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⑧不亦可乎?这是很典型的反诘句,助动词虚化为反诘副词是在这一语境中实现的。

还有疑问句的例子:《论语・雍也》:“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疑问的语境使得“可”所包含的“许可”意义逐渐消失,动词性明显减弱。而且正是由于在疑问句中引进了“可”的这种用法,才能够使它的适用面更广,意义虚化为询问揣测的过程中,语法化完成。

以上的内容是从一道高考题所反映的两个知识点入手,分析了这两个采分点所联系到的古汉语语法中的一些有特色的用法,从中探求这些重要用法是如何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联系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有针对性地将“所字结构”和“‘是’字做系词”两个问题具体分析,并引出了古汉语实词语法化的相关内容。

注释:

①选自[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第二版).

②选自李梦生注.左传今注.凤凰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12,(第一版).

③邓跃敏.从郭店楚简到龙岗秦简看“所”字的发展.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4.

④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5,(第三版).

⑤朱英贵.“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结构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9.

⑥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商务印书馆,2004.9,(第一版).

⑦在本篇涉及的高考题中就是这种用法.

⑧选自[宋]朱熹注,王浩.整理《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11,(第一版).

参考文献:

[1]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商务印书馆,2004.9,(第一版).

[2]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5,(第三版).

[3][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第二版).

[4]李梦生注.左传今注.凤凰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12,(第一版).

[5]邓跃敏.从郭店楚简到龙岗秦简看“所”字的发展.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4.

[6]朱英贵.“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结构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9.

[7]邓盾.现代汉语“所”及“所”字结构的重新审视与定性.汉语学习,2009.4.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