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雍正圣旨探台山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雍正圣旨探台山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皇帝颁发了一道关于台山的圣旨,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历史信息。雍正圣旨全文如下(标点符号和括号内注释为笔者所加),圣旨抄自道光二年(1822年)版《广东通志》卷一《训典一》:

“谕。粤东三面皆海,各省商民及外洋番估携资置货往来贸易者甚多。而海风飘发不常,货船或有覆溺。全赖营汛牟兵极力抢救,使被溺之人得全躯命,落水之物不致飘零。此国家设立汛防之本意,不专在于缉捕盗贼已也。乃沿海不肖之牟兵等,利欲熏心、贪图财物,每于商船失风之时,利其所有,乘机抢夺,而救人之事,姑置不问。似此居心行事,更甚于盗贼,残恶之极,岂国家牟兵忍为之事乎?

如雍正六年八月间,有福建龙溪县人徐榜,贸易西洋,行至广东新宁县(现台山市)地方,遭风损船,广海寨守备(连长)邓成同兵丁等巡哨至彼,捞获银钱,私相分取,而坐视徐榜等在困危之中,不行救护。此案现在题参候审。

又闻有香山县(现中山市)澳门番人(外国人)月旺贸易交趾(现越南)于雍正六年(1728年)十二月在琼州府(现海南省)会同县遭风损船,该汛百总(排长)文秀即驾小船搬运货物,及至登岸,止还本人缎匹、银器数件,其余藏匿不吐。地方官现在查追。

似此贪残不法之事,广东、福建二省居多,而他省沿江滨海之营汛亦所不免。此皆该地方督(总督)抚(巡抚)提(提督,省驻军司令)、镇(总兵,即师长)等不能化导于平时,又不能稽查惩究于事后,以致不肖牟兵等但有图财贪利之心,而无济困扶危之念也。嗣后若有此等,应作何严定以重治罪之条,使牟兵人等有所畏惧儆戒,着沿海督抚各抒己见。议奏到时,九卿(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太常寺、鸿胪寺、光禄寺、太仆寺、宗人府、銮仪卫等九官署长官)会同,再行定议。此首颁到之时,着一面即行出示宣谕牟兵等,一面定议具奏。特谕。”

今天我们阅读雍正这道圣旨,可以从中获取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丰富信息。

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海上商路,它从华南沿海港口出发,越过南海,取道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直达西亚、东非,再辗转通往欧洲,将中国巧夺天工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和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传播到异域。而台山海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宋代书籍《萍洲可谈》记载,当时新会县在锉垌都溽洲港(现台山市广海港)设立望舶巡检司,从广州驶往外国的商船,都要在此靠岸登记,和故乡的土地告别,然后再远航。商船海外归来,也先在此靠岸,巡检司驻军会送来酒肉款待万里归来的游子,并派兵护送他们回广州。

明朝和清朝时期,台山沿海的广海和横山两个港口,是外国商船来华贸易的第一站。据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版《新宁县志》记载,这两个港口是:

一,广海港。《县志》载:“望峒海在锉峒都,去县南五十里,与锉峒海同源,番船皆泊于此。”

二,横山港。《县志》载:“寨门海在海宴都,去县二百五里,接源横山颉D┝饕苑偶江,大而且深,是为番舶往来之冲。”

关于外国商船来华贸易在台山海域的航线,《县志》有如下记载:“大金门海在海宴都,流接铜鼓海,在上川之左(指东面),诸夷入贡(指来华贸易)经此。上川之右(指西面),又曰小金门海,诸夷入贡,遇逆风则从此入。”嘉靖四十年(1561年)版《广东通志》也有相同记载。

上述《新宁县志》的记载表明,在明朝时期,台山海域是来华贸易的外国商船的必经之路。台山的两个海港,是外国商船来华的首站港或目的港。

雍正圣旨告诉我们,康熙年间实施的禁海令,到雍正时已停止执行。以福建出发驶往外洋的船只,仍须经过台山海域。台山海防部队,负有保护和救助中外商船的责任,违犯者必受法律追究,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