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颠覆与价值回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颠覆与价值回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与迪斯尼原创动画电影不同,梦工厂的动画电影更多地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其素材多以传统故事为基础,通过颠覆、杂糅甚至于拼接已有电影人物、情节、语言、场景等和幽默的表现手法,实现电影文化的另一种改革和创新,最终实现电影价值回归

[关键词] 梦工厂;动画电影;颠覆

《怪物史莱克》是梦工厂以西方文化为题材推出的一部动画大片,在美国刚一上映就取得了惊人的票房收入,在所有的动画片排行榜中位居榜首,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而《功夫熊猫》,是梦工厂制作的一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动画片,一经推出,也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同时还获得了由国际动画协会创立的安妮奖中的17项提名,包括: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最佳视觉效果、最佳角色设计、最佳制作设计等。《功夫熊猫》也是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有力竞争者。梦工厂的两部动画片以其独特的特色,获得巨大的成功。现以这两部电影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一、颠覆与和谐

《怪物史莱克》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颠覆。故事的内容是传统的王子与公主,英雄救美,主题是怪物史莱克和公主之间纯真的爱情,这个爱情故事简单、直接、令人捧腹而又温馨感人,故事中的两个人物有着最常见的爱情遭遇――从误会开始,到彼此了解双双坠入爱河,又因世俗原因而分手,最后以大团圆结局。而此片内容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其故事模本的不落俗套和对传统动画的彻底颠覆。影片的主角由白马王子变成了怪物,营救公主的最初目的并不是处于传统个人英雄善良正直,而是处于个人的私利。当公主被营救出来后,史莱克说“I am just a delivery boy”,传统电影题材的模式被完全改写;影片突破了电影主题发展的传统模式。在以往以爱情为主题的动画片中,如《美女与野兽》《白雪公主》《睡美人》,男女主角讲究“门当户对”,人物非富即贵,主角往往是英俊潇洒、正直勇敢、聪明智慧,而且男女主人公都是一见钟情。而《怪物史莱克》则完全颠覆这样的模式。英雄既不是王子,也不英俊潇洒,而且男女主人公并没有在一开始就一见钟情,私订终身;影片最终结局时,公主的形象变化也很让观众出乎意料。在许多同类题材的动画片中,公主的形象都是由丑变美,最终和自己的白马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在这部影片的片尾,公主的最终形象却被定格为一个既丑陋又肥胖的形象。《怪物史莱克》对传统动画电影题材和主题的颠覆,是其成功的最大特点,这种非主流对主流的对抗,也是电影文化一种改革和创新。其二是“混杂”。如果住在迪斯尼动画电影中,大部分动画造型都是原创的,从米老鼠到白雪公主,从《狮子王》到《睡美人》,从《超人总动员》到《料理鼠王》等,迪斯尼动画电影总是采用全新的动画造型加简单的电影主题。而梦工厂作品的动画造型和情节设计却有各种已有动画形象混合的味道,在某种程度上有“搞怪”或“恶搞”之嫌,并非原创。事实上,电影产业是商业与娱乐产业发展的综合体,《怪物史莱克》取得的商业成功有目共睹,并在现今挑剔的观众眼中创造了良好的形象,为传统的动画产业带来一丝清新幽默的气息,这也说明有时“混杂”也是一种创新。正如一种理论,有的是全新的、独特的、原创的,有的则是在原创基础上的延伸,只要阐释充分、论证有力、实际应用效果明显,这些理论也是创新,且具有价值。

颠覆和混杂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童话故事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幻想,是童话的本质特征。童话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数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假想形象;童话所描绘的环境,往往是人世间没有的虚幻境界;童话所讲述的种种情节,也是不可能发生的虚构故事。因此,在现实中,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白马王子,并遇到自己一见钟情的白雪公主。

二、主题价值回归

《怪物史莱克》的情节取材于西方传统的爱情故事,在强调个人至上的西方人眼中,爱情是人生的必需品,人生如果没有了爱情,那就失去了无限的趣味。而真正的爱情需要经历生离死别,超越原始的人的欲望、外貌、家庭背景以及世俗的偏见;与此同时,爱情是要通过主人公坚强的意志、永不妥协的精神获得的。在获得爱情的过程中,始终需要史莱克主动采取积极的行动,男方掌握爱情主动权与西方爱情价值观相统一。而电影的虽已圆满的爱情结尾,女主人公变成“女版史莱克”, “丑女”与“怪物”结合这样的结局的确让很多观众耳目一新,其独具匠心和艺术独创力由此可见。这无疑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西方人认为爱情本身是完美无缺的,与世俗的个人无关,人在热恋中时,所倾慕的对象就好比天使一样,是绝对纯粹的。所以一次真正的爱情,会使人的灵魂得以净化,道德得以升华。故事结尾时,沼泽森林中动物们的狂欢传递了一个“和你爱的人一起搬到一个适合你们两个人的地方”简单朴实的西方人爱情观。由情节的颠覆到主题的统一,实际上是梦工厂通过独特的视觉享受和反传统的故事情节来表达主题,这符合西方人对电影独特性的追求,而主题和谐统一又使电影回归到文化价值观的统一,又使观众对电影产生文化共鸣,会有一种文化归属感,认同感。

《功夫熊猫》是以中国元素为题材,电影主题也不像《怪物史莱克》清晰,电影情节似乎只是向我们传递中国文化的信息。典型中国武侠文化的再现。一个痴迷于中国功夫的熊猫,一本传奇色彩的武林秘籍“神龙卷轴”,一场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一种鱼跃龙门的情节,一个具有禅意的结局。场景与人物设定具有中国化。人物方面,龙是中国的图腾,熊猫是中国的象征,“虎、蛇、鹤、猴、螳螂”五大功夫高手的名字来源于中国功夫的名称;场景方面,阿宝家的传统手推车与面馆,四人轿、鞭炮、针灸与传统庙会;建筑风格方面,飞檐斗拱、红墙绿瓦,寺庙中更是装点了许多山水画、瓷器,室内的墙壁、柱子、桌椅绘制等。表面上看,电影的所有这一切都和谐统一至中国文化背景下,然而电影的真实主题是对中国文化的颠覆,主角熊猫是披着中国文化外衣的西方“传奇英雄”。这符合好莱坞的一贯做法,迎合西方人的思维观念和文化传统。熊猫有着西方式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念,而西方社会最重要的道德价值观是勇敢、节制、正义和谨慎。西方人普遍认为“勇敢是最珍贵的东西”[1]这与《怪物史莱克》所表现的主题相一致。勇敢面对现实,承担责任,勇于抗争。在上山观看神龙大侠选拔会过程中,当他发现很难将手推车带上山时,依然决定不顾父亲的命令,自己独自上山“I will bring me back souvenir”。 以“我”为中心,把“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具有鲜明的个人主义色彩和强烈的反抗精神。这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别。虽然故事以恢复山谷和平为美满结尾,然而追求和平、讲求和谐已成为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核心价值,成长和励志故事本来就有全球适应性。梦工厂在貌似统一的情节掩盖下对现实文化价值的颠覆,充分迎合东西方观众的审美品位。

《怪物史莱克》和《功夫熊猫》片段中都有中国功夫的元素,它们成功借鉴了香港功夫电影的模式,表现某种特定的风格。《功夫熊猫》最终采用的也是《醉拳》式轻喜剧风格的学艺故事,导演史蒂文森挚爱中国文化的神秘和英雄主义,水墨山水似的画面让我们联想起《卧虎藏龙》,熊猫从天而降的招式却是《功夫》中“如来神掌”,而导演马克•奥斯本则更喜欢《英雄》绚烂的画面。《功夫熊猫》的视觉风格和飘逸的气质都得益于这种武侠电影的营养。[2]而《怪物史莱克》出现的功夫场景借鉴了由袁和平指导的《黑客帝国》中的招牌动作,并且用“恶搞”的形式加以娱乐化。梦工厂在电影场景设定上也始终不断借鉴、颠覆、创新和回归统一。

三、梦工厂与后现代主义

梦工厂自1994年始建之初,其动画电影就在情节、画面、主题等方面都具有后现代主义特点,梦工厂并不在乎情感的深度,而着力于拼贴各种精彩的娱乐元素:有话题价值的题材、古怪的造型、抵死的幽默、大明星配音和疯狂的市场营销。[2]注重颠覆传统电影的人物构造、情节设计,质疑现在的文化价值观。《怪物史莱克》中出现的人、怪兽、驴子、龙、各种童话人物等生活在一起;《功夫熊猫》山谷中的各种动物,这些原本没有逻辑关系的各种“人物”驱动故事发展,在严肃的话题下面又有很多反常理的幽默情节的设定,怪兽爱上公主,驴子恋上飞龙,鸭子是熊猫的父亲,螳螂可以力举千斤等都具有无厘头式的幽默。梦工厂的动画片都选择了迎合流行文化,而且本质上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而我们想要展现的是一个你从未经历过的独特世界,那个世界有它特有的规则,与今天的世界截然不同。[2]

不用单一的标准去裁定,有差异进而统一。而电影在这个过程中大致表现出两个倾向。一个是传统叙事的合法性由于其基础的终结而遭质疑。传统的电影叙事遵循的是以英雄为中心的叙述模式,而后现代电影倾向于颠覆传统的叙事(如圣贤英雄、解放拯救、光辉的胜利、壮丽的远景等)背景,以平凡的小人物、平凡的主题、平凡而琐碎的故事取而代之,利用堂皇叙事与平凡话语间的杂糅、拼贴和交替衍生来反衬、嘲弄传统叙事的理性偏激。[3]两部动画片中小人物“史莱克”和 “熊猫阿宝”都是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典型体现。后现代电影也不把电影“梦幻般完美的故事”“逻辑缜密的对白”以及“完满的结局”等看做是自己的终极目的。后现代作品更倾向于打破求同的稳定模式,而强调差异的不稳定模式,从影片的各个层面都引入多元化的概念,不强求故事、结构与电影文本内在表达的完全,转而更宽容地面对影片各层面的断裂、局限、矛盾与不稳定性,从而实现从电影表现形式颠覆到电影文化价值的统一。

审美学认为,美应该精确、明晰、完善、真实,充满理性的光辉和典雅的格调,而一切模糊不清的东西、一切不可理解的东西都是不美、不完善的。强调共性和类型,主张和谐与对称。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梦工厂动画电影要在颠覆中求统一,在混乱中求和谐,且具有一贯追求的价值取向。其迷人之处就在于观众在观看电影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对传统颠覆的幽默表现,享受电影娱乐魅力,体验不同的文化之旅,从而实现主旨价值的回归;观众在理性审视电影自身价值的同时,还保留部分电影片段感性的主观认识,提升对美的认识,得到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155-216.

[2] 娄军.梦工厂的《功夫熊猫》:功夫片迷的动画情书[J].艺术评论,2008(08).

[3] Lyotard.The Postmodern Condition:A Report on Knowledge[M].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4.

[4]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 姚静.经典英文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和文化内涵[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作者简介] 陈化宇(1982― ),男,河南许昌人,硕士,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