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中庸》的致中和思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中庸》的致中和思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庸》原著中,中庸表达为致中和,体现为中和之天道、中和之人道、中和之治道。全面看来,中庸不只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价值论。作为一种方法论,中庸诉求的是执中,作为一种价值论,中庸诉求的是中和。

关键词:中庸;致中和;方法论;价值论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与《大学》同是儒家诸经的普及读物,也是儒家经典的代表作。宋儒朱熹曾在《中庸章句》中说:“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值得注意的是,《中庸》开宗明义说的是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在于致中和,并且经世致用,体现为中和之天道、中和之人道、中和之治道。由此而论,中庸不只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价值论。长期以来,把中庸作为一种形式方法论来理解,是在理论上把中庸思想空壳化了,遮蔽了中庸的致中和思想内涵。

一、中和之天道

《中庸》开篇即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并且,“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联系全文思想看,《中庸》论道与《易传》语体类似,显现出其时儒家学者建构儒学形上学体系的时代文化特征。《易传》明确提出了“天人合德”的命题:“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易传・乾文言》)而《中庸》更侧重纯粹的德性思辨,直接在天道与人道之间建立起德性关联,从而达成致中和的天人合一关系。

中国传统思维善于从主、客体的关系出发,通过多方向的类比联想对主客体进行类推,寻求同构性。如,“易”思维构造了一个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中国传统宇宙图式,并认为宇宙万象有其同构性,故有其可模拟性。而在《中庸》中,天人合一首先体现为中和之天道,即是诚者与诚之者的相和关系。“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意谓“诚”是天道,人道的本质在于能够“诚之”,即体会和追求天道。中庸哲学认为,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的,天理与人理是相合的;人固有的道德属性,是源自于天道的;人愈能往内心反省,就愈能上通于天道,愈能了解宇宙自然中所潜藏的诸多意义。

从先秦儒家开始,其天道观就已经是采取德性之天的形态,所谓“天德流行”“天命有德”。中和之天道的重点,就在于发掘人类自身的天德本性,使其与天地间生生化育的道理同相运作。“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叁矣。”人在天地之中,认识并追寻宇宙自然之道之理,这种精神上的契合与颖悟,足以使人产生一种道德价值的认同感。并且从人与自然的关系高度,重新审视人与人的关系,重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由此,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扩充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就是达到天人合一的中和境界。

二、中和之人道

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是为了给“人伦”护法,为仁义道德寻找理论根据。致中和,更在于人道之中和。在《中庸》中,人道的内涵被阐释为人格和人伦。“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这段话里,三达德是对于人格内容的概括,五达道是对于人伦内容的概括,二者合一即是儒家的人道内涵。

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的相互关系,也称为“五伦”,是五项社会关系、等级次序。“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孟子的概括。在中庸的致中和思想中,五伦的要求与义务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如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等。也可以说,这种双向的义务与要求,是一种阴阳的中和。其道理在于,既肯定“上尊下卑”,又否定“恃强凌弱”,走一种调和路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体现出儒家伦理的双重文化特征。五达道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不损害,也就是要做到忠恕宽容。《中庸》中说:“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忠恕是中和之方,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观点。所以,《礼记・礼运》上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所谓七情十义,就是说明人道的价值取向。

五达道是要中和调节五种基本人际关系,那么,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好学、力行、知耻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所以,《中庸》第二十章阐明道:“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有了三达德、五达道,就有了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基础和政治基础。

三、中和之治道

中庸之道在于致中和,体现了儒学的实践理性和经世致用,其归结则是儒家的德治。《中庸》中不仅阐释了人道,即是人格和人伦,而且也阐释了儒家德治的具体内容“九经”。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经过历代大儒的丰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儒家情理主义伦理和德治规范。孔子注重仁和礼的结合,实质上是注重了人道与政治的结合:“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很明显,孔子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也是中庸之道的实现。孔子说过:“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种思想的承续,《中庸》也有表达:“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继承的成果,就是中和之治道的“九经”。

《中庸》提出的九经是:“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九经是中和之治道的九项工作,即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中庸》进一步解释说:“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才,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子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可以说,中庸“九经”的提出,也是对《尚书・尧典》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和合理想的发扬,是中庸之道的经世致用。全面看来,作为一种方法论,中庸诉求的是执中,作为一种价值论,中庸诉求的是中和。

参考文献:

袁德雨.浅析《中庸》“致中和”情感美育观的现实意义.教育学文摘,2012(02).

作者简介:杜杰,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