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河南省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河南省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河南省濮阳县委、县政府把建设产业集聚区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健全推进机制,加强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濮阳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 发展 河南濮阳 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188-02

一、河南省濮阳县产业集聚区概况

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原规划面积7.8平方公里,具体范围为北至晋豫鲁铁路南300米、南至金堤、西至大庆路、东至金堤,总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9.5平方公里,功能服务用地3.5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光电子和医用新材料。根据主导产业定位,集聚区规划建设四大园区,其中:(1)生产服务配套园3.5平方公里,占总规划面积的27%,主要引进公租房、金融、市场、研发等生产企业入驻,形成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格局。(2)光电产业园4.5平方公里,占总规划面积的34.6%,主要引进电光源、光电子和与光电子相关的企业入驻,在集聚区形成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3)医用新材料产业园2.5平方公里,占总规划面积的19.2%,主要引进医用材料、医用设备、医疗用品制造企业入驻。(4)综合加工产业园2.5平方公里,占总规划面积的19.2%,主要引进机械制造和物流企业入驻。

二、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1.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县产业集聚区现有企业33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28家,包括光电子项目12家、医用新材料项目6家。投产项目23家,在建项目10家。今年一季度县产业集聚区开工新上项目19个,总投资58.83亿元;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6个,总投资52.97亿元。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是路网框架不断拉大。累计建成道路88公里,2012年全年新开工25条道路44.9公里,建成道路17条28公里,其中新规划区开工建成11条道路17.2公里。2013年一季度产业集聚区新开工红旗路东延、富民路东延、大庆路南延、文化路北延4条道路。铁丘路东延至106国道,西延至濮上路,新规划区内的文明路、盘锦路与濮阳市市区相贯通,产业集聚区的交通优势更加凸显,产业集聚区的框架得到进一步拉大。二是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雨污水管网共建成88公里,天然气管网25公里,投用垃圾处理站1座,建成加油站1座,新规划区内标准化厂房在建10栋,投资1亿元的教育培训中心已经开工建设,产业集聚区科技研发与信息服务中心规划选址已完成,预计今年9月份开工建设。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项目集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3.生态绿色初见成效。今年以来,抓住春季绿化的大好时机,对铁丘路及产业集聚区已建成路网全部完成景观绿化。产业集聚区累计植树29.97万株、栽植草坪28.5万平方米、绿篱10.33万米,新增绿地面积60余万平方米。全力推进总长37公里的106国道绿化景观带工程,已开挖河道45公里,整理地形36公里,新植树木3万余棵。产业集聚区的绿化得到了整体提升,环境得到了美好,生态绿色屏障初步形成。

4.产城良性互动实现融合发展。产业集聚区与濮阳县中心县城相毗邻,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壮大和区域调整,道路、供排水、污水、水电气等全部与县城贯通,市政服务功能实现“无缝对接”。临近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商住小区已达9处,五星级宾馆1处,投资1亿元建设了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吸引了近千名农村人口向县城转移,产城融合一体发展有力推动了濮阳县的城镇化进程。产业集聚区内的15个村庄、3800户、15000人规划为南北两个社区,实现了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可腾出建设2299亩,为濮阳县中心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有利的空间。

三、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有利措施

1.加强领导,合力推进。成立了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工作领导小组,分设融资、项目审查和手续办理、项目推进、土地报批、社区拆迁和建设、环境治理、综合服务、专业园区8个专业组,分工负责,合力推进,做到每项工作都要负责跟踪服务,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

2.制定政策,多方扶持。2010年7月20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意见》(濮阳县发[2010]14号)。2012年5月5日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出台了《关于促进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濮阳县发[2012]4号),明确了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推进措施,制定了财政、土地、项目、产业政策、人力资源等5个方面具体的支持措施。出台了招商引资办法,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围绕主导产业招商选资,实施了异地招商税收二八分享政策,提高了招商引资奖励金额,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引荐人给予重奖,其中对固定资产投资达1亿元以上的安时锂电项目第一引荐人奖励50万元,并落实了相关待遇,极大地激发了全县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3.强化服务,提高效能。对入驻企业实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实行县级领导分包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入驻企业签约后,由县产业集聚区统一办理各类手续,明确办理时限。同时,加强治安环境综合治理,严禁乱检查、乱摊派、乱罚款,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

四、影响发展的制约因素

1.周边竞争加剧。目前,濮阳县周边各地产业集聚区竞相发展,相互赶超的竞争趋于强化。由于均处在推进工业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资金、企业、人才等要素的需要趋于激烈,尤其是在招商引资上竞争更为激烈,为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各地出台了形式各样的招商引资政策及优惠措施,这些都给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带来了压力。

2.土地、资金紧缺。尽管经过濮阳县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产业集聚区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产业项目的不断入驻、道路框架的不断拉大,尤其是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后,新的规划区面临大量的建设任务,土地、资金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土地方面:由于省里对各地市工业用地指标实行总量控制,分到县里的工业用地指标更为有限,土地已成为制约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最大瓶颈。资金方面:由于银行贷款门槛高,融资能力有限,造成企业资金困难。

3.入驻企业整体档次不高。目前入驻的33家企业中,省级技术研究中心的只有一家,市级技术研究中心的有两家。入驻的企业中形成产业链条的企业很是有限,目前产业集聚区内形成上下游产品链条的只有林氏一家,一期的原材料和二期的产品可以形成产业链条,而二期的产品档次较低,目前尚处于亏本运营阶段。

4.基础设施不足,人才缺乏。省里对产业集聚区要求“七通一平”(水、电、气、路、通信、暖、邮、土地平整),而濮阳县产业集聚区目前差距还很大,老产业区实现了“三通一平”(电、路、水、土地平整),自2014年6月省里批复调整规划以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文明路、盘锦路等新区道路建设,其他方面尚有很多不足。目前,产业集聚区内现有企业从业人员中高级管理人才、策划人才、销售人才严重缺乏。

五、几点思考

1.围绕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随着我国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大好历史机遇。濮阳县应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招大引强,上大项目,大上项目,拉长产业链条,挖潜发展空间,提升入驻企业的整体档次和科技含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2.多措并举,破解资金土地瓶颈。资金方面:一是建议上级加大对省级贫困县的扶持力度,对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服务功能配套设施资金方面给予倾斜。二是积极采取BT、BOT等多种模式加大融资力度,进一步解决资金困难问题。三是出台相应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土地方面:一是将加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纳入省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每年明确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并实行实名单列。二是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允许河南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先行先试”的原则,实施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试行产业集聚区单独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根据实际用地需求,试行与审批级次相配套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滚动修编制度。三是实行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税收金额挂钩政策,同时在产业集聚区划定一定比例的多层标准化厂房专用区域,提高土地使用效益,节约集约使用土地。

3.加大力度,实行人才对接。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开展针对性、专项实用培训计划,依托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载体主要开展普通工人岗位培训、技术工人技能提高培训和行政人员管理培训。二是与高等院校积极对接,组织开展“校企合作”岗位对接,推进优质技工院校与产业集聚区重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大力开展定向、委培、订单培训,引进一些高科技人才。三是根据产业集聚区实际,创新人才引进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包括工资、待遇、住房、职称、户口、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产业集聚区引才的“一站式服务”,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濮阳县:培育产业集聚发展最强增长极.济宁日报,2013.10.29

[2] 宋歌.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企业活力,2011(6)

(作者单位:濮阳市劳动就业处 河南濮阳 457000)

[作者简介:吴红菲(1981―),女,河南省濮阳市劳动就业处解困与再就业科副科长,经济师。](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