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莫把课标当点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莫把课标当点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科带头人,不但在本专业上有所专长,还要能将此专长言传身教,扩散辐射,影响和带动身边教师的成长。这种影响和带动,大范围要能面对问题,陈述见解,提出建议,如专题讲座;小范围也要口耳相传,面授机宜,如师徒结对。如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会制约专长的发挥,学科的引领。所以,对于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单位做了点调整,保留了课堂教学比赛,将以前的论文写作调整为现场口头阐述。

要阐述的题目为:你在日常教学和教研活动中是如何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的?(案例说明)应该说,此题目比较宽泛,因为题目并没有限定课标的某项具体要求,就是课标倡导的理念也可以视为要求。题目也贴近实际,虽然有“案例说明”的补充要求,但“日常教学和教研活动”就是教师的工作内容。只要能熟悉课标里的一两项要求,并复述出来,然后用教学中的一个案例证实自己是“如何落实”的,对于一个成熟并优秀的教师而言,应该难度不大。

虽然题目难度不大,但时间并无几何,从领到题目到陈述完毕,只给5分钟时间。

24人参加此项陈述,优秀者有之,但少之又少,多数留了点遗憾或欠缺,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珍珠散落,独缺一纲提贯

此题的阐述,首先应该开宗明义。说出自己对课标某个理念或是学段某条要求的理解,然后结合自己的案例,说具体的做法,以突出题眼“落实”。反之也可,先说做法,再引证课标要求。可实际情况是至少有15位教师,主要叙述自己的教学过程。这中间的有些教师,教法很有实效性,也具典型性,如有的教师列举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案例,在恰当时机运用字理教学,组织了系列的课外识字活动。且讲述生动、具体,一听就是自己平时所做。可是,案例讲毕,只是说自己平时识字教学就是这样做的,所依据的课标要求却淡而化之、笼而统之。其实,讲述者就是在落实课标中关于识字写字的具体建议:“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这两句话可能较长,一字不差的记忆确实需要花上点时间,但是,“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利用各种机会,识用结合”“多种识字方法”这些都是教师平时说课、议课的高频话语,也是识字字教学的指导策略。教师怎么在关键时刻不能有理有据呢?自己撒的是珍珠,却不知用什么来提贯,经验缺少理论的佐证,就会限制自身的发展,实在有些可惜。此种情况,遇到真正熟悉课标要求的听者,可能有所对应。否则,那就是有据无理、有果无根的经验主义,比赛吃亏事小,平时指导交流总不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自然也不会让人心悦诚服。

二、慢言絮语,只少一序关联

当众阐述(或是当众讲述)不能说是妙语连珠,可也要对平日的口头语言适度加工,最起码要言之有序。语言质朴是优点。可过于质朴,甚至是用两人唠嗑的话语,那就流于苍白无趣。两人唠嗑,心有灵犀者若稍有分神,还会叫停追问。面对多人讲述,听者出于礼貌,有疑不问,搞不好那就是一团乱麻。这里面有客观原因,只给5分钟,平时习惯了40分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对忘记什么可以临时或是结束再补充的教师来讲,只能争分夺秒、登台就说。5分钟虽然都说满了,岂不知,如果无序,话越多给人不知所云的感觉越严重。反不如少说却说得恰如其分给人留下的印象深。话多而无序,问题没说清楚,却暴露了自己的问题。起码口语交际的要求或是教学策略是模糊的,因为小学第二学段课标的要求是: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第三学段课标的要求是: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自己言之无序,教学效果不难想象。本打算多言必贵,没想到言多有失。

三、模棱两可,唯欠一准点睛

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7万余字,全文背诵不可能达到也没有必要达到。因为课标学习主要是领会理解并运用核心理念。但是,就学段目标的表述而言,最好要死记硬背,哪怕是关键词句的死记硬背。如此,才能比较三个学段的细微差别,保障教学的递进有序,螺旋上升。现场阐述者,在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或是教学实例寻找依据时,对课标相关条目的表述,往往把最为关键的词句省而略之。如第一学段,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随意地说成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少了“学习用”三个字,对教师教的作用认识不足,和第二学段的要求区分不明。这就难免让听者对你的教学心有疑虑。同样,对词句教学要达到的程度(当然也含方法),三个学段的要求分别是“了解”“理解”“推想”,笼而统之,一概而论,区分不明,就会导致教学效果模模糊糊一大片。标准者,标靶也,理解上的失之毫厘,应用上就会差之千里。

总体成绩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凡是上述三方面遗憾或是欠缺较多的,课堂教学成绩也较低,反之,课堂教学成绩较高。也就是说,对课程标准是否能理解并且运用,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学校甚至个人每学期都要学习课程标准,多数学校起初还要以此为专题进行学习交流,甚至很多来参赛的教师,在等候室里还在翻看课标,可是怎么到了用时就忘了呢?恐怕存在如下问题:

一、以为懂而事实上不懂

课程标准的语言不生涩,只要有过教学经历的教师一读即懂。加上系列的学习和培训,对里面的许多流行提法大家都不陌生,还能常常挂在嘴上。尤其是理念方面的提法,如:实践性、综合性、语用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都可以随时引用,且由于帽子很大,所以戴在哪个头上也大致可以。可是我国的课程标准,概括性强,过程、方法、结果往往一并呈现。到了学段具体教学时,才进入了操作层面。操作层面的要求,虽然每个学段的教学板块大致相同,可要求上的不同只是通过几个词语来区分的。想有效地落实,非得咬文嚼字、锱铢必较不可。非得具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的阅读策略不可。非得能把某项具体要求和实际教学中的教材内容结合起来不可。就像现在的语文教学一样,引导或是自读发现阅读或是习作的策略方法,如果不及时运用,还是纸上谈兵,这种学习还仅仅停留在“知”的层面上。如此看来,平时的课标学习仅读过、听过、议过、考过,还是半截子学习,知能分离,不能对接。表面似乎懂,事实上还是不懂。

二、把课标当成应景应急的点缀

在遇到赛课、说课时,教师也会引用一两句或一两段课标的要求。可多数是研读或教学课文之后再去找课标并自下而上的学习,是迫于应景而临时抱佛脚。平时则仅凭经验(新教师也以老教师的经验为凭)想到哪里,教到哪里。课堂的表现也如栽树插禾,想在哪儿栽就在哪儿栽。反复研读教材,解读千头万绪,就是难以判断哪条头绪才是课标着力所指。知其大概者,扮演着盲人摸象的角色,知道语文就是学字词句段篇,就是学听说读写,导致学段不分,学情不分。可怕的是对课标浑然不觉者,就像小猴子下山,追赶潮流,红火了过程,却无功而返。真正地学习课标,运用课标,应该采取自上而下的阅读方式。熟记每个学段每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到了教学教材内容时,应该自动对接,对号入座,方能谈得上落实,而不是再去寻点缀。在日常的教学之后,抑是自己的教学有了实效有了创新,亦或存有遗憾,也要追溯标准要求,使教学和标准如影随形,甚至变成支配自己教学的潜意识,才能真正谈得上业务的成长。课标不是用来点缀增色的,教师只要站在讲台上,甚至平时的一言一行,其实已经向别人透露自己是否是个熟悉标准、运用标准的教师了。

三、把课标当成形而上的条文

教师在现场阐述时,只重教学过程的叙述,模糊课标要求的现象,其实也反映出平时的教学现状或是教学情形。只要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训练,就是教语文。只要多做练习多做试卷,就能考好语文。只要瞄士际缘奶庑停变换着练习,语文的效果才更直接。和考试相比,课程标准就是形而上的文件。岂不知,课标不仅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检测的依据,试卷检测板块大体相当,就是检测阅读时所提的问题,也有规律可循,那就是课标里对相关学段提出的具体要求。只有先明确了要求之后,在阅读教学时,才会有意为之。复习时,也会有意练之。要比题海战术来得精准,也避免了许多无效劳动。也就是说,想检测成绩高,课标学习不但绕不开,还得要加强。

朱光潜先生是文字大家,他有篇文章叫《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我写白话文,除得力于文言文的底子之外,从外国文字训练中也得到了很不少教训。头一点我要求合逻辑。一番话在未说以前,我必须把思想弄清楚,自己先明白,才能让读者明白,糊里糊涂地混过去,表面堂皇铿锵,骨子里不知所云或是暗藏矛盾,这个毛病极易犯,我总是小心提防着它。我不敢说中国文人天生有这毛病,不过许多中国文人常犯这毛病却是事实。”

这段话虽是指写文章的,口头阐述也应该如此,甚至平时教学也应该如此。想说好,甚至是做好、教好,先要清楚思想(当然包括清楚标准),然后才能行有方向,做有目的,教有目标,习有策略,说有条理,否则,就是糊涂的教师,如果事实如此,那就难以原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