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应用型高校机械类专业产学研创新教育模式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应用型高校机械类专业产学研创新教育模式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文章对产学研合作中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人才分类培养方案探索与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创新思想激发方法、六位一体化实践平台建设、教师实践能力提高与结构优化四个方面,进行了机械类专业产学研创新教育模式的探讨,构建了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机械类专业 创新教育模式

高等院校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一支生力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源头。推进产学研合作,是高等院校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高等院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应用型高校,特别是建在中小城市的地方高校,赖以成立的依据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既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现代工业领域一线从事设计、制造、研发、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这类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1]。因此,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讨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机械类专业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高等院校在产学研合作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日趋多样,规模日益扩大,内涵得到拓展,机制进一步健全等[2]。机械类专业作为工科学校的重要专业之一,因专业与实际生产的密切相关性,其本科毕业生将直接进入生产一线从事工程实际工作。如何有效利用产学研合作优势,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近年高校工科专业教学中不断探索的热点。湖南工学院从改革教学内容,优化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及动手能力,构建了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模式[3]。湖南师范大学机械专业结合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围绕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就创新思维的培植、教学体系改革、产学研平台搭建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产学研为平台、理论课程体系为构架的机械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4]。

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创新需求相比,我们的产学研合作还存在明显不足。例如高校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不够高;校企合作的紧密度、制度化还不够强;科研组织的建构联系松散、渠道不畅;科技项目的立项机制和评价机制存在“EI”、“SCI”导向,使科研工作者倾心论著成果的动力有余、面向产学研应用的动力不足等[5]。产学研合作的艰难开展同样影响了教育模式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与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脱节。现阶段,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侧重于培养机械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对创新思维的培养重视程度仍不够。有关调查显示,机械类专业的大学生在进入公司企业之初,实际工作能力较薄弱,动手能力较差,创新能力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机械类专业的培养模式不合理。

2.机械类专业产学研创新教育模式探讨

2.1基于产学研创新教育的人才分类培养方案探索与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现代制造业迫切需要的是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其来源于高等教育对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方面的培养,因此整个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起关键作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大都致力于培养具备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够从事机械设计、加工、制造、科学研究、专业教学和管理的多样型高级应用人才。但以实际情况而论,毕业生的主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在机械工业企业单位从事机械设计、加工、制造等方面的应用型工作;一类为选择继续深造,而后在科研机构、相关院校等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专业教学和管理等学术型工作[6]。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制订符合不同类型学生发展要求的应用创新型与学术创新型的分类培养方案十分有必要。

为践行上述理念,本着知识、素质和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在本科四年里,以三个阶段、两次分流的形式完成机械类学生的个性化分类培养。三个阶段即通识教育阶段、专业教育阶段和拓展教育阶段。通识教育阶段一般以一年为期,在完成大学期间主要的基础课学习的同时,在课程设置中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充分调动机械类专业学生的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生理和心理、智力和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的全面和谐发展。专业教育为两年,学习主要专业课程,课程内容可以根据自身特色酌情设置,一般可以从基础理论知识(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力学等)到专业基础知识(如机械制造、模具与夹具、机械系统优化等),再到实践能力(如数控机床技术、机电传动技术等),步步提高,层层深入。课程设置以培养目标为指导,结合自身资源,从学生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综合能力。拓展教育为一年,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识教育完成后,学生进行第一次分流,根据个人的成绩、爱好、个性特点并结合学校开设的专业,由个人选择和学院安排双向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专业。第二次分流在专业教育完成后,学生自主选择应用创新型与学术创新型发展方向,在拓展教育阶段进行不同类型的学习和训练。

课程教学体系设置是完成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基础,专业教育阶段和拓展教育阶段尤为重要。在专业教育阶段,主要以整合课程体系、革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手段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教育阶段根据不同的分类培养要求,对于应用创新型培养,应以实习、实训、学生科技创新等形式为主,对于学术创新型,则应以高层次的理论教学为主并开设考研相关辅导。

2.2基于产学研创新教育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创新思维的激发方法

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直接影响到其工作质量,但单纯强调实践能力,无法体现高等教育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差异。基于上述原因,产学研创新教育应融实验、实习、实训、创新设计、毕业设计为一体,内容涵盖基本理论、机械设计制造、高新技术和团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从一个综合角度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工艺具体操作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内容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基础技能,如制图和测绘、互换性与公差实验、金工实习等,使学生具备最基本的机械专业素养。二是专业知识,通过机械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等综合实验,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实践技能。三是工程实践,通过数控技术、先进制造等工程实训和带薪实习等,使学生具有较深刻的先进制造概念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四是创新理念培养方面,通过导师课题引导、科技展览、机械设计大赛和大学生创新设计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思维能力。

2.3基于产学研创新教育的六位一体化实践平台建设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校内实践场所往往满足不了机械类专业学生全面实践能力提高的需求,企业是创新实践的主体,联合企业共同开展教学基地建设,建立集学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创业、教师实践锻炼、产学研合作六位一体化的实践平台,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与企业的平台力量,组建联盟、聚集资源是产学研合作走向深广的途径。

企业不但承担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而且是学生重要的出路和落脚点。机械类专业可以依靠地域优势,突出自身特色,扬长避短,校企合作,共同培育各类专门人才,共同进行科技攻关。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中,围绕生产实际和科研项目做课题,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企业留下满意人才,实现校企双赢,这是产学研创新教育的实际意义所在。

2.4地方高等学校教师实践能力提高与结构优化

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普遍高于实践水平,对于实践性强的机械类专业来讲,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直接影响授课效果,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当务之急。对于新进教师,可以增加相关规定,必须到相关的研究所或合作企业,进行至少为期半年的实验指导或生产实践,弥补新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的工程实践的不足。对于从事对实践动手能力有较高要求的相关科目的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进合作企业的研发机构或生产一线,逐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进行“双师型”训练。开展“教师企业特派员计划”,将部分教师派往相关合作企业,深入生产一线,了解掌握企业的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在高校与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也可以通过职称评定和科研申请适当倾斜等手段,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让教师不断掌握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方法,提高实践动手及创新能力。同时,采用“引进来”的方式,从生产、管理、研发的第一线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作为兼职教师,通过讲座、实习指导等方式,多层次和全方位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

3.结语

机械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各种不同的条件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包括教师队伍的建设、平台的建设、课程体系的建设及其他资源的投入。操作中应以实践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依托,以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同时,各学校需要根据自身条件与培养目标确定必要的辅助手段,从而确保创新教育模式能切实可行地运转。

参考文献:

[1]邹玉.地方院校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研究.理工高教研究,2010.6(29):75-77.

[2]陈海燕,张海燕,骆小婷.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科技管理研究,2007(12):63-65.

[3]李天生,徐慧.产学研合作提升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模式研究.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17):1-2.

[4]唐峰,朱瑞林,蔡磊.基于产学研平台培养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2(11):12-13.

[5]孙健.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问题的探索.现代教育科学,2009(4):145-147.

[6]李俊龙,张天保,顾南.基于学生差异化发展的人才分类培养体系的设计和构建.中国大学教学,2012(10):20-23.

聊城大学成人教育立项项目,编号(ldcj201312,ldcj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