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民工不能没有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民工不能没有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91年,《外来妹》轰动全国,引发了人们对外来妹乃至外来务工人员这一群体的关注。剧中的6个外来妹,浓缩了她们背后数以万计从农村到城市的打工仔的命运。人们开始思考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以及这个群体的生存问题。2005年,一部32集电视连续剧《生存之民工》呈现给我们的是当代民工的众生相,或淳朴,或无奈,或狡猾,或丑陋,有为了捍卫尊严而引发的群殴,也有为了良知和霸匪较量的巧取与豪夺……2008年,电影《农民工》走上了大荧幕。电影影像化的展现了农民工发展史,真实表现了农民工的辛酸和煎熬,引发社会对农民工更多的关注。影视剧是对生活的艺术再现,一部部作品也告诉我们,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他们或许是为城市建起一座座高楼大厦的建筑工人,或许是理发店里认真细心的小妹,或许是饭店里忙碌的服务员,也或许是路边辛勤修剪植物的园丁……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农民工总数是22978万人。而据太原市劳动局统计,2009年在太原市流动就业农民工有48.8万人。就地域来看,其中省内25.8万人,省外23万人;从年龄和文化程度看,主要集中在18~50岁之间,以青壮年为主,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高中以上文化较少,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较高;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建筑业、机械电子行业和餐饮宾馆服务业这三大类,人数分别为10万、8万和11万。这样庞大的数字。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农民工不仅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压力,还面对着许多长久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

生存压力――“三座大山”压弯农肛的脊梁子女教育是重头

太原市新建路万达广场,农民工王师傅告诉记者,他的家里有一男一女,儿子在郑州上大学,女儿在老家读高中。王师傅和老伴都在工地上干活,他的工作是给工地抽水,工钱一天60元,而老伴是给工人们做饭,―天的工资是40元钱。两口子一个月能赚将近3000元钱,除去日常开支,每个月都能攒下2000元左右。这些钱他们都会存起来,作为两个孩子的学费。王师傅告诉我们,现在虽然有点儿结余,夫妇两个也是勒紧裤腰带,把钱攒起来,用作将来女儿上大学的费用。

工地上另一位来自河南商丘刘师傅介绍:他有3个孩子都未成家,其中一个还在上学,家庭负担很重。家中只有他一人在外务工,工资也和王师傅一样,一天60元钱。由于秋天还得回去干农活,每年满打满算也只能挣1万多元钱,除去基本的开销,寄回家里的也就七八干元。他的儿子在西安上大学,每年的开支在一万多块钱,所以不得不负债供养。说到将来,刘师傅告诉记者:“只要儿子毕业了找个好工作,再把债务还清了,我就不干了,回家种地去。在外打工的日子实在太苦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很多有子女上学尤其是有子女上大学的农民工的家庭中,教育的开支占了一半左右。如果遇到家里孩子比较多而且还都在上学的,可能要更多,甚至要借外债。”农民工供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啊!”刘师傅的一句话,道出了众多农民工共同的难处。

城市生活太费钱

据了解,所有的建筑工人都是管吃管住的。虽然条件差点,但是不用自己掏钱,所以基本上大部分的钱都能攒下来,或存起来或给老家寄回去。但是除去建筑工人外,主要给个人干一些零散的装潢工作,如门面房的装潢。这些人大多自己租房子居住,主要集中在市内的城中村。房子是租住的,吃饭得自己买菜,水电费也得自己掏腰包。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虽然他们的工作要比建筑工人灵活轻松,工资也不低,但赚的钱很大一部分用在了基本的生活开支上。

在前北屯村,河南籍的李建国向记者倒出了苦水:“在老家,他算比较能干的,又是木工、又是泥瓦工。”当记者问及为什么不跟着包工头去做工时,他解释道:“如果跟工头出去工作,时间卡的比较死,每天必须守在工地,有时候什么者阡不了,工资不高又没有涨幅的空间。前几年,如果遇到工资拖欠情况,有的老乡到年底都拿不到钱。所以,他选择靠熟人介绍,跟着一个老板给个人干零散的装潢工作。近年来,太原市城中村改造进行的轰轰烈烈,新开的商铺很多,都是给个人干,活儿虽然不是一直有,但是零零星星的―个月也总能接三四个活,每月下来少则能赚两千多,多的时候可以达到三千多。像他这样的工作,来钱快,但是不稳定,没活干的时候会闲好长时间。”记者和他算了一笔账,他们两口子在前北屯租房子住,而他的爱人又没有收八,那全部的开支就由他的工资来支付。如果按平均一个月2500元收入计算,租房水电费一个月400元,柴米油盐一月五六百元,这样下来一个月也就结余1500元左右。这还是理想的状况,如果遇到什么事情,如老家有事需要钱,看病需要钱……一年到头都得小心翼翼地过日子,一旦有什么意外事情,―年的辛苦都除打了水漂。

多数农民工生活都很节俭,基本上把钱都存在了银行。他们的消费观念不强,更没有投资意识。在当下没有保障的条件下,“多挣点钱比啥都好”是他们的主要观念。农民工的钱都是为未来积攒,盖房子、看病、给孩子成家,或者供孩子读书,而对于他们自己生活质量的改善,则是没有什么过高的期望。

生存现状――让我欢喜让我忧

喜:工资不再拖欠

一直以来,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在为了讨薪而爬上高楼这样的新闻屡屡出现于各种媒体时,我们看到了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在用一种不理智的方式宣示着自己的不满,希望以此引起大家的注意,来解决问题。不得不说,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社会的悲哀。对此,国家和政府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工资拖欠问题。总理的多次特别批示,帮功农民工讨回了工资,也温暖了大家的心。

来自河南的王萍大姐称,给工人们做皈,丈夫的工资每次都可以现金结算,对此他们很满意。北大街的道路改造工程工地的修路工人也纷纷说,工资是能够按时发放的。

据记者了解,像这些有组织的工程中,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已经基本解决,很多农民工对于现在的状况很满意。“在这干挺好的!”是很多农民工经常说的话。

太原市劳动局民工处的邢哲处长介绍,为了继续清理和防止工资拖欠,已经建立了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劳动局在农民工工资清欠上有了重点突破,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在过去几年中,劳动局共发放了7846份整改通知书,纠正和追回拖欠农民工工资1260万元,涉及农民工1.0865万人。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农民工工资问题会得到更加完善的解决和保障。

忧:一纸户籍两重天

邢哲处长介绍,除了工资问题,农民工同具有城镇户口的劳动者相比,还存在以下三个问题:工资偏低,应有的补助得不到;没有社会保障,参保意识差;子女在城市不能平等的接受教育。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太原市农民工的工资基本保持在60-80元/天。没有任何保险,也没有任阿补助。表面上看,省内农民工的日薪并不算低,但由于北方天气寒冷,―般要等到清明节后冻土真正融化才能开始做工,除去农历八月份秋收,真正做工的时间只有七个月。这中间再除去下雨、停电、断料、生病等客观原因,最辛苦的人―年也做不到200个工分。这样算下来的话,干的最高的大工只能拿到就15000元,小工则只有10000元左右。

记者向业内人士了解到,按照规定现在的工程管理费是很高的,基本占到总包工程费的15%-20%,这是一个很高的数目。这里边就包括各种各样的农民工补助,比如:土方补助、高空补助、高温补助、营养补助等。这些都是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必须给予建筑工人的。事实上,包工头得到这些款项之后,从来没有给工人兑现过。而工人由于害怕失去这份工作从来也没有争取过,或者干脆就不知道这些权利的存在。这就让很多包工头在这一环节上捞走他们的血汗钱。

邢处长告诉记者,当前农民工没有社会保障的问题比较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相关的政策一直没受有出台,没有相应配套的帆制;农民工自身的流动性强,参保意识差

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各个省份之间的差距过大,彼此的政策不统一,国家也没有相应的统筹协调机构,加上民工本身滚动性强,所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也没法解决。

子女在城市不能平等的接受教育。由于中国特殊的二元户籍制度,导致很多举家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在孩子受教育上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要交高额的借读费。针对这一问题,邢哲处长介绍,近年太原市将农民工子女就学纳入教育发展规划,按照“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的原则,以公立学校为主体,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规定持有暂住证、就业证、婚育证、学籍证明的农民工子女由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厂矿教育处实行就地就近登记八学安排到指定公办学校就读,在收费、管理中享受太原市民子女的同等待遇。这样,太原市打工的农民工子女,小学以及“小升初”,只要“四证齐全”,就可以免交借溪费入学。这“市民待遇”无疑绘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带去了福音,他们都心存感激。很多孩子都凭借“四证”顺利进入了学校。一位孩子的父亲张先生说,他在一家搬家公司上班,一个人微薄的收入要供养孩子上学,还得出―大笔借溪费,对他来说很是因难。借读费取消了,对他们全家来说都是件大好事。但是,仍然有许多孩子因为四证不全而难以享受这种“免交借读费”的待遇。在体育路租房住的李先生就是其中一例,他的两个孩子都要上学,但由于开不出婚育证,孩子还是要交高额的借读费,他难以承受。而好的学校,有“四证”也得花黑钱少则五六千,多则三四万。

如果说“四证”算是农民工子女上学的有形门槛,那么城市孩子对农村孩子的歧视就是一道更加伤人的无形门槛。家住杏花岭区的王女士是朔州人,与丈夫在太原打拼两年后生活趋于稳定,他们便把儿子从农村接到了太原并就近人学。一天孩子回家后闷闷不乐,一问之下才知道,班里的孩子因为他是农村转校生而欺负了他。为了让儿子有个无忧的童年,夫妻俩选择把孩子送回老家。

农民工,不能没有你

农民工群体的壮大不得不让我们思考着他们在当今社会的作用。对城市来说,农民工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在自己的岗位发挥着作用。他们处于社会的底层,却干着城里人不愿干的最苦最累最脏最险的活儿。正是有了他们默默的奉献,城市这个大机器才能正常的运转。我们不能想像一个没有人盖楼房,城市将如何发展,一个没有服务生的餐厅如何正常营业,一个没有机械工人的工厂如何生产商品……农民工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能没有他们。大部分农村人进城,都是为了赚钱谋生,还会寄钱回家,而这些钱又大多都是用来做学生的学费。因为完全靠土地来支付农村教育费和医疗费对农民来说比较困难,那么外出务工就成为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农民家中都有还在求学的孩子,他们的工资也都是给孩子交学费的。这样,这些外出打工的农民就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孩子接受继续教育,也成为农村资本积累的一个途径。可见,农民工的出现无论对城市还是农村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从2006年开始,东南沿海出现了“民工荒”现象。今年年初,江浙、广东等地又爆发了大规模的民工返乡现象,造成了“民工荒”。近日,太原富士康首次在襄樊招普工,需要500人,但首日报名仅有3人。可见“民工荒”也已经蔓延至内陆。在太原火车站,记者见到了外出打工回到山西的李洋。李洋说,她在浙江打工,最近已经辞去工作准备回家,而和她一起工作的人也有好多选择回家。当被问及原因时,她说现在老家也挺好的,在外面工资待遇低,工作量大,又没有保障,社会地位还很低,这些都是她们选择回家的主要原因。相对于当初的“民工潮”,“民工荒”反映出内地经济水平的提高,也预示着新一代民工觉悟的提高,维权意识的增强,这是一种进步。而面对这种现象,也给城市敲晌了警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农民工,用人单位应该怎么留住农民工。很显然,对于市民来说,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摒弃传统的户籍观念,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农民工,尊重他们;而用人单位应该努力提高工资待遇,对员工进行一定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改善恶劣的工作条件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对于国家,我们期待着更加符合现实的保障制度,日趋健全的社会保险,能够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利益。

出路还在改革户籍制度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最富挑战性与发展机遇性的问题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工现象逐渐成为政府、社会与学界关切的一个焦点问题。围绕着农民工现象的起源、农民工问题的历史发展及其处理对策变迁、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深层次困难、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前景与基本思路,学界、政府与社会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社会学家、三农问题评论家艾君近几年针对农民工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实施策略。他认为,要界定农民工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农民是什么?农民如果是一种职业而非身份,该按照职业,也就是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人来界定农民。如果界定农民是一种职业,那么“农民工”又是什么呢?是种职业?是农民职业转工人职业?是既做工人又做农民?那么那些长期从事非农业劳动的农村人还是农民工吗?他认为,如果说农民是一种职业,眼下提出农民工概念的本身就存在概念不清和语法的误区。如果承认农民是种身份,那么提出“农民工”的概念是成立的。

其实,这些都不算是问题的根源,任何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存在―个解决不了的原因。如同男女平等永远无法实现是因为存在着男,陛在体力智力上远远高过女性这样一个解决不了的原因一样。当前中国农民工问题也存在着它解不开的死结。那就是,目前国内的剩余劳动力太多了。由于上世纪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造成了太过于庞大的人口 基数,在当今劳动生产率飞速提高的背景下,在城镇乡村双向的就业压力下,劳动力不得不一再贬值。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劳资双方本来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市场行为,政府行为也只能是遵循这个供求规律办事。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发挥着作用,调节着2亿多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流动。这个搬不动的巨石给两亿多农民工命运定下了悲惨的基调。这也注定了任何政府的行为只能是从量上做一些相对的改善,而不可能做到质的改变。

本质上虽然改变不了,但是我们可以尽自己最大努力从量上做改善。当下农民工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城乡差别的二元户籍制度,二是由城市文化派生出来的对农村人身份歧视的等级观念。

从体制上说,中国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引发城乡差别的原因之一。因为即使在城市里工作,由于户籍不能随便迁移,身为农民户籍身份的农民工也无法享有城市人的“补贴”,无法享受城市居民应有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城市化的实质是转化农民为居民,转化小生产的主体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户籍制度是农民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三农问题的产生的一大原因,是农民受到歧视、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主要因素,是其他诸如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一切公平制度之所以存在并得以执行的前提!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城乡统一户籍制度的实施,伴随农村医疗、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等福利的实施,农民工,必成历史。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身份观念仍然存在着,依然在影响着国人的思维。在中国封建文化中,士农工商,不是职业的划分,而是身份的划定。“农民工”这个词汇的出台,就已经把农民界定为一种低贱的身份了。因为如果把他当作一种职业的话,那么不就成了“从事农业工作的工人了”,逻辑上犯了自相矛盾的低级错误。很难想像,在21世纪的中国,依然存在着这么森严的身份歧视观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便解决了农民工进城问题,如果不从观念上改变认识的话,也是属于治标不治本,农民工依然会受到城市居民和城市政府的歧视和排斥。

关于如何解决农民工问题,根本上还得从户籍制度人手。在统筹城乡发展的今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只有打破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才能从体制上消除城市居民和城市政府对农民工的歧视,让农民工真正融八到城市这个大家庭。也只有让他们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享受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服务,保障他们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才能让为城市建设付出血汗的农民工找到他们温暖的家园。试想,如果农民工们在户籍、住房、社保、子女教育等方面与其他市民同等待遇,他能不把这个城市当成家吗?当农民工变成了市民,就业者岗位也就是“蓝领”、“白领”之分,“农民工”这个称谓也就不存在了。“农民工”定将成为历史名词,这是政府应当做的,也是政府正在做的。

工分:我国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计算社员工作量和劳动报酬的单位。这种方法主要有底分死记、底分活评、定额记工、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等。本文按每日一分计算。

四证:暂住证、就业证、婚育证、学籍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