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求真、向善、尚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求真、向善、尚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成尚荣先生说过:“教师――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他认为文化的实质是“人化”,“文化”是“人化”这一命题终极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把学校变成教师和儿童的精神家园,把课堂变成一块最安全、最富营养的文化栖息地,让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块文化栖息地里生长起来、强壮起来。”那么,如何使课堂文化和学生生命成长相得益彰?

一、 求真,适应并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

2010年,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以儿科医学专家身份作开场报告,“医生眼中的教育问题”,引起了无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兴趣。一、二年级小学生为什么觉得数学难?沈晓明副市长介绍:医学研究表明,学好数学需要注意力、空间排序、记忆、语言等6种神经功能发育成熟。多数六七岁的孩子,这方面神经发育尚未成熟,因而会觉得困难,容易产生失败感。如果从简单的读图等开始教,符合孩子的发育规律,则会容易得多。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孩子终于开窍了”的说法。从医学角度来分析,所谓的“开窍”大多不是教师、家长教育的功劳,而是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发育到了一定阶段所致。

确实,任何教育规律,首先要基于儿童的自然生长。成长规律是最本真的教育规律。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外关于脑科学、发育科学等研究成果已经不少,关键是要加强医学与教育的沟通,让更多老师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并合理地应用到教育领域。曾经看到一篇报道:印度政府为了阻止一个5岁的小男孩辛格参加500公里的马拉松长跑,竟然出动警察封锁了辛格长跑的路线。因为“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的生活,是一种极大的残忍。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这篇报道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怎样适应并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应是一个启迪。

2016年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开本变大,增加了更多美图;拼音、识字同步进行,拼音学习时间拉长;识字要求降低,增大了常用常见字的比重,减少了和儿童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汉字;凸显阅读这一语文核心理念,重视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透过这些变化,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新版本更加关怀学习者的用眼卫生,关注学习者的切身需要,符合学习的认知规律,服务于儿童学习母语的未来的“可能”,体现出对儿童学习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的尊重、顺应。

如何利用儿童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研究发现,遗忘从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据此,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绘制出“遗忘曲线”,并且提出在这条曲线中尤其要把握三个关键点:20分钟、 9小时、24小时。观察我们的课堂,教师会在课堂接近尾声时进行小结,会布置相应的回家作业,下一节课开始时,会对上节课所学进行回顾复习――当堂的反馈、当天的作业、第二天的复习,正是把握住了遗忘曲线的三个关键点,因其遵循规律而科学高效。“花开花落总有时”。让一个儿童去过属于他年龄的生活,这样,我们对学生的“不开窍”就会多一分理解;我们对学生的“屡教不改”就会多一些宽容、耐心和期待。

二、 向善,尊重儿童的观点和意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老子对生命的一种诠释,也是对生命的一种态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指出:“确保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的意见,应按照其年龄和成熟度给以适当的看待。”“尊重儿童的观点和意见”,作为该公约的原则之一被提出来,“任何事情如果涉及儿童本人,必须认真听取儿童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然而,时下的课堂,我们仍然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学生的“另类”回答远离预设的“标准答案”,甚至扰乱了教学程序。于是,不置可否有之,草草收场有之,生气斥责亦有之。请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一位教师在教完《坐井观天》后,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了井口”为题说话。有的学生说,青蛙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有的说青蛙看到世界那么大,打算环游世界……这些回答都在预设之中,教师不住地点头微笑。又一位学生举手说,青蛙跳出井后看看,觉得还是井里好,便又跳进了井里。全班哄堂大笑,教师打断了那位学生的话,并生气地说:“我看你就是那只青蛙!”

【案例二】课尾,教师让学生谈谈《蜗牛的奖杯》一课的理解和收获。有表同情的:蜗牛真可怜;有给蜗牛出招的:砸碎硬壳不就能自由飞行了吗?显然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教师灵机一动,作蜗牛爬行状,茫然而痛苦地说:“哎呀,我不把奖杯背在身上,人家不知道我的厉害呀!”学生进入情境,纷纷告诫它不要骄傲,别把荣誉看得太重。“蜗牛”又幡然悔悟:“谢谢你们的劝告。哎,当初我把到处炫耀自己的时间,用在练习飞行本领上该多好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上述两个案例中,两个另类的回答异曲同工,其本源是学生以自己的知识储备来理解文本的内容,从儿童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一切。“案例一”的学生说井里好,或许是看到了因污染而变得糟糕的环境,或许还有好食青蛙者的虎视眈眈――当生存面临危险,那跳回去何尝不是一种选择?执教者硬生生扼杀的,绝不仅仅是这位小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维和表达。所谓的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多元和创新,伤害了语文,更伤害了学生,丧失了语文教学的文化意义。“案例二”的执教者,则是充满智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们既悟出了“胜不骄”的道理,还收获了“败不馁”这一未曾预设的精彩。

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获得认可及被人欣赏的需要。尊重儿童的观点和意见,就是要让他们拥有与成人一样独立的人格和思维、表达的权利,而不是成人的附属、任人支配的小羊羔;就是要为儿童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生活,让他们的童真、童趣、童稚得到自由伸展;就是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和重视,建立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为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为“雪化了,成了春天”这样精彩的回答由衷喝彩;我们也要对“跳回井里的青蛙”这样的个性化的表达,予以善意支持;我们更要在学生的回答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处进行循循善诱。教师要努力创设最安全、最富营养的文化栖息地,依“人”的价值、向“人”的理想来改变外部世界和人本身,使之更趋完善化。

三、 尚美,追求知识与精神的同构同生

“尚美”,在辞典上的解释为崇尚和谐之美。课堂文化的“尚美”,我认为是教师引领学生,在课堂上正确地感受祖国丰富的文化底蕴,产生敬重、亲近、珍爱之情;教师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体验世界和价值世界,勾画生命的轨迹,追求生命的意义,以达到知识与精神的和谐共生。

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卧薪尝胆》一课,在讲到越王勾践表示,愿意给吴王夫差当“奴仆”时,在黑板上写下了篆体的“奴仆”两个字,然后说:“‘仆’字是单人旁加个‘卜’,表示一个人弯着腰小心翼翼地站着。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下人,是奴隶。再看‘奴’字,女字旁加个‘又’,在中国古代女人没有地位,现在又剥夺了仅有的一点权利,可以说什么都没有了,甚至连生命都不属于自己,全由主人支配。”说完字理,薛老师让学生想一想:勾践在越国是国君,为什么要去吴国当一个“奴仆”?此时,他是怎样的复杂心理?在学完全文后,薛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有人说,勾践不是英雄,你怎么看?”学生侃侃而谈:勾践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是为了谋求反击的机会;勾践为了国家甘愿当奴仆,回国后,他不过君王的生活,历尽辛苦方东山再起。更有学生质疑,如果勾践不是英雄,又怎会流芳百世?薛老师顺势引导:是啊,在强势面前保全自己也是英雄!

薛法根老师将字词置于特定语境,从“奴仆”的字理特点,感受汉字的造字文化,再透过“奴仆”一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最后巧妙创设“勾践是不是英雄”的议题,对学生予以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浓浓的文化味在课堂上流淌,最终根植于学生的心田,达到了知识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其教学就是一种文化的教学。这种教学不仅仅把语文文化知识作为教学的对象,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文化精神作为教学追求的内涵。当我们有意识地把课堂当作师生文化品位提升的场所,课堂文化就会朝着“真善美”的良性轨道发展,真正让人体会到:“好的课堂在于精神生命和文化意识的涌动。”

(作者单位: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