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也谈古钱币的版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收藏古钱币的泉友经常会听到关于版别的讨论。那么,版别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谈点个人的认识。
从铸造工艺的角度
先秦时期的钱币,同一品种中很难找到两枚文字完全一样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并无母范子范的概念和工艺,钱范都是手工制作,工序是先行制范,然后由匠人在陶范或石范上用刀削刻划出文字以及范线,每一枚钱币的文字都是随范就刻而成,由此产生了形态各异、精彩纷呈的不同版别。从明刀半成品陶范的拓片(图1)上看,此范只有中间一枚刻划完成,其余4枚则只刻划出轮廓,即使全部完成也会产生差异。再看蔺字圆足布的石范拓片(图2),匠人在石料上刻划钱币文字及范线,与在陶范上刻字是一个道理,每一组石范的文字也是有差异的,用不同的石范生产出的钱币,文字肯定也有区别。只是石范可以重复利用,较之先前大多数只能一次性使用的陶范而言,效率可以大幅度提高。
总而言之,先秦货币由于陶范、石范工艺而产生了各式各样的版别,如不同版别的平阳方足布(图3)。当母子范工艺产生以后,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母范之间的差异造成了子范之间的差异,而子范之间的差异又造成了钱币之间的差异。无论是“平板范竖式浇铸法”还是“叠铸法”,最根本的就是钱范的差异产生了版别的差异。
当母钱翻砂工艺取代范铸法而成为主流之后,同样由于母钱的差异而形成了版别,而母钱的差异是如何造成的呢?这就需要探究―下母钱的根源,据说唐代开元通宝的母钱是用“失蜡法”生产,而作为祖钱的“蜡样”,则需要匠人手工雕刻;明代的母钱据说有用木雕钱作为祖钱;清代则使用工艺更为精湛的铜“雕母”作为祖钱。由此可见,无论是“蜡样”还是“木雕”或是“雕母”,总是需要匠^手工刻制,这也就是在根源上形成版别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产量的需要,不可能所有的母钱都是“雕母”直接翻铸,比较精美一些的子钱在加工之后即可作为母钱使用,即泉界所谓的“二级母钱”。而为了把“子钱”加工成“母钱”,则需要对子钱的字口进行一定的处理,在这个二次加工的过程中,钱币文字存在着变形的可能性,这也是版别产生的原因之一。
在母钱翻砂法铸钱的历史中,北宋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北宋的钱币,尤其自神宗熙宁、元丰开始,版别的变化极为复杂凌乱,文字多变,内外郭多变,文字与文字之间以及文字与内外郭之间的相对位置多变,为了表达这种差异,《北宋铜钱谱》中使用了“进、退、俯、仰、离、寄、缩、隐、大、小、阔、狭”等文字表述。如笔者收藏的不同版别的圣宋元宝,谱中定名为正字、大字、直宋小样、狭穿小字(图4)。理论上讲,北宋铜钱使用的是母钱翻砂工艺,有多少种版别就应该有多少种母钱,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绝大多数版别根本找不到相对应的母钱。有这样一种说法,北宋时期是活字印刷术的成熟期,而活字印刷术被巧妙地运用于铸钱之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N,生于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卒于宋仁宗皇v三年(1051年),他初为书肆刻工,后在实践中,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技术。但活字究竟是如何运用在铸钱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事实上,唐代的开元通宝已经出现了复杂的版别。自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开铸到安史之乱发生(755年),是开元钱由精美走向粗糙的转折点。由于发行量大,铸期长,加上铸造地域广,因而形成了十分复杂的版别。但是开元版别因其钱文相似度极高而不易断代,有些泉友专门收藏研究开元通宝,根据不同的特点,区分出不同时期的类别,例如武德开元、贞观开元、武周开元、玄宗开元等。
从理论上讲,开元通宝的母钱在多次使用后,磨损到了一定程度就无法再继续当母钱使用,只好作为普通钱币进入流通领域。笔者曾在批量散钱中挑到过几枚开元通宝的母钱,其钱币地章很平滑,有明显的冷加工痕迹。唐代对于母钱的管理比较严格,从使用到作废都有一个严格的流程控制。所以,母钱要么由于磨损到不符合继续使用时直接回炉销熔,要么就是当作普通钱进人流通领域,因而流传至今的开元母钱并不多见,或者说由于流通造成的磨损,导致母钱已经很难分辨了。
从地域不同的角度
钱币的铸造地点往往比较分散,如战国时期的方足布,其币文纪地,目前已经发现了大约近百个品种。汉武帝时期各个郡国都有权利铸钱,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铸钱机构,必然会形成版别的多样性。后来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国有,铸造了形制规范统一的上林三官五铢。之后的昭宣二帝,中央对于铸币权的控制依旧十分严格,故昭帝五铢与宣帝五铢的特征十分明显,容易辨识且有五铢钱范传世。是时,由于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如果不采用“即山铸钱”的方法,则铜钱铸造的成本会难以控制。昭宣二帝之后的五铢钱根本无法准确断代,不但没有史料的记载,也没有钱范的出土可以佐证,只是笼统知晓五铢钱仍在铸造,但铸币权是否仍旧集中于上林三官则不得而知了。
从唐代到北宋,铸钱的范围遍及全国,由于山川大河的阻隔,讯息的迟滞,必然造成管理的松散,不同地域铜钱的质量肯定有所差别,版式就更难统一了。但是,到了南宋孝宗时期,自淳熙七年(1180年)开始,钱币的背面出现了纪年,从这一年开始,南宋铜钱的形制与文字都实现了高度的统一,几乎消灭了版别。
明代钱币的版别以洪武和崇祯朝最为复杂,地域特征明显。如崇祯钱大体可分为北京版、南京版、四川版、西北版四大类(图5),每一个大类又包含了若干种的版别,例如北京类的户五、监五,南京类的工、户、共、应、旧、江、清忠、跑马等,四川类的天干系、加、府、嘉、泸、星月等,西北类的兵、制、奉制、太平、榆、官等。清代的顺治五式钱、康熙二十局、雍正十四局等都是由于铸造地点的不同而造成了版别上的差异。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
同一地域在不同的文化时期,即使同一文字的钱币也会形成不同的版别。如十分常见的方足布平阳就有“赵平阳”与“韩平阳”之区分,而文字上也有明显的差异。究其原因,平阳曾被韩国辖属长达120年之久,铸造了大量的平阳方足布。后来平阳被秦国占领,赵国又从秦国手中夺回了平阳,铸造了赵国的平阳方足布,由于韩赵两国的文化差异,同一地点铸造的同样文字的钱币形成了不同的版别。类似的情况还有“赵安阳”与“燕安阳”之区分(图6),以及“赵平阴”与“燕坪阴”之区别。另外,随着疆域的扩张,文化也会随之扩张。例如燕国在“下齐七十余城”之后,在齐国境内铸造了“齐明刀”,而与燕国本国的“燕明刀”却有着明显的差别,这就是文化差异产生的结果。
从实际需要的角度
某些钱币版别的产生可能完全是基于一种需要。拿宋版举例,某些版别的铸造十分精良,而某些版别则十分粗率,除去前面讨论的工艺以及地域的因素之外,“需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例如某钱局出于开炉试铸的需要,或者调整金属配比的需要,或者国家庆典的需要,或者增重减重的需要,或者应付查验的需要等,这么多不同的需要也会催生出不同的版别。如北宋政和通宝之中有两种版别非常精美,一种叫作“文政”,一种叫作“大字”(图7),存世量并不是很多,这两种版别的铜质精良,字口深峻,内郭外廓处理得干净齐整,大大异于普通的政和小平钱(图8),这也许就是在特殊时期为了特殊需要而铸造的。责编 陶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