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考古学与钱币分期断代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考古学与钱币分期断代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钱币在历史时期的考古发现中经常见到,中国古代货币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分布广,如彭信威先生在《中国货币史》中所说,“钱币之为物,与其他古物不同:第一它必定是坚固不易灭减的,这是金属货币的一个优点;第二它必定是数量很多的,因为人人要用它;第三它必定是散布很广的,因为各地都要用它。”

对古钱币的研究自南朝刘氏《钱志》和顾垣《钱谱》就已经开始,但是社会文化背景会制约一个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古钱币学在近代考古学传入之前,对古钱币的研究停留在最基本的描述摹绘和考据两大方面,所以直至清末对古钱币的研究还停留在传统金石学的范畴。这段时期的成果,是产生了很多古钱币的谱录和对古钱币字、形、色、质、声及出土地点的研究。

自近代考古学的方法和技术传入之后,中国钱币学界不再满足于“忽略制作,偏重文字,斤斤于色泽肉好,戚于珍常多寡,范围狭隘”的简单的经验型研究。1936年,由叶恭绰、吴稚晖、丁福保等组织成立中国古泉学会,其创办的会刊《古泉学》第一期中提到了其宗旨,“以阐明古泉学识,研究古泉制作,鉴定真赝,辨别年代,启人好善之心为宗旨”,这反映了当时古泉学研究的对象有所扩展,已经开始注意钱币的制作了。1940年,丁福保组织成立中国泉币学社,提出研究钱币须“按诸货币原理,以究其制作沿革,变迁源流,利病得失之所在,治乱兴替之所系”。(张N伯《本刊发刊词》,见《泉币》第一期)尽管民国以来考古学已经传入,对古钱币的研究的认识有所突破,但是古钱币研究仍然比较沉寂,此时期出版的书籍,如《古钱大辞典》、《历代古钱图说》等,仍然具有图谱的性质。直到1954年彭信威先生的《中国货币史》问世和1989年后中国钱币学理论体系的提出,对古钱币的研究才更加科学,中国钱币学逐渐成熟、繁荣。

从1954年至1989年之间,有一本著作不仅在考古界影响重大,被誉为有“中原汉墓编年可资借鉴的标尺”,同时在钱币学界的影响也非常重大,是考古学与古钱学结合起来的经典,那就是由蒋若是先生主编、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科学出版社于1959年出版的《洛阳烧沟汉墓》。

在《洛阳烧沟汉墓》一书,以科学的考古学方法,解开了号称历史货币研究的“谜团”――五铢钱分期断代,此后的半个世纪以来,对五铢钱的断代基本都沿袭此书的方法,并且被多次证明结论的正确。那么《洛阳烧沟汉墓》何以能够解决这一个千百年来的谜团呢?这就需要仔细阅读一下此书了。

《洛阳烧沟汉墓》一书是1953年洛阳烧沟区发掘的255座汉墓的报告,报告分为序言、第壹编、第贰编、第叁编、第肆编、结论和编后记,着重研究了汉代墓葬的墓室结构和陶器、铜器、铁器、铅器、玉石器等等器物类型的发展演变及分期依据,建立起中原地区汉代墓葬的年代标型序列,给汉代物质文化史研究也提供了宝贵资料,其中就包括对255座汉墓出土的11267枚钱币的分析、研究。

《洛阳烧沟汉墓》在第叁编第十章专门对出土的钱币进行了研究,从钱币的形制、年代、与墓型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在这些钱币当中,从时代上看有秦、西汉、新莽及东汉的钱币,种类有半两、五铢、新莽钱及杂钱,除了一枚铁质、一枚铅质外,其余都为铜质。

书中对半两的分型比较简略,分为三型(图1),根据墓葬年代、文献记载及大小轻重关系,认为第一型为秦半两,第二型为吕后半两,第三型为文帝半两,但是在第四、五型墓葬中出土的大量半两第三型出土,即是说第三型半两是东汉晚期的。但是在书中227页的表五五中,没有分型说半两的年代,而且表中表示的半两流行时代只有武帝、昭帝、宣帝及桓帝、灵帝时期,在武帝、昭帝、宣帝时期是非正式通行期,在昭帝、宣帝时期虽非正式通行期但是流通仍很多。这样的结论是客观的,只是没有对半两的类型与时代对应起来有一点遗憾。

但是对于五铢的分型分期却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的五铢钱,最早的起武帝中、晚期,下限到东汉末,数量众多、差别微小的钱币,非下一番苦功夫不能够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书中以墓葬及遗存的年代(包括墓葬结构、共存遗物及出土情况)为主要的判断依据,结合文献、类型学、图像学方法进行分析(包括对钱币的文字、形制及钱范的考证),综合考察并确定随葬五铢钱的历史年代。先对五铢钱类型的相对年代考察,再分别对五型的绝对年代进行判定,客观严谨。

将五铢分为五型(图2):第一型为武帝到昭帝时期,“五”字中间相交两笔为直笔的是武帝时期的,昭帝时期的稍弯曲,“铢”字“金”头为镞形,多不清晰,“朱”字头方折;第二型为宣帝至西汉末,“五”字两笔弯曲(越晚的越弯曲),“铢”字同前无大的变化,但字划清晰;第三型为东汉前期,字体较宽大,金字头较前为大,如三角形,“朱”字头圆折;第四型属于东汉中晚期(桓帝及以后),各种特点基本同于东汉前期的三型,只是较薄,文字轮郭更浅平,并带有阴文或阳文符号;第五型为灵帝时期,背有四道内外郭相连的四出文是其主要特征。

“前人定五铢钱年代,说多无据,惟“四出”为有据,有由据者推之,知无据者尽臆说矣。”清代戴熙若是看到蒋若是先生提出的五铢分期断代,定不再有此感叹。此外还有一些地域或时代特征的五铢钱币。(图3-1、2)

这一成果概括了各个时期五铢钱的基本特征,让行用时间长达700多年的五铢钱分期断代有了科学可靠的根据,历经半个世纪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说,这是一本将考古学方法应用于研究古钱币、将古钱币研究纳入考古学范畴的重要著作,在古钱学和考古学中都意义重大。

当然在五铢钱的分期断代研究上,《洛阳烧沟汉墓》也有不足。但是这是由于非钱币学专著,没有深入探讨,由于烧沟汉墓墓葬时代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洛阳烧沟汉墓》提出的分期标准不能面面俱到,它对早期五铢钱的类型认定有些不足,例如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

《洛阳烧沟汉墓》得出的结论并非不准确,其结论仍然是可用的,只是有一些片面,没有能够涉及到西汉前期五铢的特征。满城汉墓的发掘,则填补了五铢钱分期断代研究的这个空白。1968年发现的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墓主刘胜死于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其妻窦绾卒年可能稍晚,在这座规模宏大、随葬品丰富的墓葬中,出土了保存完好的五铢钱4200余枚。从墓主入葬时间断定,满城汉墓五铢钱基本或多数为上林三官铸钱之前的郡国五铢钱,其特点表现在钱文、记号、质地的多样性上,在满城汉墓中发现的就有十余个品种之多。在《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中,作者对四千余枚五铢钱逐一进行了测量重量,将五铢分为三型,对“五”、“铢”两字及记号等特征又作了分析,取得了准确的资料,充实和订正了《洛阳烧沟汉墓》的成果。蒋若是先生还写了《郡国、赤仄与三官五铢之考古学验证》,以其慧眼对郡国、赤仄、三官五铢进行了系统的区分,功不可没。

此外,对于半两的时代考证,也在科学的考古学方法上有突破。陕西凤翔高庄秦代一号墓、咸阳黄家沟战国墓、四川青川战国墓、巴县冬笋坝船棺葬、昭化船棺葬、郫县战国墓、湖北云梦睡虎地等出土的半两钱币,说明半两钱早在秦武王时期,或者是更早的秦惠文王时期就已问世了。(图4-1、2、3)

在同样是蒋若是先生主编的、1998年出版的《中国钱币大辞典•秦汉编》中,主要讲的是半两和五铢两种钱币,但是却是历时近13年,收录近千条词目,成为一本辞典,在秦半两钱、秦汉半两钱、汉半两钱、汉五株钱等的分期断代和秦半两钱的流通区域方面,以及在秦汉钱币的铸造工艺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当前的最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