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粉黛流芳:浅谈古代女子发饰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粉黛流芳:浅谈古代女子发饰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自古注重礼仪,人们对自己的仪容和妆饰都十分在意,发饰便是古人仪容饰品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对女性而言,发饰自古以来都是妇女头部的重要装饰和点缀,对女性仪容的俊美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我国古代妇女发型的变化极为富丽多姿,且历代相承,从简至繁、从繁复简,往返交替不断变化,仅《髻鬟品》就记载有凤髻、望仟髻、参鸾髻、凌云髻、迎春髻、垂云髻、欣愁髻、百花髻等各式发型不下百余种。同时,随着女子发式越来越精美、造型越来越丰富,装饰头发的饰品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从最初简单的梳、篦,到后来逐渐出现了如簪、钗、步摇、凤冠等造型精美、种类繁多的发饰

梳、篦

我国古代的理发工具包括梳和篦,齿粗而稀、用来梳头的叫“梳”,齿细而密、用来清除发垢的叫“篦”,梳篦为古时、尤其是古时妇女人手必备之物,它不仅是一种实用品,还是一种装饰品。

从历史资料看,“篦”的出现较“梳”略晚,现存最早的篦是出土于山西长治分水岭的竹篦,墓主为女性,入葬于春秋晚期,而梳的出现,则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的梳形制还十分简单,一般多用兽骨制成,在兽骨的一端锉上几个尖角作为梳齿。1959年山东宁阳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两柄梳子,就均是以象牙制成。此外,在梳尚未发明之前,人们梳理头发主要靠手指,因此最初梳的样式多为五齿形。

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一批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出土了数件梳子,其中有石梳和玉梳,且这些梳子的出土位置均在人骨的头部,有的还紧贴着头顶。此外,在甘肃永昌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也有同类梳子出土,这说明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了在头上插梳的习惯。不过,当时的插梳并不完全是为了装饰,而是常常和宗教、葬俗有关,材质也相对单一,但插梳的习惯却自此流传下来,成为后世插梳习俗的源流,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古人发式的装饰。

在青铜器盛行的殷商时期,青铜自然也成了制作梳的材质,山西石楼义蝶就曾出土过一件殷商时期的青铜梳,此梳高11厘米,分齿13根,梳把较高,上饰有云雷圆纹,梳把顶部的两端伸各出一段制成两肩便于在插发时拔取,也是这个时期梳篦造型的一大特点,故此青铜梳可视为这一时期铜梳的代表。

从新疆鄯善苏巴什、四川昭化宝轮院等地的墓葬中可以看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依然有插梳的习惯,但不算普遍。春秋战国之前的梳外形特征基本都是直竖形,梳把较高,横面较窄,很少有方形或扁平形状的,材料则是以骨、玉和象牙为主,纹饰方面喜欢在梳的顶端饰以鸳鸯、兽面、鹦鹉等。

秦汉时期的妇女不再喜欢插梳,这一时期的出土梳篦虽多,制作也已经十分精美,但出土时大多是装在妆奁(古时女子梳妆用的镜匣等物)之中,并不在妇女的头部。从考古实例来看,我国古代妇女的插梳习俗直至魏晋以后才重新流行起来。

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梳篦的材料一直以竹木为主,尤以木料最为常见。这段时期梳篦的造型多为上圆下方,近似于马蹄形,故在这段时期出土的妆奁之中常见用以盛放这种梳篦的马蹄形的盒子。此外,这段时期的梳篦梳齿部分较薄,至齿端处变尖,而梳把则一般较厚,梳把的两面常绘有精致的纹样,常见纹样有人物、凤鸟和野兽,偶尔也见几何纹样。

到了唐代,插梳习俗盛极一时,同时插篦也开始流行,这在唐代的一些书画作品中也有所反映。这个时期的妇女大多喜欢在头上插两把大梳,梳齿上下相对,有点像后来宋代的“冠梳”。此时梳和篦的制作也已经十分讲究,材质也由最初单一的几种逐渐发展为金、银、玉、犀角、白角(白色的牛角或磨光的牛角)等各类材质,装饰也比较复杂,通常以金银片饰之,偶尔也用铜片装饰,并刻以精细的纹样。

到了宋代,妇女仍然十分喜欢插梳,且几乎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据记载,北宋时期的京都妇女,喜欢用漆纱(用漆刷过的纱)和金银珠翠制成长宽皆超过一尺的发冠,发冠多为半月形,冠上再点缀数把白角大梳,称之为“冠梳”。此外,宋以前的篦齿与梳齿一样,仅有一排,宋以后则出现了两排齿的篦,两排之间以横梁贯之。

元朝后,插梳习俗渐趋式微,至明清,插梳习俗逐渐消失。

簪子这种我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传统饰物,颇具东方古典神韵,它是由笄(jī)发展而来的一种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材质有象牙、金、玉石等上乘材质,也有镀金、银、骨头或铜制的,官宦人家的妇人还会在簪子上饰以金、银、珠玉、玛瑙、翡翠、珊瑚等名贵饰物。因簪子的一头可作搔头之用,故簪子也俗称为“搔头”,《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簪。”

古代男女皆要束发,将头发绾成髻鬃后用簪子固定,即可避免髻鬃松散垮塌,又美观大方,故簪子就成了古人最常用的头饰之一。唐代诗人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对簪子就有过描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的这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杜甫面对山河依旧却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的场景,不禁触景伤情,以此诗来表达他深重的忧伤和感慨,抒发一腔爱国之情。“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便是指因愁苦忧虑而频繁用手指抓挠头发,以至于白头发越抓越少,少到连簪子简直都快不能插上去了。

簪子最初是以实用为主,很少有装饰,后由实用为主逐渐转变为实用与装饰并重,并发展演变为以女性使用为主,簪子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用的首饰。

簪子的种类款式非常繁多,特别是宫廷贵妇的簪子,都十分的讲究,不仅均选用名贵材质制成,而且根据装饰和形状的不同还有珠花簪、压鬓簪、凤头簪、龙头簪等等种类。如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为其母办六十大寿时的寿礼中,仅各种簪子的名称就让人瞠目结舌,有景福长绵簪、梅英采胜簪、事事如意簪、日月升恒万寿簪、万年吉庆簪、西池献寿簪、万年嵩祝簪、卿云拥福簪、绿雪含芳簪等等,这些发簪无论在用料上还是在制作上,都是精益求精的上品。

清代后妃所戴簪子也是十分讲究的,多用金翠珠宝为质地,而且往往是用一整块翡翠、珊瑚、水晶或是象牙制出簪头和针梃连为一体的簪,这种簪子最为珍贵。还有在金质底上镶嵌各种珍珠宝石的簪子,虽多是簪头与针梃两部分拼合在一起的,但仍不失富丽华贵之感。

从清代后妃遗留下的簪饰来看,其簪子形式之多,花样之丰富,是前代各个时期所不及的。现故宫内珍藏的多幅宫廷写实画中都有清代后妃戴簪的场景描绘,图上的后妃有的将簪子戴在发髻正中,有的将簪子斜插在发髻根部。在后妃们满头的珠宝首饰中,精美璀璨的发簪都可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民间,不同家境、阶层的人所使用的簪子其材质也不尽相同:富人家簪子的材质多为玉质和银质;家境一般的簪子以银质为多,嫁闺女的时候,银簪子也是必不可少的陪嫁饰品,出嫁后的妇女们都十分珍视,往往一辈子也不丢不换;贫苦人家的簪子则是多用骨质,人们习惯将其称为“骨头簪子”。

样式方面,民间的簪子比起宫廷贵妇的来也简洁多了,一般为三四寸长,簪子头部尖细,方便插入发髻,尾部有一个便于固定发髻的小圆疙瘩,除此再无更多的装饰。另外还有一种带有明显装饰意义的两头粗、中间细的扁簪子,这种扁簪子多为银质、铜质,分正反两面,正面通常饰有花朵草叶和吉祥图案,反面是光的,整个形状略向内弯曲,戴在头上有一种简洁、质朴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