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韵在德彪西钢琴音乐演奏中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韵在德彪西钢琴音乐演奏中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艺术中的“韵”多指风度、风致、情趣、意味。“韵”常糅合于“意”、“行”、“神”之中。所谓“意”即指意境;“行”即指动作控制;“神”即指神韵。“韵”的表现方式常不拘一格。譬如:钢琴中的刮奏、绘画中的泼墨等等。

中国“韵”不但影响着中国艺术文化,也影响了欧洲现代音乐的发展。欧洲音乐史上印象派鼻祖德彪西作为法国现代音乐创始人,他的音乐就与中国“韵”息息相关。德彪西音乐诞生于浪漫主义音乐极度发展时期,当时的转调体系正面临崩溃边缘,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音乐形式来改变。正是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性格叛逆独行、厌倦浪漫主义音乐形式的德彪西吸收了浪漫主义诗歌、印象派绘画和东方音乐的精髓,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现代派音乐风格。浪漫主义诗人赋予了德彪西现代音乐理念;印象派绘画为德彪西音乐发展提供了灵感;而具有东方音乐代表的中国音乐却为德彪西音乐提供了具体音乐元素。初期的德彪西音乐颇具东方风格,甚至也以五声音阶作为音乐的主要构成要素,例如早期钢琴作品《阿拉伯风格Ⅰ》、《阿拉伯风格Ⅱ》等。而中期作品将五声音阶发展至六声音阶,使音乐听起来颇具东方特色,独具一格,例如钢琴作品《帆》等。晚期德彪西音乐发展成熟,音乐的发展不再局限于音符、和声、节奏,而是在六声音阶基础上继续将作曲结构发展成联袂式结构,例如钢琴作品《焰火》。这种音乐结构形式是音乐史上从未有过的。

中国“韵”在德彪西钢琴音乐演奏中的运用具体可从二方面来实现:即对“行”和“意”的控制。在“行”方面,中国“韵”讲究的是动作的速度控制、力道控制与心的配合。而德彪西钢琴音乐演奏殊力量运用与速度运用是完成印象派音乐的重要实现手段,这些主要靠动作控制力完成。在德彪西钢琴音乐中,最弱可达PPP力度,而最强可达到SfffZ甚至以上,其间力量层次达到大于九个力度层。柔弱力度是印象音乐必备,它是达到婉约朦胧意境的重要手段。而极强力度是印象音乐的重磅,它往往是通过简单的几个小结片段甚至几个音符来完成它的作用。这些极强的音符起到了点睛作用,强弱融合一体达到“强中有弱,弱中有强”的效果。而速度运用,则以快速为基础。德彪西钢琴曲中往往运用快速弹产生音响效果来构成声音的“影像”画面,再缀以简单清晰的音符片段来构成“水墨画”般的浓墨淡彩,形成“快中有慢,慢中有快”的有序结构。

其次,在“意”方面,中国“韵”讲求的是“浓墨淡彩”,指以浓重的墨色为主体,以较浅的墨色为陪衬,以淡雅的色彩为点缀。而德彪西作品中随处可见这种对比的运用:强大厚重的力度段落层犹如浓墨之色,弱如薄翼的力度段落层又犹如浅墨之陪衬;而分外清晰的段旋律或音符如同淡雅色彩之点缀,成为听觉的焦点。如此音响层次正吻合中国水墨画之手法。色彩和声是德彪西钢琴音乐中又一创新亮点。德彪西钢琴音乐中的色彩和声从不按“规矩”行事。描绘波光粼粼的水时他用全音阶和大三度平行连接;描写教堂时他又用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进行描述;描写跳动的焰火时,他又用不断重复地叠置小二度以及根本不反传统地用大量块状和声来堆积,为的只是唤起人们听觉上的感受,制造出他最喜欢的 “最新的音乐化学实验”效果。小二度叠置刮奏演奏手法更是恰如中国水墨画中的“泼墨挥毫”,这些正是中国“韵”与德彪西钢琴音乐的异曲同工之妙。

“韵”作为中国艺术的特质在中国艺术各门类中相通,它是高于“形”而追求“神”的升华境界。中国“韵”应用于德彪西钢琴音乐演奏中其实并非偶然――不论是“意境”、“神韵”还是不拘一格的演奏方式,都是两者共同追求的艺术境界。由此,中国“韵”与德彪西音乐能够相融,并获得良好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了。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本文系2007年衡阳师范学院课题项目的研究成果,编号:JY0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