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经典诵读与习作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经典诵读与习作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华民族语文教育极其丰富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学中,如果将经典诵读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既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笔者就“如何将经典诵读与习作教学相融合”谈谈自己的见解。

“读”与“写”的关系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说,读是基础,写是提升;读是积累,写是应用。所以,要想将诵读经典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千万不可忽视诵读。好文章诵读得多,作品中灵巧的修辞、流畅的语句,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经典词句的意思,体会作品的内涵,积累经典词句。

例如:读古诗词时,要帮助学生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和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作品时,要让学生理解大意,明白其中的道理。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积累经典语句,口诵心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当学生读懂文本时,教师才可以着手让学生进行与之相关的写作训练。在教学中,读与写相对独立又互相促进,学生需要“过口读”,还要“过心写”。

“先易后难”原则

学生的写作过程是一个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

对经典诗词和经典故事进行复述 当然,这里的复述并不是口述,这是习作教学中最简单的方式。复述表面上看来非常简单,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要想让他们把一个小故事有条有理地写出来,也并不轻松。

例如:学习了《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小故事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把故事内容叙述在小练笔本上,要求语句通顺,情节完整即可。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内化知识,感悟道理,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升学生的赏析水平,同时树立学生写话的自信,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好基础。

写诵读经典作品的读后感 这是教师布置小练笔最常用的文体。当教学进入到高潮时,学生会对文中人、事有所感触,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时候,适当安排学生写读后感的练笔,便是顺其自然的。这种训练,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写读后感的几个要点:重点内容概述、个人对文章的理解、从文章中得到的启示、今后自己会怎样做。起初,教师也不能要求过高,要循序渐进。

例如:学习了《弟子规》中“古人曰:‘事虽小,勿擅为。苟搜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后,有一位小同学的小练笔中有这样一段话:“在生活中也有一些小例子,比如说,随地扔香蕉皮。虽然是件不文明的小事,但是,我们也不能做。如果我们做了,就会养成不良的习惯。我们要懂得‘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理。又比如,我们不告诉主人就拿走同学的学习用具,也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文章虽然非常浅显,但看得出来,学生对文意理解还是比较到位,又能反思自己的行为,这已经达到了一半的目的。随后,教师可以加强语言提炼和材料组织的训练。

对原文进行改写和扩写 我国经典文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大多数的作品都是短小精悍,但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开阔的写作空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原文进行改写、扩写。虽然这种习作方式不会使作品的主要内容发生变化,但在意境创造,细节描写,修辞运用等方面,学生自我发挥的余地很大,而且对于学生而言,又降低了写作难度。

例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两首诗都是叙事的,虽然只有四句,但它有情有景,有人有物。改写和扩写时,学生会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改写成一篇小短文。这样,既降低了写话的教学难度,又能放飞学生的想象。但这种训练一部分学生寥寥几句之后又会无话可说,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把握写作的重点和扩写的目标,让学生了解应该在哪些地方“添血加肉”。

及时评价,激发兴趣

评价作文是对学生作文的再次提高,教师按不同层次进行评价,每次表扬的对象要尽可能轮换,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成功的喜悦。

展读评价 利用晨读或课前三分钟,推选比较成功的习作进行展读,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甚至是几个句子;可以是教师读,也可以是让同伴读或自己读,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批阅评价 教师要抽出时间对学生的练笔细细品析,多一些欣赏和赞美,找出闪光点,指出改正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作文,让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有自己闪光点,激发兴趣,从而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展板评价 每次作文都会涌现优秀作品,但不可能一一展读,所以,教师要做个有心人,为了将更多的作品展示在同学们眼中,可以在班上开设一块优秀作文展台天地。

结束语

在经典诵读中,要重课堂、重熏陶、重指导、重积累,让学生充分地汲取经典精华,心灵得到经典诗文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想象力,让经典诵读成为习作教学的有益工具。

(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