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提问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提问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建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这种教学理念的主要内容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提问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来刺激学生言语反应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师生进行互动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拟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结合三峡大学的实际教学情况,对这种理念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环节所起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提问策略

0 引言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无论是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还是培养各个领域的专门人才,都离不开对其外语(尤其是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随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交际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上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成为课堂活动的中心。但在实际教学中总有少数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的提问保持沉默,不能积极参与课堂。课堂教学活动是在语言输入和输出交互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习得目的语。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而教师提问与学生的回答是达到此目的最基本、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提问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利用学到的语言及知识进行的一种言语训练,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打破沉默并积极参与课堂,是值得广大英语教师关注的一个问题。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的“发生认知论”,这一理论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阐明了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所需包含的主要要素等。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建构主义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centered)”的教学理论,后来他倡导“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提出知识并不是由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的,而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发现、去建构的; 教师由传统的“教育者(Instructor)”转变为“促进者(facilitator)”或“引路人(guide)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对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2 英语课堂提问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教师对“提问”教学的内容偏差

目前的英语课堂“提问”内容,反映出诸如提问的实效过低、提问的难度过大、提问的作用过小的现象。“实效过低”特征表现为提问内容与教学目标关联不密切,所提问题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与课文内容无实质联系,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难度过大”特征表现为问题的难度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原因是教师以自己的角度凭空设想问题,它的评判使学生造成了认知的困难。“作用过小”特征表现为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类型单一,回答时只需对事实或其他事项作回忆性重述或检索性确认,学生的回答被限定在待定的范围内,往往只需在“Yes”,或“No”中选择。这些提问内容上的偏差,使得看似热闹的“提问”失去了原有的效果,丧失了课堂“提问”教学的有效性。

2.2 教师对“提问”教学的动机偏差

少数教师在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或做小动作时,把课堂提问当作处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和方法,通过一些难题来难倒学生,造成学生当众难堪,以此来达到教育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但频繁使用这种方法,会大大削弱提问的原有功能,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怕被问到的心理。

2.3 教师对“提问”教学的行为偏差

一些教师喜欢采用“直接告诉式”教学法,把语言现象作为一种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不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体会、分析和解决。学生只是无奈被动的接受,这样容易产生教师反复讲、学生反复忘的后果,课堂的有效性随之下降。这与新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3 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环节的应用

本文将结合三峡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所体现的情境性、交互性和自主性等特征来进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提问环节,对于建构主义理念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3.1 明确“提问”教学的目标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和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 “提问”教学的目标,一是能启发学生思维。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教师要善于提一些学生在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而又与课文关系十分密切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造力。

下面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3册中第六单元内容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Fashion(时尚),对于年轻人来说,时尚应该是一个不老的话题。

首先是做好听前热身准备。基于这一个单元的特色,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目前最流行的事物或是生活方式(the most fashionable items or life style)。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调动学生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又要督促小组组员间的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应建立互帮互助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本课话题紧密相关的问题,从而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这体现出协作学习特点。

例如: What is your understanding of fashion?

Are you a person in fashion?

What do you think the most fashionable items or life style?

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综合,并且有效地展示更多的内容,从而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也是建构主义所强调的,即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要关注社会化的学习,注重学习的社会性和文化性。例如,可以提及目前最流行的服装款式连体衣裤,还可以带启发式的提问,为什么连体衣裤的英文是“jumpsuit”。

3.2 确保问题表述的清晰度

美国学者韦伦对课堂提问进行了综合研究后提出,教师要清楚、详细而精确地表述问题,使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这可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减少对自身能力的忧虑。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考虑问题语言的难、易度,问(下转第185页)(上接第149页)题表述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尽量使用学生已学过且较熟悉的语言与表达,以学生能听懂为标准,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对问题答案的思考上。

如本单元还有几个关于购物的对话,其中就涉及到bargain(砍价)和discount(折扣)等内容,学生如果对相关文化比较了解,听到这段文字时就会容易理解。教师在这时就可以引出“砍价”、“折扣”的相关文化背景: Americans do not usually “bargain” over prices. Instead, they shop around to find the store which offers the item and quality they want at the lowest price. Prices may differ from store to store and from time to time. A name-brand blouse or shirt may cost more than a hundred dollars at a fashionable store but sometimes only half the price in a discount store or big chain stores。

经过前面的充分准备之后,课堂内容很自然的就过渡到当前的一些热门话题了,时下最流行手机莫过于iphone 6了,那么到底有没有必要花几千元钱去购买一部这样的苹果手机,应该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我们就可以使用如下的句式去了解学生的对该问题的看法:

How do you like …?

What do you think of …?

What’s your opinion about / of …?

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对话练习以及教师的进一步概括中已经充分的了解了购买一部iphone 6的利与弊,因此教师可以进一步的布置一篇与该话题相关的作文题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3.3 把握问题的密度与频度

一堂课的成败不是看教师提了多少问题, 而是看问题是否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过多提问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学生担心被提问而过度紧张、焦虑,大脑产生抑制,从而干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淡化了他们的主体意识。教师应合理地把握展示性问题与参考性问题的比例, 在设问时要有意识注重问题的思维含量。

当学生未能及时地响应教师的提问或其回答尚不符合教师所期望的答案时, 教师不应对之采取冷淡的态度、不加任何评论地转向另一名学生寻求答案或自己作答,应把等待时间延长一些,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三峡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对建构主义理论在提问环节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师应该把握提问的时机, 先通过创设情景把握学生的思维流向,然后提出问题。在提问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思考、组织语言,以使学生在情景的提示下,充分理解问题并做出准确回答。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及时做出积极的反馈,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然而,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如何有效的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把握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David Janssen Constructivism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1995(02)[Z].

[2]Janssen Mara R.D ,Janssen Whither Constructivism, 1992[Z].

[3]毛彬彬.优化英语课堂提问设计[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

[4]许广厚.课堂教学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