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前全球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传统城市的外延增长式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城市发展模式必须转型。在此背景下、各国相继提出了低碳概念并进而提出了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新概念,同时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气候组织先后确定上海和保定等若干城市为低碳城市试点,而本文就是研究这些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从而为抑制全球气候变暖贡献力量。

【关键词】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低碳经济

1.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必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建设的时期,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这一趋势将持续。与此同时、在经历了几百年的高速发达的工业文明发展阶段后,全球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城市的外延增长式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城市发展模式面临着转型的抉择。

在此背景下,各国相继提出了低碳概念并进而提出了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新概念,同时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气候组织先后确定上海和保定等若干城市为低碳城市试点。而本文就是研究低碳城市的发展,从而为抑制全球气候变暖贡献力量,因而如何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与建设低碳城市,意义重大。

2.国内低碳城市的发展探索

2008 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设立保定和上海为首批试点城市,以期推动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的行动计划,同年气候组织推出“城市低碳领导力”项目,通过该项目实施,推动了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工商企业、科研机构、新闻媒体等利益相关方,共同构建中国城市低碳领导力体系以来,国内许多城市纷纷开展了低碳发展的试点实践。

如保定市,提出建设“中国电谷”的概念,打造光伏、风电、输变电设备、电力自动化、高效节能等新能源和能源设备产业七大产业园区,目前“中国电谷・低碳保定”已成为保定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新亮点与新品牌;而上海在其崇明岛,正着手打造一个碳中和区域即东滩生态城,在新城中,热能和电力将通过风能、垃圾、生物质能发电和城市建筑物上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直接获得;建筑物均采用环保技术。

3.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影响因素

3.1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农业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是城市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城市的资源状况决定其产业的发展,城市产业的不同则导致城市低碳发展的类型不同,进而影响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的不同。在低碳城市发展模式选择的过程中,对于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城市,其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应更多地思考如何挖掘和发挥它的优势。如日照充足的城市应发展光伏发电为主的低碳产业,在风力资源丰富西北地区则应重点发展风电来减轻对煤炭、石油的使用。

3.2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整体经济发展水映了它的活跃程度,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指标来反映。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增长较快,基本需求还没有满足,未来碳排放会与经济的增长而同步增加,所以建设低碳城市绝对不能超越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必须正确处理建设低碳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由于处于不同国家的历史阶段不同,所以在我国在走向低碳社会时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相应的发展模式,政策措施也不相同。

3.3能源因素

当今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两个严重问题。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是低碳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是调整能源结构,改变以煤炭为主向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主的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变。二是提高能源效率,注重煤炭气化、煤气层的开发使用,大力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先进发电技术,以及对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的开发。三是发展清洁能源,促进能源使用的多样化,从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的角度看,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能促进能源使用的多样化,逐步降低煤炭等高碳能源的使用比例,大力发展煤气化技术,减少能源使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

3.4社会消费模式

社会经济活动最终都要体现为现实或未来的消费活动,因而一切能源消耗及其排放在根本上都是受到全社会各种消费活动的,研究发现,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

使得不同国家由居民消费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具有很大的差异,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除了受到

自然气候条件、人均收入水平、文化习俗、资源禀赋的影响之外,消费模式和行为习惯对于排放的影响很大。

研究表明:CO2减排的高效方式包括了居民消费理念的转变,即由奢侈型消费向节约型消费转变。基于此,居民要改变以往高消费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模式,实现城市低碳发展。首先戒除奢侈型消费的不良嗜好。其次从衣食住用行做起,形成低碳生活方式。

3.5政策因素

政策环境是影响低碳城市模式选择的外部因素之一。政府在推动现代低碳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低碳城市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吸引外资、低碳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合理规划低碳产业布局等方面,都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并通过政策实现宏观调控。同时,低碳城市的发展是涉及到经济、环境、政治等多个环节,需要各部门的协同支持。政府的支持与推动是创造低碳城市良好的发展环境,低碳政策与措施贯彻和落实的有力保障。政府制定的低碳政策集中体现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

硬件建设政策硬件环境建设主要是通过制定政策,促进低碳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改善低碳运作的整体硬件条件。主要包括:①鼓励投资低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善现代低碳基础设施;②给予低碳产业的建设用地政策;③鼓励并推动企业低碳生产经营,加快低碳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等等。

低碳软件环境建设政策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制定相关低碳政策,为城市低碳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包括有利于提高低碳效率的政策,有利于低碳发展的税收、技术、投资等政策以及相关技术标准等。主要有:①放宽低碳型企业市场准入条件;②调整低碳型企业的财政税收政策;③吸引外资投资低碳领域;④鼓励传统企业向低碳企业发展,并给予一定优惠政策;⑤加强低碳人才培养,引进先进人才等等。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A].张坤民等主编.低碳经济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41-62.

[2] 张世秋.低碳经济:链接区域污染控制、气候变化减缓与可持续发展的桥梁[A].张坤民等主编.低碳经济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80-89.

[3] 潘家华.低碳发展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分析[R].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度与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23-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