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谈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缺失与审美回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谈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缺失与审美回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针对初中传统诗歌与诗词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授课教师“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分解式讲授教学为主要方式,学生自身的理解不能随着授课教师而得到深入,而是形成了机械式的记忆,缺乏对诗词的思想内涵的分析,从而逐渐的忽视了诗词的艺术价值和诗词教学对学生的教育作用。随着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实施,学校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在一定的审美能力的基础上学会对诗词的赏析。

【关键词】诗歌教学 初中语文 高效教学 审美回归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30-01

初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与学生的审美教育是直接相关的,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老师的正确指导,授课教师对诗歌课堂教学的引导下,结合学生的课堂反馈,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的认识到诗词的特征与自身学习方式的结合。这样的教学,既发挥了授课教师的指导作用,也能让学生在授课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潜移默化中逐步的提升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使得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不断驱动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内在的思想认识、作品审美能力和一定的文化品位。

从中国诗歌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作用,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诗歌的继承与发扬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结晶得到发展的一种形式,希望能够将饱含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诗歌发扬光大。但是,不断的创新初中诗歌的教学的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成了当今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鉴赏是与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相关的。因此,不断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才能为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新的教学方式理念的形成,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得来的。因此,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缺失或者是对诗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等,都应该逐渐的得到改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人才的培养更需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审美的综合能力的增强,而现如今被广泛认知的的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缺失,需要学校注入的新的审美教育模式,实施新的授课方式,使得这种传播审美的教学课程设置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一、提高审美能力,弥补教学中的审美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艺术形式,诗歌之美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诗歌讲究形式美、意境美、抒情美的整体艺术感。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看,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长期盛行对诗歌逐字逐句地讲解方式,学生只是对诗词的字面意思得到理解,不能从整体上深入的学习到诗词的精髓,授课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一般会采取先入为主的思想分析方法,没有整体的艺术美和学生审美能力有效提升的方法的运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诗歌应有的美育效果。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处理能力,学生对古典对诗文的自我理解的加深还需要授课教师的引导。

例如,在进行曹操的《次北固山下》鉴赏时,授课教师要学生自己对诗词进行自我分析,针对能够表达诗人感情感情的句子或者是字词进行“细讲”,这为以自主体验为主的诗歌教学提供了基础。学生在自我领悟文学作品中丰富思想内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运用“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及对诗中“残”、“旧”二的字分析,体会到诗人对新旧事物交替的感慨之情及其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这样的学习使得学生脑海中的画面感十足,这样的艺术表现力能够作为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有效方式,并结合学生自己的体验和理性思考,授课教师给与一定的指导,学生能够深入的领会是人的复杂感情。

二、以实现基础的教学目标位根本,创新性培养方法

诗歌课程标准对于学生正确、规范准确理解教材诗词的主旨大意,形成独立的阅读和思考的能力,之后又是上升到道德水平的基础上…..这些对于初中生来说只能是完成一部分,这是逐级得到提高的,只要在整上系统的学到的才是诗歌阅读能力的综合提升就能完成这些教学与教育目标。首先的目标是诗歌教学目的性。对学生诗词的阅读教学要落实到在每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第二个是诗词阅读教学要科学性。授课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是诗词阅读与思考的方式,是一种引导,一种合理性的配合。最后是诗词阅读教学要有创造性。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不断发展时期。

学生能够品出诗词的意境需要授课教师的指导,但是适当的方式方法也是对学生的理解产生偏差。授课教师应该是,结合具体诗词的风格采取具体的授课方式,这样的创新性教学方法能够使得学生对典故的解释,学生能够根据作者的一些背景知识介绍,逐步的深入体会抒情美,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习马王维的《使至塞上》的诗词,并不能利用学生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具体实物的描述作为对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景的解释,而是授课教师要让学生利用竞争的方式理解诗中或者是诗人所处的萧瑟茫茫、深沉荒凉的意境,体会郁闷悲苦与寂寞的思想感情。这种竞争方式是利用学生之间的演示及其有感情的朗读,能够利用表情的表达来体会诗人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加入丰富的联想,进入意境,对诗歌就有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揣摩到诗人的情感。

三、主题式开发与联系,结合实效性自我体悟

针对一首具体的诗词的鉴赏,并不是只是逐字逐句地去分析,因为这只是读懂一首诗的基础步骤之一,还应该结合课堂上声请并茂的朗读,让学生在获得初步美感的同时,认真体会诗词的节奏,这样能够在帮助学生品味、正确理解诗词语言的同时,深入的感受到诗人的思想感情。课堂上多媒体教学的,通过图像、声音的形式,让学生对诗词赏析的实效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与学生来说,诗词鉴赏学习最主要的是能够达到学生“学之以渔”并不是“学之以鱼”。传统的教学都是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衡量教学的有效性,但是,针对于学生对语文诗歌的阅读及赏析教学方面来讲,不单是从字句方面到思想感情分析能力的转化,而是一种能力的积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高,一种阅读时效性的体现,也是实现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首要条件。

初中诗歌教学要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和能力,让学生在美的巡游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例如,《登岳阳楼》、《观沧海》等诗词的鉴赏中,要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现代科技手段再现诗词的意象,可以使学生获得更为直观的感受,进入诗境。“一切文字的最高境界,是在有限的具体事物之中,敞开一种若有若无、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主客合一的无限境界。”同时,这些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实施,希望能得到有效的重视,不断为创造高效课堂和有用人才做基础。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将学生带到教学中来,还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

四、结束语

初中语文诗歌的教学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在美中学习以得到情操的陶冶,并能通过审美教学提升自身的情操修养。在素质教育不断实施与普及的过程中,教育教学的模式不断更新,使得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诗歌并能更好的接受审美教学这种新鲜事物并能较快的享受这一过程。诗歌的审美与鉴赏能力的提升不仅仅与学生自我审美能力的提升相关,还能使得整个文明的审美得到升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之一,在适当的授课教师的引导下,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使得学生对诗歌的鉴赏与自我审美结合,在高效课堂中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真正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