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理病变与心理摧残的双座挤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理病变与心理摧残的双座挤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杰出的小说家吴敬梓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吴敬梓以极其幽默的笔调,亦庄亦谐的语言,写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读书人范进因为侥幸中举喜极发疯的故事。范进发疯之后,穷形尽相,丑态毕露,使人忍俊不禁。但掩卷之余,一股悲凉之情油然而生,我们不禁会发出一种疑问:范进为什么会发疯?我不揣浅陋,试从三个方面略陈管见,以期就教方家。

一、生理指数达到发疯的临界点

范进出身寒门,从小投身科举,皓首穷经,在“四书五经”中耗尽了年华。除了满脑子功名利禄之外,身无长物,家徒四壁而已。而他殚尽竭虑所学的知识又不能帮助他赖以谋生,生活的窘迫,经济的拮据可想而知。好在他自小受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教育,这成了他聊以的精神鸦片。尽管他常常衣食不继,过着半饱半饥的生活,但他认识到:只要坚持科举这条道,一切都会有的,一旦放弃了科举,现实不仅不能改变,而且会雪上加霜。所以,自始至终,除了坚持科举一条道走到黑,他别无选择。

范进的贫穷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且不说茅檐草屋,瓦灶绳床,单从他考中秀才胡屠户为他贺喜时所说的话里,可以略知一二。“女儿嫁给范进十多年,不知猪油可吃过两三回?”范进背着老丈人去参加科考,不料回到家中发现已断粮两三天,老娘饿得发昏,差点出了人命。胡屠户骂范进“尖嘴猴腮”,并不仅仅是对他形象的贬损,更多的则是揭出了他身世的辛酸和生活的艰难。在这样的生活境遇中,范进的日子举步维艰、捉襟见肘。从表面看,范进在困难面前也算得上坚强了,可是他的这点坚强十分有限,甚至有点可怜,生活中的任何不平静因素都可能使他的精神支柱轰然坍塌,从而诱发他的疯狂。与其说他在困难面前是坚强的,不如说因为他对科举的狂热使他强撑不倒。他的生理早已发生了严重病变,发疯只是时间问题,一定要发疯。

二、世俗社会对范进的心理摧残

科举制度一方面通过考试的方式让极少数幸运者登堂入室,跻身上流社会进入管理阶层;另一方面让绝大多数失败者名落孙山,沦为社会底层的贫困者。这样就人为地把读书人化分为两个畛域分明、壁垒森严的对立阶级。同时又以极其庸俗腐朽的价值观毒害人的思想,“成者王侯,败者贼”。人们对科举成功者青眼相看,奉若神明,极尽胁肩谄笑逢迎巴结之能事,对失败者则百般奚落,万分鄙视。范进从20岁起屡试不第,直到满头花发,垂垂老矣,54岁才考中秀才,正式进学。在几十年的科举生涯中,不知遭了多少白眼,受了多少冷嘲热讽。长此以往,养成了他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特点。他见了所有的人,无论高低贵贱,都唯唯诺诺,谦卑有加,可是所有的人都没把他放在眼里,他变成了社会的多余人,只能自己和自己的影子对话。家里断粮多日,无人问津,即使是自己的丈人胡屠户对他的困难也视而不见,还经常在他的伤口上撒盐。

三、对科举的痴迷使范进的疯狂成为必然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范进如愿以偿金榜题名之后,似乎一切将要尘埃落定了,但他竟然无法跳出发疯的魔咒,陷入既定的命运谶语中,这表面上有悖常理,匪夷所思,但细究起来,范进的发疯顺理成章。范进精神分裂,人格蜕变,思想异化,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长期营养不良,体力透支,处于亚健康准疯癫状态,却要b得若无其事。因为他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小人物最好别把伤口给人看,来看的也是看热闹的。等到考中举人,可谓鱼跃龙门,身价倍增,他就一改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常态,炫耀心理极度膨胀,无视一切存在,忘乎所以,大呼小叫,招摇过市,虽是疯癫之态,却象一面镜子,纤毫毕现地折射出了范进利欲熏心的丑恶灵魂。“好了,我中了”,这是如释重负一般的精神发泄,早已等待了很久。范进几十年来低声下气,含垢忍辱,不就希望能在别人面前扬眉吐气,大声说话吗?当这一切变成真的以后,他就用不着做假伪饰了。为了这一点,他付出了太大的代价,包括最后的疯狂。

范进一生在迷失的科举道路上渐行渐远,一言一行刻意伪装,极其做作,唯有真了一回――发疯了,而他的发疯程度较轻,属于精神病理学方面的心理暗示,是精神松弛前的激烈反弹,因此不需要什么灵丹妙药,胡屠户抽了一个嘴巴,歪打正着,就让他醍醐灌顶,幡然醒悟。中举之前范进假装不疯,这是他的过人之处,本已非同凡响,中举之后,真的疯了,因而惊世骇俗。

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其实就是被扭曲的精神释放,是蜕变人格的自我张扬,是生理病变和心理摧残的高度融合。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二中学(73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