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谈智障儿童的教育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谈智障儿童的教育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智障是永久的缺陷,既不是疾病,又不是精神病,不是药物可以治愈的。智障儿童由于先天或出生后早期大脑损伤,造成智力缺陷,导致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存在各种障碍。智障儿童智商低,模仿力差,记忆力不好,反应慢,在教育上不能和一般儿童一样教育,需要采取特殊的方式进行教育。

关键词: 智障儿童 差异教育 教育观

智障人士是在十八岁之前被评估出智力明显低于普通人,即智商在七十或以下,并且在以下的生活范畴中有两项或以上相对于同文化同年龄的人发展得迟缓而适应有困难的――沟通、自我照顾、家居生活、社交、使用社区资源、认路、学术、工作、余暇、健康及安全。智障儿童可以经过特殊的训练,发挥有限的潜能,增强独立及正常的生活能力。智障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比一般儿童所遇到的阻力要强得多,碰到的困难相应要大得多。若想让智障人士能够在成年之后具有更强的自理能力,儿童期的教育至关重要。鉴于智障儿童的特殊性,智障儿童的教育又不同于一般儿童,需要以特殊方式教育。

一、智障儿童的教育理念

当今对智障儿童教育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是:如何尽早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干预,尽可能挖掘和利用智障儿童的智能潜力提高他们学习、生活、劳动和社会适应能力,并尽可能地发展、培养其积极的个性品质,从而使其今后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合格自尊的公民。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时无论是家长的家庭教育还是老师的学校教育,都要遵循三个原则:增强信心,加以引导;放慢节奏,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及时激励。

1.增强信心,加以引导。

信心是基础,引导是关键,在智障儿童的教育中,树立自信心最重要。智障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无数次嘲弄、促狭,导致智障,自卑,敏感。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首先给予他们无私的关爱。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智障儿童时刻体会到老师和家长的爱心。面对智障儿童,我们首先需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信心来自于懂得如何做事情。这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信心才敢做,做好了,成就感和满足感会强化信心。因此,在特殊儿童教育中,无论何时都要关注智障儿童的信心,家长和老师更要付出加倍的耐心和努力。

2.放慢节奏,日积月累。

智障儿童不能跟一般儿童相比,他们先天上智商较低,在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中总比正常儿童慢一拍。如果把智障儿童与其他正常儿童放在一起学习,对他们是不能有同一要求的,只能对他们降低要求,放慢学习速度,并反复练习,这样日积月累,使他们的常识慢慢丰富起来。老师在学校对弱智儿童进行教育,家长也应密切合作,做好指导、监督、巩固,利用好所学知识。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否则很容易使智障儿童对学习反感。

3.持之以恒,及时激励。

由于智障儿童的特殊性,学习任何东西都比一般孩子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费时又劳心,更需要教育者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需要投入更多的毅力、耐心、细心和热情。在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中,不能操之过急,一蹴而就,需要有周密的教育计划,落实到实处,定期检查、巩固,并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得进行不同形式的表扬、奖励,让他们感受成功的乐趣。只有教育者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施教,智障儿童才会学有所得。总之,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不是一日之功,一定要持之以恒。

二、智障儿童的个别化教育

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智障儿童也不例外,也存在个体差异,在具体教育中更要注意这些个体差异。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使培智学生健康成长,满足他们的个体需要,在教学设计上最大限度地个别化,提供符合其需要的特征教学,充分考虑到这种特点与需要围绕特殊儿童,以特殊儿童需要为中心进行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有很大难度。由于智障儿童的特殊性,因此教师即使花了很大力气,也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个别化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如何实施个别化教育?

1.确立个别化教育的概念。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学校,就有了个别教学。个别化教学的形式有很多,既可在随班就读班级中进行,又可在特殊学校中进行。如果把智障儿童与普通班儿童放在一起学习,二者就会悬殊,不利于智障儿童信心的培养,有时甚至会摧毁智障儿童刚刚建立的自信心,使其更加自卑,所以必须采用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可以是一对一的教学,也可以体现在小组或班级教学中。根据智障儿童的个人能力、兴趣和需要,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针对智障儿童的具体发展情况制订教育计划,设计教学内容。它与集体教学是不对立的,是协调发展的,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个别化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势,是教育理想的最佳实现。个别化教育能够满足特殊教育的需要、实现智障儿童个性发展,也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特征。当前,个别化教育受到特殊教育界的空前重视。

2.个别化教育的实施。

智障儿童不同于正常儿童,如何对他们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智障儿童与正常儿童身心差异明显,用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既不能弥补不足,又不能挖掘潜能,实践证明:个别化教育对智障儿童十分有效。在对智障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时,应关注以下几点。

(1)教学设置

个别化教育不同于个别教育,进行个别教育时,教师只需要教育好一个一个教育对象即可,不用考虑其他人员。在个别化教育中,教师在针对其中一个智障儿童进行教育时,不能置其他儿童不管,必须考虑其他智障儿童,因此,个别化教育教学在实施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置:师资配备、课程设置、计划制订、教学内容选定及课堂教学。师资配备,要分工与合作。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自己有专长,而且要一专多能,根据各位教师的特点,派最合适的教师进行相应教学;课程设置,要全面与典型。在功课的设置上,要包括学科教学、康复训练课、自理活动课、兴趣活动课、个别教学、情境教学。锻炼智障儿童全面的技能;制订计划,要制定与实施,这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前提;制订计划时,要求教师充分分析研究弱智儿童属于哪种学习方式和学习类型,制订好计划,然后贯彻执行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将每个领域的内容都分散到计划中,可以选一些课本上的资料,也可以找一些课外知识。随着人们对智障儿童的关注和社会的发展,能够接受教育的培智儿童的障碍类型越来越复杂,而不同培智儿童的个别性差异很大,因此,教学模式也正由原来的学转向个别化教学模式。

(2)家庭学校相互配合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配合对终点目标的实现有很大促进作用,家长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更重要,智障儿童的家长更应积极参与到智障儿童的教育中。家长在面对智障儿童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些家长怀着内疚的感情,有些家长无法接受实施,整天唉声叹气,有些家长对智障儿童一肚子怨气,甚至有些家长觉得亏欠孩子,就整天忙于工作赚钱,希望通过钱弥补,把教育都推给了学校。家长的这些心态是不对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智障儿童更需要得到家长的关爱和支持。当然这种关爱是不宠爱,不溺爱,更不能在生活上大包大揽或者不闻不问。家长的心态摆正之后,一定要配合学校教师的教育。例如,学校教师在对孩子进行个别化教育时,特别设计了生活自理的内容,教师在学校里教导智障儿童如何自己吃饭穿衣,这就要求家长在家中配合学校教师的教学,在家中做到吃饭穿衣家长不代替,一定要让智障儿童自己处理。家长良好的配合能够使得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事半功倍,反之,家长不配合,也会使得学校的教育功亏一篑。家庭是智障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在这个特定环境中,大量练习和配合,才能使得个别化教育不是一纸空文。

(3)方法尽量因人而异

智障儿童的认知活动表现较迟钝。他们的认知能力存在缺陷,记忆力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都明显迟滞于正常儿童,智障儿童的思维方式具体而直观。因此,个别化教育的方法要尽量因人而异,细致入微。不同的儿童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教育,比如,对于顽固倔强的智障儿童要采取多一些惩罚措施,而对软弱自信心不足的儿童要多采取一些鼓励的措施;再比如对于智障儿童,有些生活自理能力稍强,有些自理能力很差,对待生活自理能力强的智障儿童在生活中慢慢训练就可以得到提高,但对自理能力很差的智障儿童,需要特殊训练才可以得到提高。因为智障儿童存在个体差异,在学校教学中更要注意这些个体差异。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使培智学生健康成长,满足他们的个体需要,教师要最大限度地个别化,并提供符合其需要的特征教学,充分考虑到这种特点与需要围绕特殊儿童,以特殊儿童需要为中心进行教育。

智障儿童成年以后成为智障人士,会受到社会的很多误解。因为社会对智障人士的种种误解,使得原本生活能力低下的智障人士的生活更加艰难,所以,对于智障人士来说,儿童时期的教育就变得至关重要,智障儿童的教育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对于智障儿童,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需要家长和特殊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耐心,采用更多方法,使得智障儿童将来能在社会上自食其力,最终能适应社会生活,成为残而不废的、能自立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

[2]邓志伟,著.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

133-135.

[3]张文京.培智儿童个别化教育与教学[M].重庆出版社,2005.

2015年江苏高校品牌专业(特殊教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号:ppzy2015b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