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筹建特药监管网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筹建特药监管网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8月17日,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禁毒办主任任彬带队组成公安、卫生和药监部门联合检查组,对全县品、使用单位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组一行深入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站、药业公司等医疗机构和城区药店、诊所就品、的管理、使用和销售情况进行了实地查验,并一一核查账目。

“现在,越来越多的贩毒分子将的获取转向了新的目标。”任彬说,那些合法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医疗用品和正成为犯罪分子和瘾君子窥视的对象,特别是近几年来,吸毒贩毒呈现蔓延态势,套购、骗用、盗用品案件日益增多,这使得堵塞特药监管中的漏洞已成当务之急。

检查组还对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进行了重点检查,目前警方已发现一些犯罪分子用含麻黄素复方制剂来提取麻黄素制造冰毒。

像一样严格管制

“从药品到其实只有一步之差。”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禁毒办主任任彬说,品、在医疗上合法使用就是药品,而流入社会就易成为。

据介绍,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其实就是品和。通常,传统是指品海洛因、鸦片、大麻及可卡因。而新类型包括第一类去氧麻黄碱(冰毒)、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以及合有氯胺酮的“”、含有苯丙胺类物质的“麻古丸”。

鉴于品和的这种双重性质,联合国先后通过了《经修正的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和《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要求各缔约国对品和实行严格管制,并保证合理用药需求。

中国于1985年加入上述公约,并于1g87年和1988年制定了《品管理办法》和《管理办法》。2005年国务院又重新修订并颁布了《品和管理条例》,对品和采取严格审批、定点控制等多项管制措施。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负责全国品和的监督管理工作,并会同农业部对品药用原植物实施监督管理。公安部则负责对造成品药用原植物、品和流入非法渠道的行为进行查处。

迄今为止,“特药是中国唯一指令性计划的产业。”甘肃农垦集团一位内部人士称,国家对品和等这类特殊药品仍采用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其生产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计划执行,并在国家指定的药品经营企业经营。每年,SFDA根据品和的需求总量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农业部以此制定品药用原植物年度种植计划,甘肃农垦集团则根据年度种植计划,种植品药用原植物。

甘肃省药监局药品安全监管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SFDA每年还根据需求总量,确定并控制品和定点生产企业的数量和布局,若发生重大事件导致定点生产企业无法正常生产或不能保证供给情况下,SFDA可以决定其他企业生产品和,重大事件结束后,SFDA随即令企业停止生产。

SFDA同时还要确定品和第一类的定点批发企业布局,并根据年度需求总量对数量和布局进行调整、公布。

据SFDA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生产上市品共21种,31种。生产品、第一类的企业13家,第二类原料药生产企业36家,第二类制剂生产企业144家。现有品和第一类全国性批发企业3家,区域性批发企业485家,专门从事第二类批发企业2279家,第二类零售连锁企业447家。

非法流失被滥用

虽然不少城市加强了对品和生产、流通环节的管控,但仍有不法分子从销售和使用环节上入手,套取这些特殊药品使之流失到非医疗领域的用途中。

近年来吸食、贩卖品和的案件屡有发生。过去一些吸食海洛因的吸毒者,转为吸食品和。冰毒、、麻古、等的吸食、贩卖,在一些吸毒者和歌厅、夜总会、酒吧等娱乐场所中暗流涌动。

浙江省一位戒毒所所长介绍说,近年涉毒人员滥用药物的范围已由单一的海洛因滥用转变为多药滥用的模式,在渐趋严重的多药滥用现象中,被管制的和品滥用现象也日益增多。

2010年6月25日,SFDA在例行新闻会上了《2009年度药物滥用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海洛因滥用流行趋势进一步得到遏制,而冰毒、等苯丙胺类物质滥用流行态势严峻。

SFDA新闻发言人颜江瑛称,在新发生药物滥用者中,海洛因与去氧麻黄碱(冰毒)是新发生药物滥用者主要滥用的物质。与2005年相比,2009年海洛因滥用比例下降22.5%,而去氧麻黄碱(冰毒)滥用比例增长31.4%。

颜江瑛表示,此前已出现合麻黄碱复方制剂药品流失的案件,这类药品被毒贩获得后制成冰毒再销售。

此外,近年社会上氯胺酮滥用现象也日益突出,据公安部门的统计结果显示,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72%,在他们吸食的中,氢胺酮是主要品种。氯胺酮是一种医用静脉全麻药品,临床上用作手术麻醉剂或者麻醉诱导剂,但它经过简单加工后可得到固体氯胺酮,俗称“”。

2005年,中国品协会上交给SFDA的一份统计材料中显示:自1998年至2004年上半年,氯胺酮原料药及制剂基本上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在2003年至2004年上半年,原料药增长趋势异常猛烈,而出口却大幅下降,国内用量骤增。

2002年,国内临床使用氯胺酮注射液是700万支,2003年的用量则超过了前5年的总量,2004年1-6月的用量则超过了2003年的总量,但实际医疗使用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已进入了非法渠道。